巴楚源头古意盎然
导读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宜昌的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 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她是巴楚文化发祥地,屈 原、王昭君的故里,历史上更曾是三国古战场、鄂西政治及军事的中心。
当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最终落在距宜昌市区仅40公里的三斗坪时,这个古老的码头城市名扬天下。三峡工程赋予了宜昌得天独厚的无形资产,带给这座城市的则是源源不断的机遇,让这颗闪耀千年的三峡明珠,再次焕发出“水电之都”的特殊魅力。[发表评论]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宜昌的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 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她是巴楚文化发祥地,屈 原、王昭君的故里,历史上更曾是三国古战场、鄂西政治及军事的中心。
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骤然转南,坝址处江面宽展至2200米。河面上有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葛洲坝工程是万里长江建设的第一座大坝,它属于三峡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位于湖北宜昌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该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详细>>
自从三峡工程2008年完成了试验性蓄水172.8米,整个三峡电站从2003年6月首批机组投产以来,已经累计发电3200亿千瓦时,三峡船闸通航6年来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亿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正按照预设方案正常运行。详细>>
宜昌的中心城区,长江穿城而过,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景区西陵峡口风景区和龙盘湖风景区点缀其间,长江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雄踞市内,城市东、北、西三面青山环绕,树木葱茏,城南的大片森林与江汉平原相接。[详细]
在宜昌境内,以九畹溪漂流、杨家溪漂流、灵龙峡漂流为主的夏季特种旅游产品集聚发展,漂流景点次第诞生,每年仅漂流一项的综合收入就突破亿元,其漂流景点的密集程度居全国旅游景点之首。宜昌,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漂流之都”。 [详细]
未来5到10年,宜昌市规划通过有效内生发力建设1至2个千亿产业和一批百亿企业,一批百亿园区,一批百亿县市区。着力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区域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三峡旅游龙头地位。[详细]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