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走出最艰难时期

2016年03月30日09:50  新闻专栏  作者:海外网评  
中国经济已经走出最艰难时期 中国经济已经走出最艰难时期

  文/周俊生

  3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在总理的演讲中,用很大篇幅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作出了分析,这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两会”结束后首度就这一话题发表比较全面的观点。在这个演讲中,总理从“怎么看”和“怎么干”对中国经济的走势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进行了分析。

  最近两年,在中国经济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的放缓,2015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低于7%,而在全国“两会”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又调低到6.5%~7%。这一切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回到以往那种10%以上的高增长,而是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变化?总理在回答“怎么看”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看整体”、“看走势”和“看长远”的观点,这是研判中国经济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以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远比以往更艰苦的努力,因此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的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增幅出现的这种小幅下降,近两年舆论场上不断出现过度恐慌的声音,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崩溃。这种论调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只是着眼于当前,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从三个维度看中国经济,则是从更广阔、更长久的空间和时间来对中国经济的走势作出分析,因此更符合客观实际,更有说服力。

  当然,中国经济在前行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尽管我们可以达观地认为,GDP增长放缓是正常的,但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而在以往的增长路径改变以后,特别是去产能等日益沉重的矛盾面前,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GDP增长速度,不能放任其出现断崖式下跌。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完成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确定的全年增长6. 5%~7%的增长目标,而李克强总理的博鳌演讲则明确地指明了下一步“怎么干”的路径。我们需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打造动能充足的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经济发展新空间。具体来说,一是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开放来让中国经济更深程度地融入全球市场;二是调整结构,抓紧时间淘汰落后的、过剩的产能,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经济,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形成促进发展的“双引擎”,推进中国经济的升级换代。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激发自动力,培育新动能”。

  实际上,在去年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正是坚持了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这两个方面的齐头并进,尽管GDP增长指标跌破了7%,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却在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而进入今年以后,各种经济数据更是显现出一些积极信号,今年1—2月就业形势基本稳定,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1%左右。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内需持续扩大,消费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消费和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能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更值得重视的一个信号是,今年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新增利润355.4亿元,改变了去年全年利润下降的不利局面。可以预期,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将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各方面的情况都表明,中国的经济状况已经走出了最艰难的时期,经济增长质量正在改善。因此,只要我们牢牢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调整结构,激发市场的自动力,培育能够引领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能,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实现预期的目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 李克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