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路上打到一辆无人车

2016年04月03日10:44  新闻专栏  作者:冯仑  
如果你在路上打到一辆无人车 如果你在路上打到一辆无人车

  对于未知的东西,人的本能总是抗拒。就像说到谷歌的无人车,大部分人关心的不是无人驾驶的“技术又进步了多少”,而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故”。

  比如之前一次闹得比较大的事故,就是谷歌Lexus无人车因为要躲避路边的沙袋,向道路中央变道的时候,侧面蹭撞到了从后面开上来的公交车,所幸无人伤亡。

  有媒体批评说,这说明无人车在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的时候,会出现很严重的判断失误,这是很要命的——这让本来就对无人驾驶没有安全感的人感觉更加恐慌。也有人趁机跳出来说,“看吧看吧,就说迟早会出事。”

  说得好像人类驾驶员就从来没有出过事故一样。事实上,全世界每年有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这个数字在中国超过20万——说得形象一点,相当于每天至少有3架飞机发生全员身亡的空难。

  现在的汽车越造质量越好、功能越发达,“司机”反而变成行车过程中最薄弱、最不可控的的一个因素。而相对于通过魔鬼驾校的培训来减少“马路杀手”,如果能广泛应用无人驾驶的技术,通过程序来控制机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看上去更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无人驾驶靠谱吗?

  其实谷歌的无人车有比这条新闻多得多的成功案例,只不过,当成功变成一种常态的时候,失败才更利于成为媒体的爆点。

  总有人要做无人驾驶的小白鼠吧?谷歌很不客气地拿自己人开刀了。早在3年前(2013年),它就进行了第一次无人驾驶实验,100名没有参与开发的谷歌普通员工在培训了两个小时之后,把车开回家了,然后每天都坐这辆无人车出行——谷歌则窝在一边观察他们的反应。

  有一个大叔,他坐在车里的时候,发现手机快没电了。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真的那么不想让手机没电,一般会靠边停车,给手机插上车载充电器。而这个心很宽的大叔,转身180°去够自己放在后座的背包,掏出笔记本电脑放在副驾驶座上;再在包里摸索出数据线,一头插上电脑,一头插上手机;松了口气,手机总算充上电了。——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车子以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开在高速公路上。

  这得对无人车的技术多放心才能这么放得开啊!大多数人第一次坐无人车,就算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也会全身肌肉蓄势待发,紧张地一直盯着前面吧。

  谷歌无人车项目负责人Chris Urmson曾经在TED上介绍无人车是如何“观察”环境的,整个过程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我们通过这几张传感器数据图,用一辆无人车的视角,来看一下它眼中的世界。

  紫色盒子是路上的其他车辆,红色盒子是路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远处,还有一些锥形路障。

  除了识别之外,它还要动脑筋,要预测在这个环境下,这些“盒子”会如何运动,比如它要知道左手边的十字路口在施工,所以经过的那辆小卡车会变道避让。然后判断对方这个“避让”的动作会不会和自己发生冲突。

  然而路上并不只有这一辆小卡车,它眼中的世界其实是这样的……

  在观察并预测路面上所有对象可能的行动轨迹之后,它就会避开施工区域、避开行人、明白前方车灯闪烁的是警察在查违规还是有故障车……最后在脑中迅速规划出一条最优的行驶道路并且执行。感觉看到了一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低能生物,却身残志坚地努力走在路上,并且创造零失误奇迹”的感人画面。

  这些操作,或许对一个司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照这样看来,无人车和司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但是别忘了,这个低智商的非生物,和前段时间打败了国际围棋冠军的AlphaGo是一个娘胎生的,它们都有有强大的综合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事实上,那些车上的感应器、摄像头、触屏设备之类看上去很未来科技的东西,价格都比不上一套看不见的车载系统。如果无人车只是根据环境打打方向盘、踩踩刹车的话,那实在有点鸡肋;而这套系统,让无人车聪明得可怕。

  比如,它开始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突然举手了,说明他需要点空间来变道;一个警察在路边打手势,说明他要你停下来。除了这些常规的情况之外,路上还会经常发生一些奇葩的事情。

  谷歌的无人车有一次途径硅谷某地的时候,碰到一个坐在电动轮椅上的女士,在路中间绕着圈,追赶一群鸭子……换了你你怎么办?如果在行驶途中,突然从旁边的大卡车上面跳下来一个人,你来得及反应吗?如果我们好好地在穿马路,结果旁边路口的一辆车踩了油门强行闯红灯,你会不会傻眼?如果一个人在你的盲区,你看不见他更别提预测到他会突然出现怎么办?

  已经累计了300万公里行程的无人车证明,这些情况,它都可以完美hold住。

  而如果仅仅是一辆车在路上开,每次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话,就太慢了。所以,无人车的正确打开方式,最终应该是所有车辆联网,共享一个“中央大脑”。

  这样一来,一辆车碰到的突发情况,就能让所有无人车都学到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试想如果我们人类有这种“思维共享”并且不断积累、更新的能力,那学习、考试这种重复性的智力劳动就完全可以取消了,我们可以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说不定早殖民外太空、占领全宇宙了呢。

  脑洞开太大,往回收一点。至少,开篇中新闻里发生的事故,肯定就不会发生了,因为所有的汽车就好像能感应到其他车辆的想法一样,用一种近乎“本能”的判断来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这种默契,我们也学不来。

  当然,人类创造无人车不是为了来秒杀自己的,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无人车的不断成熟,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首先会改变的就是我们的出行方式。现在我们国家每天至少几百万人次搭使用叫车软件,看上去,各种叫车软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出行了。但是比尔盖茨说,“这只是以一个更动态的方式,把劳动力进行重新组织分配。”他认为,无人驾驶技术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质变。

  优步的CEO前两天还刚在采访中表示,优步在全球市场上的盈利超过了10亿美元,但中国市场一直亏损,所以他打算把一部分的利润拿出来专门补贴给中国市场。其实,优步的成本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司机的人力成本。如果能使用无人车的技术,按照优步的死对头滴滴的CEO程维的说法就是,“会使得用车成本进一步降低60%左右。”

  除了节省成本,“叫车软件+无人车”更关键的进步在于,可能改变整个城市的生活。试想,如果天天打车比自己养一台车的日均消费还要便宜方便,谁还愿意去买私家车、自己当司机呢?

  一旦大家都开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固定的停车位就能大大减少,城市土地利用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动,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

  如果路上开的都是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的无人车,那么路上的交通信号灯是不是就可以取消了?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根据路面的拥堵情况来规划最优的路线,并且保障绝对的安全,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都会大大提高。

  至于其他相关的保险、医疗、汽车维修保养、法律之类的变化,也可以想象。

  夸了无人车这么久,我想吐的槽也已经忍到极限了——有些无人车它实在是太丑了!我应该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吗!

  可能是为了最大化利用车内的空间,所以整个车体毫无“流线”的美感可言,甚至连一点未来科技的炫酷都感受不到。幸好,有很多其他公司,深知自己在软件系统方面没办法和老大谷歌竞争,所以埋头于无人车的硬件开发之中,给了我们关于未来无人车的更多想象。

  比如球形的轮胎,可以360度任性旋转。

  比如把车变成全透明的移动办公室,想一想如果这是在郊外,岂不美呆。

  比如带翅膀可以上天的。

  比如可以头尾相接、看上去有点羞羞的连体汽车。

  你想象中的未来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无人车 技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