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到底谁更依赖中东石油

2016年04月06日09:25  新闻专栏  作者:陈季冰  
美国和中国到底谁更依赖中东石油 美国和中国到底谁更依赖中东石油

  文/陈季冰

  对于那场已经蔓延了整整5年的令人绝望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不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在中国,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地接受并深信不疑的一种叙事是:第一,“阿拉伯之春”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精心策动的,目的是通过制造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来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插手和控制;第二,美国和西方这么做,根本上是为了算计中东的石油利益。

  众所周知,石油是现代经济的命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不是说过吗?——“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是现代西方推行霸权主义政治的最露骨的宣言。

  这是一种很难证明或证伪的逻辑。

  不过,我在本文中将把这个纠结着宗教冲突、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的错综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串经济问题:美国(和西方)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究竟有多大?这种依赖度正在升高还是在降低?如果说“控制”的话,美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控制”中东石油的?……

  美国并不依赖中东石油

  今日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比过去半个世纪里的任何时候都要低。阿拉伯的政治动荡发生在此时并且迟迟得不到解决,或许并非纯粹是巧合。

  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05年达到60%的历史峰值,但自那以后便开始迅速下降。5年后的2010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降到50%以下。另一方面,OPEC原油在美国的原油进口中的比例也在降低,而OPEC中的中东部分比例降得更低。事实上,美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多元,且分布均衡。

  如果从绝对量来看,至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东地区就不再是美国原油进口最多的地区。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到2010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仅占其总进口18.5%,远低于中国。

  反过来再看中东的石油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事实可能更令中国读者想不到:虽然沙特至今仍是美国第三大原油进口国,但它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的原油已减少到了100万桶都不到,而美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加拿大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原油却超过了300万桶。

  尽管沙特近年来想尽办法——包括打价格战——试图保住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看起来它与美国的这条经济纽带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这一变化的政治后果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显现出来,这也是沙特近年来迅速走近中国的重要原因。

  按照一些能源分析师的预测,下一个10年里美国对海外石油依赖减缓的趋势还将延续下去。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曾在2011年3月底提出过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用10年时间将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一。

  由于美国经济对中东石油需求的不断下降和新的石油来源的增多,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把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再削减一半,并可望在2035年之前把从中东进口的石油量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美国已是全球最大产油国

  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美国本土本来就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历史上美国就曾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之一。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原油价格的飞涨鼓励美国企业加大了本土原油的开发生产。而在这一过程中,新世纪第二个10年里出现的所谓“页岩革命”和“致密油革命”又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2008年至今七八年间,美国原油产量几乎整整翻了一番。2013年10月,美国原油产量超过进口量,这是近20年来第一次。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4年春,美国的日均产油量一举赶超沙特阿拉伯的水平,这是1991年以来的首次。眼下,美国已是全球三大油气生产国之一,其产量与另外两大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不相上下。

  很少有人会怀疑美国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能源自给。但随着国内油气产量的迅猛提升,美国很可能早在2011年就已经成为了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过去长达62年来,美国一直都是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当然,这也注定将要重塑全球能源版图,给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带来深刻影响。

  从根本上说,美国长期的石油净进口地位不是市场供求关系,而是政治造成的。若不是美国国会颁布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或许早就是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但近年来,在企业界的呼吁下,上述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松动。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两院投票通过全面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法案时,这一事件应当说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第一批美国出口原油的买家正是中国的中石化,它达成了具有美国石油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笔交易。

  中国才是中东石油最大买家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沙特阿拉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微乎其微。但仅过了10多年,到2002年,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便超过了1100万吨,占当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6.4%,年增率达超过40%。沙特也从这一年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到2010年,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已高达近4500万吨,占当年沙特对外原油出口总量的18.6%。

  早在2011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量就已经比美国多出40%。眼下,中国对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国家的原油依赖程度不仅已远高于美国,也高于欧盟。在所有西方大国中,唯有日本对中东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比中国更高,但日本石油消费的绝对量远远小于中国。

  与美国对原油的需求和进口呈下降趋势截然相反,中国未来的石油需求和进口仍在快速上升。EIA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量翻了一倍多。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会比美国高出2/3;到204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

  自2012年12月起,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及家庭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中国未来的原油进口还将进一步增加,而美国的进口量则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因此,中国坐稳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宝座是板上钉钉的事。

  西方老牌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美国与中国的石油需求和进口之间划时代的消长关系,不仅已经彻底改写了国际原油市场的格局,未来还将大幅度地改写全球地缘政治版图。中东的前景未来将越来越取决于新兴市场,尤其是取决于中国;而中国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未来也将越来越取决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中东乱局是因为美国介入不够

  现在,我可以来试着回答本文开宗明义提出的问题:美国和西方是不是中东政治动荡的策动者?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仅如此,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正是由于美国和西方因为石油利益的下降而对中东地区的介入越来越三心二意,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政治动荡才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

  即便抛开人权、民主之类理想主义色彩强烈的词汇,仅仅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去看,美国和西方现在恐怕更多地是因为地缘战略因素而关注中东。维护以色列的安全、抑制伊朗的崛起和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当代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石油因素已退至次要地位。

  退一步说,即便石油在美国和西方的中东战略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今日的世界情势也早就与许多中国民众(以及世界民众)陈旧过时的主观臆想有天壤之别了。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并没有像昔日的帝国主义殖民者那样独占(甚至无偿独占)伊拉克的油田资源。后者是由伊拉克新政府通过符合国际规则的公开的商业竞标向全世界开放的,利比亚的情况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和西方当下的首要目标是在中东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石油市场秩序。如果说它们有什么“私利”的话,主要也是确保中东石油不被反美和反西方的独裁政权所支配。

  这种政策给了中国和新兴经济体“搭便车”的大好机会——中国企业因此获得了伊拉克以及其他一些中东国家的油田开采权。因此,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未来真正需要担心以及未雨绸缪的不是美国和西方进一步介入中东事务,而是相反——一旦它进一步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和秩序真空由谁以及如何来填补?

  完全可以想象的一幕情景是:如果美军至今仍留在伊拉克的话,ISIS就不可能崛起,那么中国的石油企业和建筑工人们也就没有必要撤离,更不会蒙受生命财产损失。

  (首发公号“冰川思想库”bingchuansxk)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美国 石油 中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