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京叫板的埃尔多安是土耳其的普京

2015年12月02日11:04  新闻专栏  作者:世界灵敏度  
埃尔多安 埃尔多安

  文/赵灵敏

  土耳其击落了俄罗斯战机,引发举世震惊。环顾世界,敢于直接和普京叫板的,也就土耳其这一家。而在土耳其话事的,就是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在巴黎的气候峰会上,普京刚义正辞严地指责土耳其向IS购买石油,埃尔多安就向普京发出挑战,宣称如若指控得到证实,他会辞去总统一职,“一旦这个说法得到证实,国家的尊严要求我这么做。我不会继续担任总统,但我想问问普京先生,你会继续当总统吗?”每个人都看出来了,普京这次是遇到了硬骨头和真对手。

  别看普京和埃尔多安这两天天天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实际上,他们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强人,在总统和总理两个职位之间转换自如,权力之于他们,恰如孩童手中的玩具,随意把玩,几乎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普京2000年到2008年担任俄罗斯总统,为了规避宪法中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的规定,转而担任4年总理,2012年又回锅当了总统。埃尔多安的情况差不多,他2003年3月到2014年8月担任总理,2014年8月10日,土耳其举行了史上第一次总统全民直选,埃尔多安以52%的多数票当选。

  第二,人民对他们都是爱恨交加。普京的声望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可谓如日中天,金融危机使得俄罗斯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加上舞弊、腐败等丑闻频发,普京声望大跌,不过在2012年仍以64%的支持率当选总统。埃尔多安的政治轨迹差不多也是如此,在他总理任期的前10年,土耳其可谓政通人和。但自2013年6月以来,以伊斯坦布尔市中心一座公园的拆迁为导火线,指责埃尔多安专制、腐败的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蔓延全国,埃尔多安通通以镇压来应对,招致了美国和欧盟的强烈不满。但即便如此,大部分土耳其人仍然在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投了他的票,这和俄罗斯人对普京又爱又恨的情感可谓异曲同工。

  中东最有魅力的领导人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1954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少年时代的埃尔多安曾经沿街贩卖甜点筹集学费,也曾以踢球为业赚钱。仅仅靠个人努力和奋斗,他上了马尔马拉大学,并在1994年40岁时当选伊斯坦布尔市长,因为政绩卓著,于2003年再当选土耳其共和国第59任总理。

  在埃尔多安11年总理任内,至少取得了三个重要政绩:

  第一,治国有方。1999年和2001年土耳其连续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接近40%;而在埃尔多安担任总理后,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5%左右,GDP年平均增长率则达到7.3%。从2003到2011年,土耳其人均GDP从2500美元飙升到10522美元,被认为是“欧洲的中国”。在外交上,埃尔多安的立场也非常明确。200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因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就加沙问题发生激烈争辩,埃尔多安中途退场,他因此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这些成就,加上帅气的外表和白手起家的个人故事,使得埃尔多安人气急升。当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尔多安访问埃及时,迎接他的场面仿佛是歌迷在等待一位摇滚巨星——数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举着印有他头像的大幅海报。在他走下舷梯的一刻,许多人失声痛哭,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将黑夜照得如白昼一般。201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在伊斯兰国家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埃尔多安是最受尊敬的伊斯兰国家领导人。2011年,埃尔多安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第二,结束了土耳其政坛的混乱局面。土耳其的前身是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非的伊斯兰帝国,在这个国家里因为常年征伐,军人地位显赫。18世纪初,为了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奥斯曼帝国开始了缓慢的改革,改革重点是军事训练、技术、组织和武器装备,从欧洲军校里出来的军官因此成了西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成了战败国,被肢解,身为将军的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独立运动,被尊称为“国父”。以凯末尔为首的高级军官认为土耳其的落后是由伊斯兰信仰造成的,因此建国后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政教分离,和传统切割:废除哈里发制度,关闭所有宗教法庭,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废除阿拉伯字母、创立新字母。

  自1923年独立以来,土耳其政局跌宕起伏。在国父凯末尔在世的十余年间,土耳其在其威权主义魅力的引领下实行了党政合一的政体结构。1938年凯末尔去世后,大小党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由于政党林立,加上军事政变频繁,土耳其独立至今换了11个总统和59个总理,平均每届政府的任期只有一年多。而埃尔多安自2003年当选以来,他所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经历3次议会选举,一直牢牢把握着议会多数,单独执政,这使得土耳其政坛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稳定局面。

  第三,对于中东国家来说,普遍存在着军人主导的世俗势力和伊斯兰政党代表的宗教势力之间的对决,两者矛盾的难以调和,就使得该地区国家要么是军人独裁政府,要么是伊斯兰势力主导的原教旨主义国家。将军逐出历史舞台,实现伊斯兰政党的世俗化和温和化,是21世纪中东政治的重大问题。

  在土耳其,由于军队是最先接触西方先进思想的群体之一,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又居功至伟,因此土耳其军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国家的精华,负有保卫世俗共和政体的崇高职责。在1960年至1997年间,土耳其军队发动了4次军事政变,这些政变一方面破坏了民主政治的平衡,另一方面,在伊斯兰复兴的大背景下,也确实遏制了激进势力的崛起和宗教狂热。

  这一问题在埃尔多安任内得以解决,他成功驯服了军方,逮捕了大批军官并将它们送上法庭,带领国家完成了从军事威权政治向伊斯兰政党主导的现代民主政治的过渡,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功勋。

  走下神坛

  2013年6月,土耳其政府试图将伊斯坦布尔市中心加济公园改建为仿奥斯曼帝国时代军的营和大型商场,引发了静坐示威,事情渐渐蔓延为埃尔多安自2003年上台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也成了埃尔多安总理生涯的分水岭。这样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之所以能迅速发酵,是因为民众的不满已经不止于一项工程,而是对政府的管治方式和伊斯兰化政策积怨已久。

  埃尔多安在声望到达顶点后, 开始渐渐不把1923年建国以来就确立的世俗原则方在眼里。他本人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都会到清真寺做祷告,而他的夫人和女儿在公开场合则必然佩戴着头巾。2013年5月24日,土耳其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在全国范围不准刊登有关酒的广告、电视、电影和光盘中不准出现鼓励饮酒的画面和情节,每天夜里10时到第二天早晨6时不准销售含酒精饮料。埃尔多安声言此举只为纠正社会风气,可是该国是全欧饮酒最少的国家。

  2013年4月,土耳其航空公司亦规定空姐不可以使用鲜红色唇膏,只准用淡色唇膏。这些背离世俗原则的举动,让土耳其社会忧心忡忡。更不妙的是,似乎已经没有那股力量可以阻止埃尔多安了。土耳其军队多名将领此前因试图发动政变被逮捕,搞得元气大伤;一直与正发党势不两立的宪法法院,法官的任命权也已经被收归正发党控制的议会。

  2013年12月17日,土耳其司法部对24名嫌疑人立案调查,其中包括内政部长居莱尔之子、经济部长恰拉扬之子以及国有哈克银行的总经理阿斯兰,调查称他们涉嫌受贿、洗钱、伪造公文和偷运黄金。到了2014年,Twitter上出现了大量有关埃尔多安及其家人、政府高官涉及贪腐的窃听录音,真假难辨。2月24日出现的一段流传甚广:在这段长达11分钟的录音中,两名男子在商量如何通过几名商人将家中的资金转移。据称是埃尔多安的男子警告其子比拉尔事先藏匿好巨额资金,以防警察进行突袭搜查。据称是比拉尔的男子则在录音中说仍然有约3000万欧元有待处理。

  对于这段录音,埃尔多安坚持声称是伪造合成的,是无耻和奸诈的“剪接”,并就此屏蔽了Twitter,还威胁要封闭另外两大社交网站Facebook和YouTube,他形容所有社交媒体都是“对社会最严重的威胁”,并声称“国际社会可以说三道四,我根本不会关心”。而对于民众要求彻查贪腐案的要求,埃尔多安一概无视,认定受贿案不过是“媒体和特殊利益集团”对土耳其日渐崛起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眼红,因而蓄意煽动动乱,从中获利。不仅如此,埃尔多安在第二天就对参与腐败调查的警察进行打击报复,500多名人被解除或调离职务,其中包括伊斯坦布尔警察局长。英国《卫报》称,埃尔多安政府还希望颁布法令,要求警方在发动任何调查之前先通知上级,但被最高行政法院驳回,因为这“明显违反三权分立原则”。

  显然,贪腐的问题只是一个由头,毕竟土耳其在2013年“透明国际”廉洁排行榜上排名第55,在177个国家中处于中上游,情况不很糟糕,更大的问题是埃尔多安应对民众诉求的态度——对质疑和指责,他不但不思改进,甚至连问题的存在都不承认,而是一概斥为敌对势力的阴谋,并不惜使用违反新闻自由和三权分立原则的手段进行反制。这种由极端自信逐渐演变成的刚愎自用,似乎是很多政治强人执政后期的宿命。

  不过,在土耳其政治文化中,拒绝妥协被视为优点。当埃尔多安表示他“一步也不会后退”时,他得到了数百万支持者的喝彩。而现在,他敢于赌上自己的总统职位,这充分说明了他的自信——人民爱我,即便辞职,下次我还能选上。

欢迎关注“世界灵敏度”欢迎关注“世界灵敏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埃尔多安 土耳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