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七一社论里的“历史三峡”是啥意思

2015年07月02日08:25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微信公号a11096988)

  今天是7月1日,一个重要的日子,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

  社论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算了,直接用图片引用社论的前三段内容吧——

  这三段内容,其实把社论的主要意思都表达了:1,使命神圣,一往无前。2,励精图治,斗志昂扬。3,复兴阻力,超乎想象。

  你可能会注意到社论第三段有这样一句话:“国家治理现代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走向复兴的彼岸,跨越之难、阻力之大,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这句话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其中提及了“历史三峡”这个词儿。它给我的印象是,人民日报认同了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

  我开始有点不信,但搜索了一下,发现,至少在2013年和2014年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里曾两次提及过“历史三峡”。

  2013年当年5月,人民日报在系列评论文章的开篇语中说:“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然后,在这一小系列评论文章的第一篇中,人民日报说: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4年2月,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中,再次提及“历史三峡”。这篇名为《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的文章中说: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对比这3次关于历史三峡的表述,我发现,人民日报这几篇文章,可能已经认同了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

  接下来要说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是个什么东西。

  大概10年前前,我第一次读到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为他提出的历史三峡论而震撼。

  唐德刚认为:历史的长河里,会有“转型期”,转型期犹如长江三峡,充满凶险。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就是“社会文化大转型”,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唐德刚预测,中国从辛亥革命进入“历史三峡”,大概要200年才能“走出去”,最快,也要到21世纪中页。那么,走出历史三峡的标志是什么呢,是民主共和。按照他的意思是,从辛亥革命开始,最快到21世纪中页,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当时看到这样的论断之所以感到震撼,是因为有2个读后感:1,这几乎是在说,辛亥革命以后的流血牺牲都是瞎折腾,而且可能要折腾200年。2,这几乎是说,我们不仅还没有进入民主共和时代甚至此生也难以见到了。

  这让我非常沮丧,并觉得唐得刚的观点太反动,简直是在贬低我们的革命史嘛——千千万万人抛头颅洒热血干革命,不就是为了“走向共和”吗?你总不能说,还有200年呢他们流血白流了吧?!怪不得《晚清七十年》没在大陆出版,我当年看到的还是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现在这书好像大陆有出版了。

  2009年,唐德刚去世,《北京日报》曾经刊发文章评价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对这一观点有所批评。这篇文章说: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有可以肯定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的缺陷——从主观上脱离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的历史实际,将“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作为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转型的先验模式和价值取向,并以此衡量其转型成功与否。

  但是,“历史三峡”论还是逐渐被借用了,以至于,已经多次登上人民日报了。

  “历史三峡”论之所以被借用,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给当下的“转型”之难,提供了解释;它给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提供了解释。

  说到这里,我们再重温一下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这两句话,你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深意”:

  1,“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走向复兴的彼岸,跨越之难、阻力之大,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2,“我们的事业不追求显赫一时,一代又一代人不避艰险的接力奋斗,这就是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三峡 人民日报 社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