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总编被组织关怀,你们兴奋什么?

2015年09月28日09:22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他被组织关怀,你们兴奋什么 他被组织关怀,你们兴奋什么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这个中秋节,有些人似乎过得很有意义,他们因为听说某报总编辑进出国时擅自改变路线受到处分,而奔走相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总编辑,在中国的报界“不甘平庸”,他办的报纸,颇有风格,在民间争议颇大。他在微博上有数百万粉丝,我刚才去看了一下,很多人在他的微博下面留言,有向他求证处分真假的,有骂他腐败分子的,有表达兴奋的。

  我看到了网上流传的那张处分文件,那不过是一份组织内部对“同志”的警告。有些人甚至据这份文件,把这个总编辑描述为“腐败分子”,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就我的理解,警告应该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对同志的一种特殊教育甚至关怀。

  前几天,2015年9月25日,李总理到他曾经主政过的河南视察,考察了郑州郑东新区。这个新区的负责人对总理说,当年您亲自主导建设郑东新区,采取全球招标方式,并以法律形式确定规划,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今天您看到的新区面貌,与您当年的规划一点都没有走样。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整整9年前一则旧闻。那一则发布与2006年9月的旧闻是这样说的:郑州市政府和郑东新区建设领导小组违法决定征收占用土地,郑东新区管委会违法实施征地,龙子湖建设指挥部违法组织实施征地拆迁。……中央纪委常委会决定,分别给予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原任河南省副省长)和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原任郑州市市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新闻和旧闻对比起来一看,我便生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不是9年前中央“严重警告”李新民和王文超,估计郑东新区的建设,未必能够按照李总理当年规划,一点不走样,我相信,总理的规划中,一定不包括也不允许违法征地。

  多年过去了,如今,郑东新区已经一点没走样地按照领导的规划建成了。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李新民和王文超两位官员,后来也没犯更大的错误,至今好像都还在河南省人大任职,这说明他们依然是好同志。你看,受到警告,哪怕是受到严重警告的人,也依然是针对同志的一种批评,并不会因此就将其工作完全否定。所谓,同志,就是具有相同志向的人。

  最近,中纪委王书记在福建调研时说,……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是:1,批评与自我批评;2,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3,严重违纪处分、重大职务调整;4,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按照我的理解,遇到第四种形态的人,才算是腐败分子吧,而那份报纸的总编辑,因为出国擅自改变路线而被警告,最多算是第二种吧。

  此前两天,9月23日,王书记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就监督和反腐问题曾强调,严管就是厚爱,子不教、父之过,干部犯错误、组织有责任。所以,我觉得,那位总编辑受到警告,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是“严管”和“厚爱”。正如王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所说,上述“四种形态”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我的理解,那位总编辑被警告,只是说明他与“好同志”的称号还有点距离,但他毕竟是“同志”,而且,警告和批评,是组织对个人“父亲般”的关怀和教育,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让被批评者成为“好同志”。所以,那些不喜欢那位总编辑的人们,集体性的兴奋,有些无厘头。

  这样的集体兴奋,这两年经常发生,甚至在某些时候这种兴奋堪称狂欢,有幸灾乐祸的,有鞭尸的。我对这种兴奋和狂欢抱有理解和同情,但还是认为意义不大——就好像,某人得到一个处分,世界可以变得更好似的。

  不过,对于“被兴奋”者而言,这种群体性兴奋还是有反思意义的:卿本佳人,一旦出丑,为什么那么多人高兴?

  (首发公号“海涛评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胡锡进 警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