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与TPP,两个很复杂的大事件

2015年10月06日18:49  新闻专栏  作者:刘著民  
无论是屠呦呦,还是TPP协议,都值得我们反思 无论是屠呦呦,还是TPP协议,都值得我们反思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著民

  10月5日,中国人民先是沉浸在中国科学家重要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喜悦之中。不过马上又被美国主导中国被排除在外的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达成一致的消息,感到非常沮丧。

  这种兴奋与沮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或许就是今天中国人和中国经济的写照。

  一、

  5号之前,中国本土就出了一个非常见仁见智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基本不是华人就是华裔,基本没有大陆什么事情。甚至有人说过,要得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就不能在中国进行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因为受过中国中学基础教育出国留学,读再好的大学,也是白搭。

  这次纯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第一次,是中国自然科学家的一个突破。

  但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看到“三无标签”,我一位一直从事文学创作的朋友写到:他有朋友的作品全国、省级都得过奖,但在县、乡就评不上。我一想,按这个逻辑,中国的两院院士是不是都比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强?试想,一个“三无科学奖”都能得诺贝尔奖,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基本不屑于诺贝尔奖吧?

  人们其实对屠呦呦还不是“两院院士”耿耿于怀时,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遭遇会让大家“高兴高兴”。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袁隆平在中国也没评上科学院院士,后来美国佬评选他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才让他当了“工程院院士”。

  我想,不出意外,屠呦呦会很快当上“两院院士”。而不只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二、

  几乎同时,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亚特兰大的谈判中取得实质性突破,参加谈判的12个国家在谈判会议后召开共同记者发布会,表示就TPP协议达成一致。经过5年半的交涉,一个涵盖约8亿人口,占世界GDP总值比重约4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诞生。TPP协议由美国主导,谈判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所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诸如某种物品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大家不要找了,名单中没有中国。记得中国在筹建“亚投行”时,我们国内很多媒体就判断美国主导的这个协议是谈不拢的,大家一定会跟中国混的。事实证明,这个TPP更像是脱离WTO后的另起炉灶的贸易组织。可想而知,WTO失去了这些重要国家,意味着什么?

  之前中国加入WTO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中国自己发达了,全世界被整惨了。个中缘由大家可以看看网上各大深度分析,我就不累述了。

  有人对美国为什么搞TPP协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群主拉了一个小弟进群,之后发现小弟不讲规则,只抢红包,一块钱都不发,还跟群主成天吵架。于是群主带着一肚子不乐意的小伙伴们重新开了一个群……

  其实,对于美国主导的TPP,大多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还有一种论调就是中国要是加入TPP协议,无疑是签订“马关协议”。我觉得,全球化的今天还在谈什么“马关协议”有点固执了,因为这个世界任何谈判都是妥协的结果,没有什么利益都是你一个人都占了。以前中国闭关锁国,基本上就是这个利益我一人占,大家不要想来分一杯羹的逻辑。其实,这种逻辑基本是自绝于世界的逻辑。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现在中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已经走到头,如果对外贸易再发生大的滑坡,对这个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这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要敌视它,只有你在其中,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这有前提,被人邀请或自己往里钻。

  无论是屠呦呦,还是TPP协议,都值得我们反思。不要既成事实后,都没有想到根源在哪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诺贝尔奖 TPP 屠呦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