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中国人精神上的诺奖红字

2015年10月10日09:15  新闻专栏  作者:旧闻评论  
诺奖在频繁地介入中国故事,也希望透过它,讲述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 诺奖在频繁地介入中国故事,也希望透过它,讲述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

  文/宋志标

  大体来讲,中国大陆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在五年前的2010年有了截然不同的立场。这一年,中国拥有了一名政治属性特别强的获奖者。在此之前,报章在评论诺奖时,将其视作普世价值的载体,自由谈论。有了自己的获奖者之后,谈论变得暧昧起来。

  诺奖之于中国,犹如明月之于沟渠。在只能艳羡诺奖的时期,谁也没有去想着和平的事业,无外乎是套用光耀国族的旧认知,在同一个黄皮肤上寻找“与有荣焉”的依据。在这一点上,杨振宁可谓是前诺奖时代集仰慕之大成者,相当于诺奖界的“西哈努克”。

  和平奖降临大陆,令普世价值的单一阐释角度,增添了现实政治的批判角度。政论作者发现,除了空泛而隐晦地谈论普世价值,政治化的角度还可以磨得更锋利一些。遗憾的是,不止是当时谈不了这么多,而且在异见被视作异数的彼时,谈论者自身也没准备好。

  现在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对诺奖的政治寓意的开拓,是通过不断前行中的历史回顾与印证来实现的。诺奖评委会所设置的政治导火索,在中国情境中,经过数年的发酵,终于由中国人自行诠释。而在这个时候,诺奖对中国似乎变得更慷慨,也更富有进攻性。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理据是其以文学形式揭露中国的魔幻现实,是对更一般政治秘境的文学表达。在莫言开口之前,人们希望他可以在另一个维度上发掘诺奖的意义,成为诺奖运动在中国的新代言人。老练的莫言看透了这种危险,依靠中国历练圆滑躲过。

  在很大程度上,诺奖评委会都带着上帝视角,捏造出一个个奖项,赋予特定的国度,让诺奖者自己去讲话,或者自行成为那个国家、那种政治环境下的代言人。即使有的获奖者保持缄默,或暂时不能发声,但这种注入奖项的政治腹语,始终在酝酿底稿。

  诺奖在频繁地介入中国故事,也希望透过它,讲述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如愿以偿地,这种“中国故事”五年来不绝如缕。当敏感日子,报纸编辑加班加点在字里行间、图文版面中搜寻诺奖的任何一种附会或线索时,诺奖的中国故事就具备了显著的生命力。

  诺奖在颁奖词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可是在中国,无论如何都停不下来诺奖的声音。诺奖见证了只有当代中国才能产生的两种极端状态:要么是喧嚣之中的孤独,要么是孤独至死中的喧嚣。喧嚣与孤独作为药引,熬制风味独有的体制枇杷膏,屠呦呦是刚上市的新案例。

  诺奖评委似乎正在形成默契,就是在多个奖项上,试验性地引动中国的政治讨论。他们也没有失望,在一个去政治化的高度政治化环境中,政治无处不在,即使是单纯的科学奖项,也能在获奖者那里找到充沛的批判资源。正因为中国中了魔咒,所以受到诺奖垂青。

  这些年来,弹丸小国制造的诺奖也在书写它自身的历史,成为中国故事中不折不扣的境外势力。诺奖所作所为,就是在中国人的精神上刻下红字。有人惧怕它如洪水猛兽,有人奉其为无上的荣誉崇拜。红字熠熠生辉,不是诺奖“刀工”了得,而是此国不断供应了上等“皮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诺奖 中国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