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七连跌”并非市场的胜利

2014年10月31日16:01  新闻专栏  作者:王传涛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传涛

  如无意外,连续创造史上首次“五连跌”、“六连跌”的成品油价,将于本周五迎来史上首次“七连跌”。油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31日再度开启,多家机构预测,下调幅度或在300元/吨左右。受油价连续下行影响,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也将再次下调。(10月30日《新京报》)

  成品油价格将迎来“喜大普奔”的“七连跌”,在汽车时代里,这对于每一位车主都是可以增加幸福指数的大好事。在单位里,也有同事算了账,油价“N连跌”之后,自己家每月的油费支出能节省200元。应该说,“跌跌不休”的成品油价格,降低了许多家庭的生活成本支出;在只跌不涨的语境里,广大百姓也几乎忘记了“两桶油”以及其垄断性经营的现实。

  再者,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油价的下跌,一方面能够降低相关产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CPI也将会因为油价的下跌而保持稳定,物价水平将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将全面下行。这都是可以预期的。

  更让人欣慰的是,从次数来看,自去年3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形成以来,降价次数也完全超过了涨价次数。据统计,今年成品油零售限价即经历4次上涨,11次下跌和6次落空。去年3月油价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成品油将统共下调17次,下调频率超过上调频率6次,且下调幅度远超上调幅度近千元。客观来说,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以来,总体上能够确保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比例。

  然而,有两个问题却总也绕不开。一是,国际油价从6月份跌到现在跌了约30%,国内才跌百分之十几,即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跌幅上,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如何解释?二是,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大约在80美元左右,而在2009年、2006年,国际油价也多次在80美元上下徘徊过,可是,如果我们对照“那些年”市场上的成品油价格会发现,现在的成品油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即面临一个“怎么跌都跌不回去”的现实。

  以上两个问题,总能加重公众的担心。就现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而言,即便是跌的次数超过了涨的次数,跌的幅度也超过了涨的幅度,似乎也缓解不了公众的隐忧——如果国际油价回到今年春季或年初的水平,会不会意味着将迎来涨幅更大、频率更高的“N连涨”?这样的涨,如何能排除“报复性”?或者直接可以问,如果国际油价回到110美元左右或以上,我们的油价会不会再创历史新高?

  从某个角度而言,油价的“七连跌”并非完全是市场的胜利。虽然说现在的“油品”已经和几年之前提高了许多,国四标准基本取代了国三标准。但是,在石油石化经营体制的现状之下,这样的“七连跌”很可能预示着更危险的涨价,而这样的担忧,离不开公众对于石油及石化经营的垄断性质疑,离不开当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然位于一个高位的现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油价下跌 成品油 国际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