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中国的穷人有多穷(图)

2015年06月25日11:50  新闻专栏  作者:侯虹斌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侯虹斌

  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的几名孩子站在村里的一处空地上(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地摄

  近日,新华社的一篇稿件《直面中国贫困角落》一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文中还具体描述了几个典型例子,其中一个在大凉山区,一间房子左边是牛圈,右边住人,床铺是一块搭在4摞砖头上的木板。在那里,肉一年最多吃3次。而在贵州荔波,一个1200多人的村庄,1100多人是文盲、半文盲。

  大概没想到吧,作为一个GDP世界第二的大国,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高达7017万,过的就是这种赤贫生活。目前,我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年入2300元(折合每日收入约为1美元)”,这个标准还低于国际标准(2008年,世界银行将贫困线国际标准划为每人每天消费1.25美元),一旦我国按国际标准调整贫困标准线,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将更高。

  很难理解为何同在一个国,一边是富可敌国的大都会、炫丽到令欧美人都叹为观止的都市奇观,一边是有七八千万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最基本的教育权都无法保障的赤贫阶层,简直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话又说回来:要扶贫、要加大投入,这么显而易见的解决方式,我们能想到,掌握着这些数据和信心的相关部门未必就想不到?当然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数据,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另有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拉了一串宏观的数据,当然不是为了显摆扶贫的功劳,这本身就是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还远远没有完全。我只是在想,为什么经济发展多年,赤贫还是如此普遍?

  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巴平村弄哄组,66岁的村民蒙二妹站在自家居住的房屋前,她和儿子兰金华住的茅草房已有几十年历史,是用树枝、竹片拼成的(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甘肃省东乡县柳树乡红庄村,村民马他非勒将手伸进已经裂缝的墙体,因为没有钱整修,一家人至今住在危房里(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3月28日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木克基村拍摄的一户民居。 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这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葛家村龙母屯一贫困家庭的住房内景(3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出乎意外的是,新华社的这篇报导,在评论里完全体现了不一样的民意。许多人都去过一些赤贫地区支教,或者有去过那里的朋友,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地方的人穷,就是因为懒:

  “发的米转手就被换酒喝了,发的进口种羊转手就被杀了当下酒菜”

  “送过去的衣服丢掉或卖掉,要求直接给钱,给钱都懒得下山去邮局领汇款,得叫支教老师下山帮他们领钱”

  “拿到钱就花,分到养的鸡鸭猪就吃,来的支教还骚扰”

  “那边做饭干活的全是妇女孩子,男人一个个蹲树下抽烟聊天快活得很呢!”

  ……

  真是令人齿冷。我以前就曾听到过这些看法,虽然很多是片面的、印象式的,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极端贫困人群,但这些情况确有可信之处,也是扶贫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内,对贫穷的理解都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物质匮乏一些,肚子饿一些,冬天打哆嗦,雨天屋子泡在水里罢了,只要给点钱,解决这些问题不就好了?进一步的,教他种菜、养猪养羊,建个学校,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那境界已经很高了。

  但实际上,赤穷积累多年之后,早已不是物质上的问题,而是贫穷已经彻底内化,成为一种绝望,一种恐惧。这种绝望,别说不是一年发个三五千元能解决的,连有些人后来真正富裕、脱离农村之后都无法消除。我就听过有十几栋豪宅的有钱人抱怨自己的父母:一粒米都不让剩,出门就四处捡垃圾,十块钱的东西都嫌贵。饥饿感让他们无法安全。再想想,这些赤贫地方的人,从来没有受过正常的教育,他们放眼四周,根本看不到勤劳产生的示范作用,也无法感受到上学能给他带来一毛钱的好处。他们甚至连“养个猪仔投入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能有收成”这种简单的规划都很难理解。

  但贫穷的人就笨么?并非如此,他们的理性计算就是:付出劳动未必能使自己生活更好,所以就什么都不干。在同村人的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正常的价值观,都完全不处在他的生活经验当中。

  心灵健康成长,也是需要良好的环境的。正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那句父亲的忠告:“你在评论他人的时候,要记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的。”

  可惜,如果不能理解贫穷,那么,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会有偏差,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以说,不能理解贫穷,那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一定就会隐藏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真正要改变这种赤贫的物质和赤贫的心灵,绝非投一点钱、献一点爱心就可以的,那是一个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

  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木克基村,一名孩子趴在床上做作业,她的家里没有桌子(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镇高坪小学,学生们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上课,这里是教室兼寝室,前半部是课桌,后半部是上下铺(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这是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木克基村一户人家的房屋内景(3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

  有智识,有态度,有趣味

  文章版权属侯虹斌所有,转载请联系本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贫困 穷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