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雪松
一年前因公款大吃大喝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天津副局级官员石力,没能像他表态的那样,“知痛认错,痛改前非”,却在时隔一个月之后,就在另一场由他人安排的公款消费活动中,条件反射地流出了“哈喇子”,并越发不可收拾,与不法商户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结果于今年4月份被再次立案审查,移送司法机关。
对于身为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的石力来说,今天踏上仕途不归路,恐怕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抽自己俩嘴巴。
确实,从石力的结局看,起因纯粹是管不住嘴巴吃出来的。他第一次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确实是哈喇子惹的祸。如果没有那场已经属于顶风违纪的公款吃喝被发现,坐在这样一个不是太显眼的官位上的石力,一般不太会有人盯上。
但在公款吃喝问题上,石力如果真就做到了“知痛认错,痛改前非”,并不意味着它就真做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好官。中纪委监察网站昨天通报的这起腐败案件显示,距第一次通报曝光处理石力问题的一个月后,石力因为旧“病”复发再次进入纪检部门的视野,问题再次表现在嘴巴的贪吃上,但实质性的问题还是权钱交易。这表明,仅仅止于公款大吃大喝的问纪与处理,完全有可能抓轻放重,让一些贪腐官员躲过了“初一”,却在往后的日子练出了更大的贪胆。
虽说石力还是没有躲过最终落马的“十五”,但石力的问题被再发现、再处理,凭的不是对这个官员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的主动追索,而是这个不长记性的贪官再次没管好自己的嘴巴,纯粹是拿贪吃的嘴巴、以侥幸的心理,往党纪的红线上死磕。以为反正只是吃点喝点,反正查起来也是就事论事,因而心底里有着“天塌不下来”的豪迈。
因“连续踩雷”而“触电”倒下的石力,此次被连锅端出一连串的腐败底子,对于石力个人来说,确实是不识相,但反过来看,第一次处理公款吃喝给他提供的痛改前非的机会,恰恰是给他提供了越吃越馋、越腐越贪的心理历练空间。尽管通报中没有列举石力贪腐问题的时间表,但可以断定,他的种种行为,不会是第一次通报处理之后才有的,完全有可能是利用手中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习惯手势,只不过风平浪静过后,石力的贪手更加恣意妄为了些,手段更隐蔽了些,但终究不是公款吃吃喝喝的事,更不是这年把才想起来不捞白不捞的事。
一年前的党内严重警告,对于权力不倒、贪腐不止的石力来说,非但不是雷电,反而成为机会,他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但是,这个在第一时间未能被深查、未能显原形的官员,此后在权钱交易中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造成的损失,却是人为追加的,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石力以及围观石力的人们,可能会总结如何管好嘴巴的教训,但对于职能部门来说,还应该总结一个敢于顶风违纪的官员,表现在嘴巴上的公款吃喝,与这个官员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的关联;总结出问纪问责的就事论事,与透过事件看本质、透过嘴巴看内心的关系,真正让每个被问纪的官员,都在职能部门面前做一次透视镜,让官员违法乱纪止步于前,让社会损失上步于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