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哭买笑到买晚安,生活到底怎么了?

2015年09月20日16:31  新闻专栏  作者:赵志疆  
广州女白领玖妹给陌生人“卖晚安”,1元钱一条 广州女白领玖妹给陌生人“卖晚安”,1元钱一条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赵志疆

  如果你找不到一个道晚安的人,那么找一个“卖晚安”的人如何?四年前,广州女白领玖妹开始给陌生人“卖晚安”,1元钱一条,为购买者发“道晚安”的短信,“我想我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而且如果有更多用心生活的人也愿意跟陌生人互道晚安,分享彼此的故事,我想大家可以一起去做这件事情。”(9月17日新快报)

  这是一个令人感觉温暖的新闻,忙碌了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船上,有人贴心地向你道一句晚安;这又是一个令人无限伤感的新闻,因为这一句晚安,竟然也是明码标价买来的。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买什么、卖什么都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个“卖晚安”,还是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所谓“生活”,显然不只是衣食住行这么简单,更应涵盖精神层面的需求,“生存”与“生活”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以延续生命为唯一目标,后者则以活得精彩为价值取向。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因生存不易而淡忘了“生活”。在西方,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在我们身边,工作虽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但如果失去工作也许将会意味着失去全部。在一片疲于奔命的社会洪流中,虽然只是一句买来的“晚安”,也足以给人片刻关怀。

  每个人都需要心灵的慰藉,但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知音,但很多人却根本无暇聆听他人的心声,别出心裁的“卖晚安”,因此找到了市场需求。如果说为自己“买晚安”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话,用买来的“晚安”馈赠他人,则不免令人感到费解,为别人送上一句发自肺腑的祝福,有那么困难吗?

  在玖妹卖出去的“晚安”中,多数人是用来“送人”,而不是“自用”。这样的结果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实际上却又不难理解,羞于表达情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时候我们虽有表达的意愿,却无可用的情感,程序化表达方式因此渐成热潮。逢年过节,各类祝福信息漫天飞舞,其中,真正属于独家原创、私人订制的有多少?在一个讲究效益与效率的年代,很多人出于效益的考虑觉得应该为他人送上问候,但又出于效率的打量而忽视了情感的表达,于是,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成为另类的节日负担,面无表情的点头之交成为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玖妹卖出去的不只是“晚安”,更是蕴含在私人订制祝福中的温情与关怀,这种情怀原本不是什么高端商品,但却因为我们不愿甚至不会表达,而日渐沦落到待价而沽的惨淡境地。“卖晚安”的玖妹,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检验着我们的精神需求。在钦佩于这种敏锐的市场眼光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感到一些担忧——从买哭、买笑到买晚安,我们的生活真的紧张到连一张生动的表情都容不下了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卖晚安 玖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