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们总是败给电信运营商

2015年10月27日09:14  新闻专栏  作者:马涤明  
即便解决了丢流量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又出现新的问题 即便解决了丢流量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又出现新的问题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马涤明

  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反倒是,有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10月26日央广网)

  很多用户同时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值得研究。电信客服表示,对用户流量消耗不正常的情况,可以返还部分钱,但责任归于手机本身。手机上暗藏软件偷流量的问题早已有之,但“不清零”之后,很多手机集体增耗流量,还是不好解释。运营商返钱,按理说用户应该感激,但这事别不明不白,运营商别无端吃亏,用户也别糊里糊涂占便宜。如果“手机本身”总这么丢流量,运营商总返钱,能行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应站出来自证清白。举证倒置,在这个问题上是合理的。运营商建议用户自己安装软件监测,也不是不可行,问题是,用户监测之后说问题出在运营商,而运营商仍不认账,怎么办?当然还有进一步的维权办法,但维权成本恐怕远超丢流量的损失。

  更大的问题则是,即便解决了丢流量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又出现新的问题,消费者若总为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所累,为维权所累,累不起。当然,既为消费者,难免要面对各种的问题,必要时要去维权。可如果有一些商家,消费者永远都打不败它们,还要不停地较真,就得做好成为职业维权者的心理准备。这里所说的“它们”,比如几大银行、铁老大、移动和网络运营商等等是也。还是说电信运营商,政府要求宽带提速降费、漫游降费,运营商好不容易咬着牙做出降的动作,结果都是诸如“购1GB赠送1GB夜间流量”“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10元1GB假日流量套餐”之类,噱头多,干货少。其实就是在应付政府,你说话了,我不能不给面子。

  按理说,价格上的问题并不难解决,消费者“用脚投票”,要比政府喊破嗓子更有效;谁搞暴利经营、价格剥削,消费者抬脚走人,选择其他商家便是。如果消费者到哪里都是上帝,何苦要受一家或几家运营商的气?然而我们目前的选择十分有限,移动宽带市场上就那么几家“店铺”,几家都是一个脾气,“用脚投票”几乎是伪命题。少数巨头垄断的市场中,“价格联盟”这种事都无需碰头,就能形成默契。这才是我们总是败给运营商的根本原因所在。让它降费,消费没有得到真正或预期的实惠;让它不得清零,结果很多用户的流量集体丢失。

  不好肯定地说,就是运营商干的,但让消费者自己调查,这种规则只应垄断市场有;如果竞争是充分的,消费者怀疑哪几家运营商不厚道,走人便是,走人后便知:到底是手机的问题,还是运营商的问题。

  一个市场由少数巨头垄断的格局不打破,类似问题将层出不穷,而政府监管即使疲于奔命,却永远都达不到市场机制的效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运营商 流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