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印度:地球未来的实验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0:54 新周刊

  印度:地球未来的实验室

  导语:印度式的“发展”而不是中国式“崛起”,也许是更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独特模式。初次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印度正体验着久违的自信。

  文/朱坤

  印度是这样一个奇特所在——喧闹而激情,传统又现代,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糟糕而可怕的矛盾,但却无比可爱。没有哪里的地貌比拉贾斯坦邦更加壮丽,也没有哪个城市的破败景象能与孟买或加尔各答相比。你可能陶醉于印度的多元文化,但又常常惊骇于种姓制度的浓重余毒。你可能敬佩于印度高速的经济增长数字,又震惊于它漫不经心的犯罪倾向。这个历史上不断被欺压凌辱、独立30年而经济丝毫未增长、人口即将超过中国的古老国度,正试图慢慢转变为一个强有力的、繁荣稳定的、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世界不能忽视10亿印度人,他们拥有核武器,他们试图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们的经济正在驶入快车道——从1980年到2002年,该国经济每年增长6%,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则为7.5%——从而在1/4个世纪里跻身世界上创下最出色业绩的经济体之列。20年来,中产阶级的规模翻两番(达到将近2.5亿人),每年该国有1%的穷人越过贫困线。经济增长已经带来人均收入的大幅度增长,自1980年以来从1178美元增加到3051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但很快它就会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中国。

  唯一能与这些数字相媲美的只有中国。有意无意中,国际视野与历史进程中的中印两国,被看做兄弟、同学与对手,被加以比较评论。在近20年的经济发展竞赛中,中国改革开放比印度早了十余年,在国际贸易、吸引外资与GDP增长率、政府管制水平上都比印度高出一筹。也正因为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赶超中国成了印度举国上下的目标。当印度的媒体高呼:“上海已经超过孟买”时,印度举国一片感叹。而一个曾经造访过德里或孟买贫民窟的人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起码领先印度15年!

  是的,单论立交桥、摩天大厦、豪华机场与劳动密集型低价格工业品而言,中国无疑已将印度远远抛离。但印度手中的众多王牌,亦令中国望尘莫及:每年大批计算机专家和工程师从班加罗尔及周边的高校毕业(这一数字达到每年240万);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在世界各地甚至美国硅谷都拥有大批顶尖人才;拥有大批收入稳定的中产阶级;在各个方面,尤其是新技术领域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印度已经成为亚洲的硅谷。

  某些方面而言,印度所具备的,恰恰是当下之中国所欠缺的——印度的经济增长,依靠国内市场超过了依靠出口,依靠消费超过投资,依靠服务业超过工业,高科技超过低技能的制造业——因而,印度经济基本不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与中国比,印度的不平等程度要轻得多。印度还拥有

竞争力很强的私营公司、繁荣的股市和纪律性很强的现代金融部门。在印度经济奇迹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显然是企业家。

  在印度,城市与乡村界限不甚明朗,城市建筑物也多在两三层以下,且林木掩映,老牛与车流并进,猴群在街边嬉戏,两车相撞,只要无大碍,双方拉拉手,笑一笑,打个招呼,就此无事,人与自然、人与人间都能和谐共处。印度的学校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基本是免费或低费,穷人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大学——这是印度讲流利英文的软件业人才源源不断涌现的根本。

  美国的父母30年前教育孩子读书时会说:“想想印度和中国的孩子们吧,他们都没有书读!”,现在的美国父母则会说:“再不好好读书,印度和中国的孩子会抢走你的工作!”当中国得意于世界工厂地位的取得时,印度则自称是地球未来的实验室。30年后,当印度人轻松自得地设计程序与开发游戏时,中国人还在繁重的车间里缝袜子造玩具,这该是多么可怕的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70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亚洲”的相关新闻
坐北朝南新亚洲 (2006-12-04)
亚洲艾滋病形势呈恶化趋势 (2006-12-02)
世卫组织说亚洲爱滋病形势恶化 总数已达860万 (2006-12-01)
亚洲艾滋病形势呈恶化趋势 (2006-12-01)
世卫组织说亚洲艾滋病形势呈恶化趋势 (2006-12-01)
世卫组织说 亚洲艾滋病呈恶化趋势 (200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