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大学生就业的“水分”该挤挤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1日20:43 光明日报 | |
作者:王栋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率与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知名度等一样成为判断学校整体实力高低的客观标准。一般说来,学校名气越大,其就业率就越高。因此,各所高校对此都相当重视,总是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当下时值毕业生离校之际,可在江西某高校的学生却碰到这样一件“荒唐”事。 不久前,江西某高校就向毕业生下达了一条“死命令”,要求毕业生在5月10日前把已签好的劳动合同递交上去,否则别想拿到毕业证书。这样的强行要求,毕业生们敢怒不敢言,只得变着法儿通过各种关系搞一份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的就业“劳动合同”。于是便出现很多闹剧:父亲朋友的鞋店成了“接收单位”,儿子变成“伙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学校网站上说“为了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由于工作思路新、部署早、措施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至5月中旬,毕业生就业率达80。预计到7月份,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90以上。” 教育问题事关民族振兴大业,在我国这样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度里,培养一个大学生所花费的代价是昂贵的。国家为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便如此,许多家庭仍难以为继。每年,贫困大学生演绎了多少辛酸的“求学梦”。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学生们能够学成投入社会,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就业是大学生联结社会的一座“桥梁”,不能充分就业,他们所学的知识就会“无用武之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和扩招影响,毕业生人数骤增,这就加大了就业压力。统计表明:至目前为止,尚有50万左右大学生未落实就业岗位。面对就业压力,国家千方百计从各行各业“挤”出就业岗位,优先分配给大学生们。共青团中央也适时推出“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挑选6000名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接受磨炼,建功立业。另外,国家人事部强调,今年招录国家公务员将主要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所有措施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采取各项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环节处于“教育链”的末端,过去多强调学生自主择业,而忽略了学校的责任与义务,自主择业并不代表学校不闻不问,对毕业生就业高校仍然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帮助毕业生转变观念、提供信息、职业指导、技术培训等手段促进其充分就业。在就业环节上弄虚作假,炮制“虚高”的就业率,不仅不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会从根本上损害教育的长远健康的发展。是严重的“教育腐败”。它损害了教育的整体形象,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原则。将包袱转嫁给社会,只会加重社会负担,增加社会压力,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一些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就业率上去了,学校的名气随之提升,招生也会迎刃而解。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上级也满意。房子、票子、位子、各种奖励会接踵而来,真可谓名利双收。但是,虚假的就业数字,并不能反映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大量的毕业生流落到社会,不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将会造成公共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面对校园“强权”,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往往成为这些不正之风的“牺牲品”,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虚假的就业率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会误导考生,影响其正确选择。如任其泛滥,将会对教育的健康发展“贻害无穷”。 解决大学生就业是相当复杂、面广量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特别是高校的合理引导、大力扶持,推诿搪塞、敷衍了事都是对大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必须坚决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对分配环节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把就业的水分“挤干”,帮助大学生真正实现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