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电影新发行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10:56 国际先驱导报 | |
李祥瑞 北京电影学院某教授在央视10套说,其执导的故事片《XXX》没有进入电影发行放映渠道,而是直接卖给了央视6套电影频道,于是乎观众人数达几千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能优于在电影院放映。该教授在讲座中还谈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娱乐方式多元化,从而使影院观众层面受限的问题…… 影音产品消费趋向方便快捷,电视的普及当然功不可没。对此经历过电影院的拥挤甚至买过站票看电影的人是深有体会的--今天,打开电视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我不赞成因为有了电视这个电影的“新载体”,电影人就可以把电影创作降低到拍电视剧的水准。 比如上面那位教授的《XXX》,假如不卖给电影频道而是投放到电影市场,是否能收回成本绝对令人担心!“打开电视看电影”是电影频道的广告语,然而打开电视观众能看到多少“真”电影、好电影呢?目前的电影频道节目的采播、栏目运作均未和国际惯例接轨,加之片面地强调宣传功能,已经沦为粗制滥造的电影产品的温床。比如,很多用磁带拍的“电视电影”并不令人满意;比如,卖不出一个拷贝的影片拿到电视上播上几回,就有了获取国家级电影奖项评选的资本。 所以,当我听到此教授大谈国产电影卖给电视频道的好处,心里就提高了警惕:电影频道可别成了躲避市场考验的临安城、避风港。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