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质疑“英语加电脑”的人才标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9日16:15 南方周末 |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之路,为什么要搞出这样生硬的标准呢?为什么非得用某种格式套呢? 作者:顾海兵 人才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所谓不拘一格选人才就是这个道理。可是,目前我们却 1.对绝大多数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或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人而言,在目前学科细分化环境下,是不可能也不必精通或专长数门学科的。在假定各个基本学科同样的学习成本(时间)条件下,一个人用于外语课的时间多一些,必然会使他用于其他学科的时间减少;如果外语的学习成本高于其他学科,则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必会受到严重挤压。结果是不可能既精通外语又精通其他课程,导致每一门课程平均低水平发展。如此,违反了经济学中分工原理,必然降低学习效率及今后的专业劳动生产率。 2.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与其在校园里纸上谈兵,还不如实战练兵。据了解,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后其口语水平远低于一个在长城脚下经常与外国游客打交道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的个体商人。今后随着国际旅游及国际交流的发展,到国外去实地学习外语肯定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回忆一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到国外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其出国之前的外语水平要么等于零,要么不会超过今日之高中生,但这不影响其后来外语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一个外语环境较浓的社会中,以中国人的智力,学好外语并非难事,而将其局限于校园学习,并强制学习,其效果可能正好相反。可惜的是,一方面我们在校园中强制学习外语,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却几乎无外语环境,比如至今没有真正的英语电台(目前的国际电台实为中国式英语电台,且常有中文、音乐,极少纯正原味英语,国外电台又收听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本来是可以成才的人却因为把大量无用低效的时间耗费在外语上而失去了成才的可能。 3.研究表明,学习语言,年龄越大其学习的成本越高,且学习的收益越低。学习外语,特别是学习口语,如果不在中学阶段解决,还要放到大学甚至硕士生阶段、博士生阶段解决,这是得不偿失的。现在我们确实应该总结一下现行英语学习模式的教训。据了解,目前的大学英语在语法、口语上并未超过高中阶段,大学英语仅仅是高中英语的重复,而研究生英语又是大学英语的重复。英语学习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英语学习不再是语言学习,而是技术学习。结果,真正需要学的专业外语反而用时很少,如此,完全背离了外语的工具性质,使专业人才不专。 4.学习英语对大多数人讲仅是中间目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外国人进行口语交流,包括面对面与电话交流,一是阅读外文材料。从人口比例看,大多数中国人无缘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因为中国人太多,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几百万、研究生有几十万。特别是由于电子邮件的发展,口语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减少,文字交流的机会不断加大(笔者的口语比较差,但利用电子邮件并不影响与国外专家的文字交流)。如果口语交流机会有限,则花那么多时间学习所谓的口语,显然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至于阅读外文材料,笔者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现在的外语教材中国味道太浓,且缺乏专业特色,不如规定必须阅读若干本专业原著,如此,学有所用。依笔者调查,95%以上的中国大学生在其一辈子工作中,实际上是不需要英语口语的,甚至连英语文字材料都不需要阅读。为什么?这就是分工,这就是人才的不同层次。中国只能也只需有极少数学贯中西的大师,更多的人只需要借助专业外语工作者的二手材料进行工作,他们的任务是结合中国实际,不能人人都从英文原著开始起步。如果考虑到机器翻译水平的日益提高,则人人学习英语的必要性进一步降低。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连中文(包括译文)材料都不可能、也没必要看足,还有可能、有必要再去看英文原著吗?何必徒有虚名呢?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时期几乎完全否定英语这样一个极端又走向惟英语独尊这样另一个极端呢? 与英语一样,目前对电脑的迷信也是不利于促进人才成长的。据了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美国学者朱棣文,至少在得奖之前从来没有亲手操作电脑!对此,我们应该作何感想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之路,为什么要搞出这样生硬的标准呢?为什么非得用某种格式套呢?切记,条条大路通罗马!懂英语、懂电脑与不懂或浅懂英语、电脑的,都可以成才,人才无死标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