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从粟裕将军“三让”说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11:49 解放军报 | |
作者:邵广全 粟裕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戎马一生,搏击沙场,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许多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如: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以及他参与指挥的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都是他卓越军事才能与指挥艺术的生动 1945年10月,中央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认为张鼎丞在很多方面都优于自己,若张任司令员,自己任副职,协助张鼎丞工作,会更有利于党的事业,为此,他再三恳请中央改任,最后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重新作了任命。 1948年5月,陈毅同志调中原工作,中央决定华东野战军由粟裕领导,粟裕坚持认为陈毅是华野众望所归的统帅,陈毅继续担任华野领导更为合适。经他一再恳请,中央决定陈毅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不在位期间,其职务由粟裕代理。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主席考虑到粟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由于粟裕事前已上书请求坚决辞去元帅衔,周总理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主席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于是粟裕便被授予了共和国的大将军衔。 粟裕将军的“三让”,使我们看到,他在处理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总是不居功,不自傲,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以全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他人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将军的这句肺腑之言,正是他高风亮节、胸怀宽阔的精神写照,也正体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军队正在进行精简整编,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如何正确看待利益调整,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是对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严峻的考验。我们应以粟裕将军为榜样,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主席提出的“五个模范”要求,正确对待进退走留,在对党性的考验面前展现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