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八大变化”的社会、经济依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13:46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唐钧 新华社记者昨天对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标志的新一轮改革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行了评述,他们列举了八个方面,即“个人创业天地更加广阔”、“个人财产和投资消费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就业门路更广了”、“织就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农民工可成城市人”、“法律更广泛介入百姓生活”、“更多的国人受教育”、“更多人过 虽然在评述中,记者已经列举了很多变化的根据。但在这篇短文中,我们还想从宏观的角度,为“变化”再提出两个方面的社会经济依据: 其一,年初,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十届人大的报告中说,2002年中国的GDP已达102398亿元。以此推算,中国的人均GDP约为8200元人民币。再按当前的汇率换算,差不多已经达到人均1000美元了。曾培炎披露的这个信息除了表明经济快速增长的一般意义之外,还蕴含着一个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的利好消息。 在社会发展理论中有一个经验数字,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大约在300-1000美元的这个发展阶段,是社会问题频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激增的时期。中国大约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确实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但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终于闯过了急流险滩。人均GDP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在发展的里程中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人均GDP300-1000美元这个阶段,社会财富尚欠丰富、社会资源依然短缺。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欲望逐渐被刺激起来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开,这种消费的期望与现实和收入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常常会造成一种“躁动”的社会心理,这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面对这些社会矛盾,政府因为财政收入有限,治理能力也受到局限,对社会问题的干预常常处于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窘境。 在2002年中国的GDP登上人均1000美元的台阶的同时,有一组调查数据值得注意,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十城市居民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与五年前相比,人们最向往的生活已经从“经济富裕”转变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这是否中国社会开始走出“躁动”时代一个预兆,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业已达到1.8万亿元,为解决社会问题拥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其次,世纪交替之际,一个在中国社会中重新得到强调的“关键词”——“民生”,屡见报端。进入新世纪,历次“两会”,民生问题都成为代表们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2001年,中新社报道:“凸显民生,是本次两会和‘十五’计划透出的强烈信息。稍加留意,可以发现,无论是‘十五’计划纲要报告,还是这两天领导人下团、下组,都强调了民生问题。”2002年,中新社报道:“中国入世后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以入世为契机,深化改革与开放的同时,本届政府最后一年的工作将高度关注民生问题。”2003年,新华社报道:十六大以后的第一个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些关系民生的问题,想尽办法加以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民生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尤其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试金石。因为对于“最广大人民”来说,民生问题乃是“根本利益”中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新一代领导人对民生问题所下的功夫,相信老百姓都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八大“变化”的前景。 当然,对于这八大“变化”,我们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真正实现每一方面提出的目标,还要通过合理的、有效的社会政策一一加以落实。细细琢磨起来,在这些方面我们恐怕还要花很大的力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