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力阻国有银行上市 人民币定值急需支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16:09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谭雅玲 近期国内伴随人民币问题的凸起与集中,金融改革的桎梏也格外引起关注。突出的表现是国有银行改革,汇率虽然反映的是货币价值,但是实际与金融综合体系建设,特别是银行支持性具有直接联系。 人民币定值急需金融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全球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金融危机,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困扰和束缚许多国家和地区金融业发展的桎梏。回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2001年的阿根廷问题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表象是货币问题,实质则与银行的效率与作用紧密关联。 亚洲金融危机扩散的严重后果之一,就在于银行危机的冲击,其中银行不良贷款是引起银行、企业以及政府复杂关系的重要诱因,同时也直接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效率以及盈利水平。而拉美国家相对短暂且冲击弱的金融问题,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银行体系的相对稳健保障性,不良贷款的相对缓和,尤其是资本充足率与盈利效益的支持。因此,从国际经验教训看,中国国有银行乃至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并非小可,其对金融改革,特别是银行改革具有牵制与影响。 不良贷款问题、资本金充足率问题以及国有银行上市问题,是紧密连带的不同环节,但关键焦点在不良贷款。当前,银行改革的关键是要卸掉包袱轻装行进,不良资产可以说就是银行改革的包袱。所以,人民币问题除货币定值的均衡,更多则在金融的支持,特别是银行改革效率与银行实力,则更是对人民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银行改革曾戴着旧面具 据统计,到2003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境内机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888.76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83个百分点,去年年底为26.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复杂环境背景和改革成因,既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现实交错因素,是特殊经济环境和政策空间的一种难以扭转的表现。 在我国过去长时间的计划经济模式里,国有企业乃至银行资本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银行贷款来补充资金,而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国家财政注入,结果使企业也难以摆脱政策扶持,最终造成国有银行与企业资金连锁,一损俱损。 国企把银行贷款作为企业扩大规模、渡过难关的“提款机”的做法,实际上是银行不良贷款的最直接肇因——一种难以改变的体制弊端,同样是导致银行改革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 国有银行上市,时间不是关键 国有银行或国有企业依然具有较重的计划行政体制色彩;在责任面或制度面,官办主导的特性难以扭转经营管理不善,盈利能力提高,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局面;而银行内控机制不强,也促使银行不良贷款难有根本扭转。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经导致“巴塞尔协议”执行困难,并且也将是国有银行上市的重要制约。近期人民银行李若谷副行长指出,国有银行上市关键是机制与制度效率,而非上市时间。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银行改革的效率已经在干扰改革进程,体制的约束不应是推脱与解释,观念与管理、服务与体制应该有所转变,以求扩大实际解决不良贷款的空间与条件。 虽然外界变化、银行失误、借款人方面诸多因素,以及诸多银行不可直接控制的历史原因、制度变迁原因的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依然处于高线,有违国际银行正常水平。因此,在全球乃至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开拓新的思路,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提升效率紧迫感,及时诊断问题贷款,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加速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是我国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