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300名学生的集体意识是何等的可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13:26 千龙新闻网 | |
作者:马赛克 黑龙江某大学教授于某因收受学生2万元“好处费”日前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于某担任该校“脱产专升本”班授课教师时,临考的300名学生自发地每人送50元钱以求在评卷时得到关照而获成绩“通过”。其时担任该校人文社科系副主任的于某收钱后,便向其他评卷老师打招呼,终于使300名行贿学生的成绩如愿以偿。(11月25日人民网) 读罢这条新闻,笔者对那位堂堂大学教授以“小权”谋“小利”的作为深感悲哀。他今天的获罪皆属咎由自取,毋庸赘言。然此事背后的意味深长的东西,更令笔者喟然——堂堂皇皇大学生+脱产学习专升本+浩浩荡荡300名:这样的信息该显示着什么?“大学生”的概念应该是知识与理性的综合体,他们应较之一般人更具是非观念,更明了获得学业的正常渠道是什么。“脱产”就显然表明这样的大学生属于进入社会而再返校园的“带薪再学习”。 问题的关键大约就在这里。这些学员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染过一水”,对社会的很多现象了解接触较多,甚至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党政群机关中的干部之类,那么社会的、官场的某种不良风气自然就或多或少地粘附在他们身上。于是为使自己得到某种(考试成绩)方便或实惠,他们就懂得使出“金钱开路”的手腕。由此,也反映出了至少这300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状况。那么,当这样的一群人重返社会以后,谁又不为他们坐在机关办公室里的作为产生某种疑虑和担忧呢?比如可能弄虚作假,比如可能投机取巧,比如可能行贿受贿。“300名”这个数目,笔者并非叹于其众,而是惊讶300人竟然就这么齐刷刷地步调一致。报道说,当时有某个学生提议凑钱,全体人等就几乎异口同声地响应。现在言论对众人不该沉默而沉默的现象叫做“集体无意识”,那么这浩浩荡荡的300大学生,可算得上“集体”了吧?这个“集体”仅为获取“通过”的基本成绩而共同行贿于教师,该叫“集体无意识”还是“集体有意识”呢?如果“集体无意识”的沉没可怕,那这样的“集体有意识”又可不可怕?回答是绝对肯定的。从这种“集体有意识”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某种社会丑恶在新一代人身上的广泛延续,也正是这种集体的丑恶正在和即将成为不正之风的广阔背景与社会“土壤”。 在普通高校,估计像这样“集体有意识”做假的情形估计至今尚属先例。这些年,有识之士已注意到所谓以“继续教育”拿文凭的某些弊端。在职人员的挣文凭由曾经的“单位埋单”转为“自行负担”后,一些院校为获得经济效益,对脱产和不脱产的“再学习”学员的教学管理实在放得太松,那300名“脱产学习”者不是交50元钱就能买个“单科结业”么?“集体无意识”属于浅薄和麻木,而“集体有意识”则属清醒中的“老练”。那位于教授因区区2万元葬送了自己的理想前途;“集体有意识”的大学生们也用50元钱向人们提供了深刻地社会思考——于教授那样的腐败尚不足怕,可怕的是“造就腐败”的“集体有意识”。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