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谁在为冰毒制造推波助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18:59 红网 | |
作者:李忠卿 你想知道冰毒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方法很简单,只需买一份报纸,上面有详细披露。据11月27日的《北京娱乐信报》报道,1998年10月,罗建光、江炳鑫、纪文城、纪文生受陈炳锡的指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个公司隶属的农药厂内设置制毒基地,从1999年1月至10月这短短的10个月内,罗建光等人通过化学合成办法,运用甲胺、盐酸、酒精和铝片 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为了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往往将某些作案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你看,为了揭露冰毒制造者的丑恶行径,记者不惜将冰毒的化学合成办法及化学原料和制剂全部公诸于众,可见记者的采访是深入的、报道是权威的,丝毫没有意识到由此产生的副作用。笔者不由联想起不久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某地警方一举捣毁了一印制假币窝点后,电视台随即作了详尽的跟踪报道,这本是一件深得人心之举,然而,让人忧虑的是,在电视台播放的这起大案中,观众可以看到犯罪分子印制假币的全过程,既有经过伪装隐蔽性很强的造假场所,又有印制假币所需的工序、材料等每一个细节。 我们不否认记者报道的动机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当前毒品、假币制造面临的严峻形势,但由此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却没有料到。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冰毒制造来说,某些人为了达到一夜暴富目的,蠢蠢欲动,从报纸上获得相关制造信息后,正中下怀,定然不顾一切,铤而走险,竭尽摹仿之能事,当前冰毒制造缘何屡禁不止,难道与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没有关系吗? 对于记者发回的稿件,作为媒体应当严格把关,哪些细节能见报,哪些细节不能见报,应有所甄别、有所取舍,切实负起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责任。如果只要是记者稿件就不加审查,照登不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