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高官从教”乃高校不能承受之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20:10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郭之纯 最近,以龙永图、李达昌、吴建民等省部级高官陆续淡出政坛担任教职事件为代表,“高官卸职从教”现象引起媒体关注。在媒体的分析中,笔者注意到乐观的成分居多。如12月5日《东方早报》的文章认为,官员卸职从教“事实上可看做是中国高级官员淡出政坛的第三条道路”,“也预示着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12月6日《羊城晚报》刊发题 笔者不太赞同这种分析。虽然这些说法并非全无道理,却过于片面过于乐观了。尤其“这是一个多赢结局”之说,在笔者看来却未必。 本文当然只讨论以前未曾任过教职的“高官从教”问题,不讨论类似李达昌(原四川省副省长)那种原本就是教授从政然后回归教职的情况。一般说来,官员从政是以决策管理为主;而在高校从教的教授或高层管理人员,却必以学术研究为主业为依托,必须要善于“传道授业解惑”。高官们当然都是极有见识的,知识水平也都很高,然而由于缺乏在“象牙塔”的长期浸润,其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能否胜任以学术见长的教职就很难说。“治政”与“治学”虽仅有一字之隔,在某种意义上却有万里之遥,这“第三条道路”其实是十分难以行走的。笔者愿意相信,一定有不少卸任高官都可能或顺利或艰难地完成这个“角色互换”,但成功率难以预期。搞得不好,会让这些卸任官员个人很痛苦,高校也会很无奈。故而,根据卸任高官的个人情况,偶有为之尚可,但若将此途径作为高官淡出政坛的“第三条通道”,笔者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冒险的思路。试图用教授称谓的“体面”来冲淡卸任高官的落寞,说不定将是高教难以承受之重。 支持“高官从教”者还认为,“高官从政多年,影响力非一般教授可言,聘他们从教是一种符号意义,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今天,这就是一笔无形资产,他们就是号召力、竞争力”(《羊城晚报》)。这也让人不能苟同。“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同理,大学也并不是“有大官之谓也”。其实,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和学术气氛,这里只应该对学术界权威“高山仰止”,而不应该过于崇尚其他。试图借助卸任高官的“关系资源”来促进高校发展,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得到些许物质实惠,却失去更多精神风骨。 学术价值应是大学选材用人惟一的出发点。写到这里想起基辛格在哈佛大学碰钉子的故事。基辛格是何等著名的博士,出任国务卿之前就是哈佛大学教授。但当他卸任国务卿想回哈佛当教授时,却被哈佛拒绝,原因是他提出不上课的要求。假如我们为卸任高官开辟从教的“绿色通道”,是否也会让大学面临相似的尴尬? 无论如何,只看重卸任高官的“关系资源价值”而非学术价值,窃以为并不是对卸任官员的真正尊重。而拿高校的教授称谓或校(院)长头衔给卸任官员做“心理缓冲”,也并不严肃。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