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回望2003 私人空间悄悄扩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8日16:57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丁锡国 回望2003年,撩开人们生活的一角,我们会发现,代表政府的公共权力正在从公民的私人领域逐步退出,公民个人权利渐为公共权力所尊重和保护,私人空间因之悄悄扩大。 对公民个体来说,可能没有比爱与不爱更为私密的事情了,但在以往,人们却不得不 今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代实施了9年之久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民结婚或离婚需出示单位证明的规定随之取消,结婚改由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状况等进行声明,将婚前体检由强制变为当事人自愿。 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到《婚姻登记条例》,字面上去掉了“管理”二字,实质上反映了政府对结婚、离婚等民事行为行政管理色彩的弱化,既体现了公民婚姻自由的宗旨,又体现了公共权力对个人权利的尊重。 在济南市一家大型商场供职的牛海涛,是《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首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他说:“结婚是喜事,大家一般会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但对于那些婚姻走向破裂的人们来说,如果要单位出证明,他们就会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这对他们确实是伤害。” 夫妻或恋人外出旅行却不能同居一室,类似的幽默故事,许多人都曾遇到过,因为按有关规定,如果没有结婚证明,男女就不能在宾馆酒店混住。 今年6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对1994年制定的《江苏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了“严禁无婚姻证明的男女混住”的条款。尽管根据相关人士的解释,此处所指的男女混住仅限于房屋租赁管理方面,至于宾馆酒店,可能还要沿用一些行业规章,但其中体现出的行政理念和法治精神仍然令人鼓舞。 山东大学法学专家姜峰认为,江苏的举措,体现了公共权力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法律不禁止的个人行为就应该视为允许,政府就不应干预。他说:“道德的维持,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不能把道德的事情延揽到法律的旗帜下,否则,私人权利就可能被粗暴践踏。” 去年盛夏的一个深夜,陕西延安一对夫妇在家看“黄碟”时,男主人被突然闯入的警察带走。此案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也引起人们对住宅安宁权的关注。住宅,理应是不受侵犯的私人领地,但一些执法部门却往往以目的的正当性证明手段的合法性,任由公共权力随意侵入这一空间。 今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警方宣布,今后将不再对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进行拉网式的“扰民”清查,那些每逢重要节日或发生了重大案件经常会被警察深更半夜从被窝里叫起来接受身份检查的外来人员,从此可以在自己的住处平静地生活了,公共权力终于在公民家门前停止了脚步。 近年来,全民日益高涨的人权意识,促使公共权力对个人隐私愈加尊重,但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国家,约束政府权力,保证私人空间不被侵犯、私人生活不被干涉、私人信息不被暴露,仍需作出艰苦努力。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