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回望2003 公民迁徙日趋自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2日14:02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丁锡国 2003年,济南市民任遵福一家最后一名成员由农民变为市民,为了家人团圆,他苦盼了34个春秋。中国推出的积极的人口迁徙政策,使众多家庭在这一年告别了分离之苦,为数不少的公民在原籍之外有了自己的新居。 我国于1954年制定的宪法,曾有允许公民自由迁徙的规定,但自1958年开始确立的现行户籍制度,将公民严格地限定在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的世界。农村居民要想成为城镇居民,不仅要符合非常苛刻的条件,而且要被控制在少得可怜的指标之内。 任遵福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如同一部中国人口迁徙政策变迁的历史。因为娶了一位农村户口的妻子,任遵福从21岁新婚那天起,就过起了漫长的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任在城市工作,妻在农村耕地种田,抚养孩子。 春去秋来,在等待29年之后,任遵福妻子的户口“农转非”问题终于解决了,但他们的女儿却因为超龄,不得不继续保留原有的农民身份。前年,任遵福把妻女接到自己身边,但女儿的户口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他担心,女儿将来的幸福会因此受到影响。 今年7月,济南市公安局实行新的人口迁徙政策,取消了夫妻投靠的条件限制,放宽了子女投靠父母的条件。任遵福的女儿因此得以成为济南市居民。 在经济不自由的体制下,人的迁徙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迁徙自由已经成为一种必然。2003年,公安部推出30条便民利民措施,其中有7项赋予公民更多的迁徙自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到西部地区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户口迁往工作地或留在原籍,均随个人意愿;新生儿户口以往只能在母亲户口所在地登记,现在改为随父随母自愿选择;原来,学生考取大学,必须迁移户口,而今,是否迁移由学生自己决定。 类似任遵福的遭遇,户口一直是部分家庭团圆难以逾越的障碍,但今天,一些城市已经将这堵冷冰冰的围墙推倒。从今年7月开始,济南市取消了分居满3年、入户年龄在29岁以上的夫妻才能到济南相互投靠的限制,子女投靠父母的,不再规定必须在16岁以下,只要未婚即可到济南投靠父母落户。新办法实施仅3个多月,济南市就有6730对分居的夫妻得以团聚。 2003年,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会发现,操着异地口音的邻居在一天天增多,他们或是外来投资者,或是外来的技术精英,也有一些人只是因为喜欢而购买了这些城市的住房,成为这些城市的新居民。这一切,放在出生地即是居住地的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天高任鸟飞,四海皆我家。从对“农转非”严格的计划指标管理,到设置限制进城的“门槛”,再到对某些外来人员进城条件的逐步放宽甚至取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逐渐轻松而欢快。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