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2004年信贷增17%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3日08:11 外滩画报 | |
夏斌、高善文 2003年9月以后,央行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货币供应。10月份的数据已经低于2002年同月水平,11月则更低于2001年同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规模在短期内出现如此显著的减速,是1995年以来没有的。这 我们认为,在充分运用法律、行业和部分行政性手段强化结构性改革,适当抑制部分行业过热的同时,在货币政策总量政策上,应维持适当宽松的局面,以实现经济在9%~10%水平上的快速增长。 对于以上判断,应当考虑到四大因素:首先,中国经济在2004年面临的各种负面因素;第二,2004年物价上升主要是粮价上升,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然较低,汇率稳定对物价的稳定作用;第三,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2005年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可能进入下降通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慢;第四,中国人均GDP刚跨入1000美元门槛,消费结构正处升级阶段,市场化改革后的经济自主性增长的惯性,以及中国GDP增长率尚处于潜在增长率9%~10%的低端等。 为了真正做到既防通胀又防通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防止信贷偏紧后加大就业压力,防止贷款突然减速后引起银行部门不良贷款的增长,我们认为,2004年信贷增长的速度相对于2003年可适当减缓,但力度不宜过大。 为了留有余地,稳定市场预期,适当放宽2004年的信贷增长速度,比如将信贷增长的目标定位于17%~18%,不会影响央行随时根据经济发展态势对货币、信贷的走势进行及时的微调。(摘自《财经时报》2004年1月12日) 点评: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夏斌曾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央行非金融司司长,他的身份让人们相信他对中国金融政策有一定的影响力。 夏斌主张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他对用货币政策去解决一切问题的做法持怀疑态度。而经济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货币问题,而和改革的进程有关,比如热门行业与冷门行业的问题、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等,并不是货币政策能解决的问题。 17%的货币增速是这么计算出来的:2004年货币净增加量至少应该和2003年一样——从前几年的经验来看,货币供应量是逐年上升的——也就是在3万亿上下,这个增长速度即为17%。 货币政策到底是紧一点好还是松一点好,是个聚讼纷纭的话题。过紧呢,会影响经济增长,减少就业岗位,形成紧缩;过松呢,会导致通货膨胀,投资效率低下。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不紧不松。 夏斌和他的同事高善文给了一个量化货币供应量的途径,这使得简单地讨论经济热了还是冷了深化了一步。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