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条至少500种 面条味道取决手上功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2日01:55 天津青年报 | |
仇之秀(左)、于希明谈起过年饮食就滔滔不绝 天津和平区饮食公司退休干部、77岁的于希明是位在饮食界干了半个世纪的行家,对天津菜系以及地方吃食的规矩颇有研究。 据他介绍,面条俗称为“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奢面”、“索饼”、“煮饼”、“水饮饼”、“不托”等。如果追溯渊源,面条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时所有面食皆称“饼”,在汤中煮者称为“汤饼”。早期汤饼呈片状 面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形成;至唐,出现了“冷淘”的过水凉面,同时兴起一股吃寿面的习俗;元代出现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有了讲究技艺的“抻面”;清代,最有意义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乾隆年间又出现了独特的“依府面”。 1998年出版的《中国面条500种》一书中,涉及天津的只有6种,清汤面汤、鲍鱼鸡丝面、冬菇冷拌面、锤鸡汤面、羊肉杂面汤、米疙瘩汤。于希明认为,这6种都是具备鲜明天津特色的,其他的许多种类没有列入,但是和北派面条大同小异。 于希明说,最有嚼头的面条是用手抻出来的,口感和入口柔韧度要好于机器轧制的。抻面条的做法很有讲究,常规的要抻8扣,如果想粗一点,就减为7扣,反之则增为9扣。早年间面条的形状样式很多,有改圆为方的韭菜扁,有类似细炒面的一窝丝,最长的面条能抻到1米。 于希明说,初二吃面也有规矩,一是虽非寿面,但是出锅后最好别剪断了吃,二是春节期间不能吃炸酱面,一般都是打卤面,因为老话认为“炸”、“砸”音近,如果吃炸酱面,一年的努力都有可能“砸锅”。本报记者马宇彤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