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支边”子女:漂在上海边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1:22 外滩画报

  李子哥

  2004年的大年初一,寒风刺骨。亲戚们照例请“老祖宗”——九十岁的奶奶出来吃顿饭,在上海的一大家子也有 个机会聚聚。饭店就订在淮海路奶奶家的对门,我到的时候,三张桌子已经快坐满了。

  坐到位子上一抬头,对面有个保姆在给谁家的孩子喂饭。再一细看,原来是堂妹小新。她面色灰黄、一脸憔悴。

  一

  爷爷奶奶开枝散叶,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在他们那个年代也算不少的。到1960年代,子女大学毕业后一个个离开 了上海, “响应号召”到内地、边疆插队落户。

  我的五娘娘(姑姑)就在那时去了新疆。她在北疆的一个城市安顿下来,在那里和同样来自上海的姑父相识、结婚。 新疆和上海天隔地远,在我印象里始终没见过他们,只记得从奶奶拿出的信件中看过照片,知道他们有两个女儿:小新和小疆 。

  1994年的夏天,我到奶奶家去,厅里站了个二十来岁的丫头。奶奶说:“这是堂妹小新,你五娘娘的大女儿。” 于是上前打了招呼。那年她二十三岁,一个人到上海来定居,就住在奶奶家。

  那时候上海有个政策,“支内”、“支边”知青可以有一个孩子“合法”返城。面对来之不易的户口名额,五姑姑一 家反复商量之后,决定让大女儿回上海。她没考上大学,在新疆也没啥合适的工作。

  二

  小新就这么到了上海。

  和上海的堂兄妹们比起来,小新颇为不领吃吃喝喝的“行情”。虽然她在上海的孙子辈中年纪最大。小新喜欢给新疆 那边写信,隔三差五寄一封。她常对我们说:“新疆比上海好。夏天、冬天都好。”她住在爷爷奶奶家里,顺便照顾一下老人 。老人怕吵、早睡早起,电视机放在老人睡的房间里,小新和另一个堂妹睡在里屋的大床上,共用一张书桌,再后来她买了台 电脑,房间就没有插足之地了。

  在这个大城市里,她有不少亲戚,但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都在新疆。小新看起来不太喜欢上海。但她也不抱怨什么。 她吃住在奶奶家,不需要开支一分钱;每天也没什么多的话,亲戚来看爷爷奶奶,她就倒杯水、陪在边上讲几句,平常就是捧 着本会计书,或者本英语书。在姑姑的要求下,她挺费劲地在上海读了个会计专业的文凭,后来还考了会计证。但这是姑姑要 求的,她不喜欢;她喜欢什么,大家也不知道。

  后来她有了工作,经常给亲戚们买东西,到过年的时候给每家叔伯送一大桶油,大人们都觉得这孩子挺体贴的。小新 到我家住过一阵,那时我在北京读书,母亲常说:“小新心肠好,就是有点不现实、爱做梦。”

  叔叔给她介绍过几份工作,公司前台、银行出纳、商场助理……往往坚持不到一年。她自己找工作,去百货公司站柜 台,客人来挑衣服,她最后说:“衣服是不错,就是贵了点。你可以到城隍庙去看看,那里便宜五十块。”一来二去老板就把 她炒了。

  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姑父属于没什么“花头”的老实人。退休以后,“叶落归根”的感觉越发强烈。终于在1999年 全家搬回了上海。小新的家庭重新团聚了。差不多同一时间,小新做起了保险代理人,这份工作她做得最长。五姑姑为小新的 保险事业发起了“家庭总动员”,找了所有回上海的知青朋友,保障条款比女儿记得还清楚。每个亲戚都买了一份以上的保险 ,我买的是“递增养老保险”。亲戚们帮她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得到了实惠。堂妹们有了男朋友,也会帮她拉一份保险。她开 始挣钱了,最多的一个月工资加奖金拿了七千块,大家听说了都挺高兴,她也三天两头买好吃的东西回来。

  过不多久,听说她自己做生意了。原来小新存了一些钱,觉得打工不如给自己干,在跑来跑去做保险代理的同时,她 到地铁站承包了个铺位,卖时尚的小玩具、挂件什么的。可是做了几个月,来问价钱的人还没有问“厕所在哪儿”的人多,挣 的钱不够交租金,她一气之下撤资不干了,剩下的小东小西都送给了小侄女。如此折腾了两回,攒的钱打了水漂,保险的生意 也越做越艰难。

  一年之后又是一年,小新就这样稀里糊涂、满怀希望地往前奔。奶奶家人来人往,大家都觉得小新是个没长大的好孩 子。

  三

  2001年的春天,爷爷病重,儿子们一个个轮班守候。我也从北京来上海看望爷爷,呆了三天没看见小新。“她工 作忙。”别人告诉我。

  回北京没多久,听母亲说“小新要结婚了。”刚开始感觉有点突然,再一想她都快三十了,结婚是顺理成章的事。问 题是对象的样子大家都没见过,做什么的也不说,只说“要结婚了”。奶奶有十几个孙子孙女,没这样“说不清楚”的对象。 奶奶很生气,说“不许她再进门”。她就住出去了,随后她就不再工作了。

  那年冬天,小新当了母亲。再一次见到她,是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在奶奶家吃饭。女儿和她长得蛮像,眯眯眼。听说 她丈夫在国营单位上班,月工资一千多块。我挺佩服她,其实她还不怎么会照顾自己,居然把孩子带得像那么回事。只是没见 到她的丈夫,一贯热情的她也从不请亲戚上门。

  听说丈夫对她不太满意,嫌她不会做家务,一个人在家还得请保姆。刚开始那会儿他们租在浦东,月租400块,交 通还算方便。姑姑有空就去帮她带孩子、打扫卫生。小新又是个闲不住的脾气,抱着孩子不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到处跑。

  时间一长,孩子在外边得了感冒。到儿童医院,医生开了一堆抗生素,吃下去也没什么效果。后来发展到过敏性的哮 喘,最后只能打激素治疗。孩子才两岁,面色就不如别的孩子,讲话、唱歌轻声轻气,只有小新能听清楚。

  后来他们请不起保姆,也不再租房子,回到了丈夫在南市区的“祖屋”,一间十平方的房子,厕所、厨房都是公用的 。可是小新操持家务还是不能让丈夫满意,有时下班回家还得他来做饭。收入不高,一家人总是可以过的。可要是心里不满意 ,这日子就好不起来。姑姑在浦东买了套单位的廉价房,到陆家嘴大约一个钟头的路程,准备装修好了给小新一家住。可她丈 夫不领情,小两口还是住在南市区,等拆迁的消息。

  四

  在年初一的家庭聚餐里,叔叔伯伯没给她的孩子买东西,给的都是有点厚度的红包。小新点头替孩子谢过收下。虽然 日子过得不宽裕,可堂妹们经常给孩子买衣服,所以孩子穿得并不差。只是小新面色灰黄,一脸憔悴。

  妹妹小疆也随父母回到了上海。一开始就学导游,考了导游证;后来又学外语,几年下来马上就要有本科文凭了。如 今小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发愁小新的未来,就对小疆说:“如果姐姐将来回家了,你要负责照顾她。”小疆就对初 次见面的介绍对象说:“我条件不太好。将来除了父母,还有姐姐要照顾。”

  小新却还是个乐天派。喜欢在外面跑的她换了家保险公司做代理,虽然这回亲戚们帮不上忙了——姑姑姑父的亲戚、 朋友家家都有了她签下的保险单。问题是有了孩子,家里又请不起保姆,每天下午三点钟就要去托儿所接孩子,跑业务没法跑 远;孩子经常生病,现在她想做公司前台也不能保证时间了。小新开始时不时向朋友借钱,经常碰壁。她的最新想法是:开个 裁缝铺,让亲戚、朋友每个月出一百块钱入股。可是没人响应,她也就不提了。

  单位年前发了购物券,让父母去买了堆零食。早知道,应该送给小新,可以备点年货。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