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孩子的道德细节:图书馆的书 你加旁批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15:46 北京青年报 | |||||||||
现场调查 公共图书加旁批 已成图书馆的一大害 看书看得投入,难免会生发出许多感慨。有的写进日记里单独回味,还有的人则即兴旁批在书本的空白处。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旁批几乎成了公共图书馆的一大害。
某中学图书馆管理员张老师说,书边旁批乱画非常普遍。她随机给记者抽出一本《青年文摘》,里面有画重点符号的、有画圈的,还有的甚至给下一个阅读人留下联系电话的。“因为学生在书的空白处任意旁批,每年图书馆都要淘汰掉一大批书,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学生爱在书上旁批,似乎已经成了通病。在一所重点大学图书馆里,学生在书上旁批也已泛滥成灾。记者在期刊阅览室、文学阅览室等都能看到书上有旁批现象。因为是大学生,旁批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简直成了学生宣泄内心不满的载体。管理图书的女老师对此现象表现得非常无奈:“我们一方面禁止学生在公共借阅书上写字,另一方面也告诫学生一旦发现将按书价的双倍给予经济惩罚,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记者调查的学生当中,有一半的学生说看书看到会心之处,确实有想写点东西的冲动。但八成以上的学生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喜欢在书上写点东西,但要是公共图书肯定不会去写。 同龄观点 旁批内容属于自己真实感受 不会写在公共图书上 17岁的小代今年上高二。非常喜欢看书的他坦承自己有旁批的习惯。“那种想法就是灵感的火花,不立即写下来就会消失的。”小代说,“在书空白处旁批还有一个好处,下次再阅读这部分的时候,可以回味第一次阅读这里的感想。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小代还说,因为旁批的内容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绝对不会写在公共图书上。 北京大学学生小刘告诉记者,在公共图书上随意写上自己的感想,其实是不爱护财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现。小刘特别指出,尤其在书上写污言秽语的人,大家应该给予谴责。小刘建议那些爱写爱画的同学,最好能自己准备些纸,如果有不写不快的感觉,就写在自己备用的纸上,既满足了自己同时也尊重了后来的阅读者。 样板行为 诚实守信体现个人素质 尽量制止别人乱写乱画 许多学生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朴素道理。在公共图书馆借书也是体现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重要一环,在自己的小本上记好借期和归期,养成按时借书按时归还的良好习惯,自己不在借来的书上乱写乱画,看到别人乱写乱画尽量制止,总之需要在脑子里树立一个概念,只有每一个个体都建立起来公德概念,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变得越来越舒服。 专家观点 现象产生于多种因素 规范需要多方面配合 儿童心理学博士、北京全程超越实验学校校长程跃认为,在公共图书馆中现在经常能够发现许多书被乱写、乱画、乱涂或撕书的现象,有的人干脆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撕下带走,甚至把喜欢的书占为自有的现象。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是家庭、学校、社会多种因素在个体成长中留下的问题。这些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破坏性的,另一类是占有性的,两类现象形成的原因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差异。 -共性 1、家庭原因:现在的家庭多以孩子为中心,导致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无限发展,逐渐养成从不或很少考虑别人,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可以看作是优越环境导致的行为后果。 2、学校因素:如课堂教学有问题,引起学生厌学,通过乱写、乱画打发时间,而以升学及考试成绩主导的学校教育,很少敏感地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最终形成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不良习惯迁移。 3、社会因素:整个社会价值多元化,成人群体没有群体一致的榜样,没有一个好的惩罚机制。 -差异 第一类行为,这类孩子往往从上学开始就会在自己的书上乱涂、乱画,卷纸边玩,最初可能是一种宣泄,对教师讲课没有兴趣而打发时间的宣泄,慢慢形成不良习惯,最后迁移到超出自己书本的范围。这类学生同时缺少公德意识、缺少爱惜心、以自我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 第二类行为,这类孩子往往自私自利,明知不对偏为之:爱占小便宜,常带有侥幸心理、刺激心理,得手后,更加胆大,并随之强化了这种行为。 这两种行为的规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家长要克服以孩子为中心的做法,更平等地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体验一切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行爱惜和尊重一切自然和劳动产物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公德意识、树立良好榜样形象,及时发现纠正不良行为,并要有一定力度的监管与教育制度的配合。 (文/王丽文 庞丽) 相关专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