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DVD惨境刺破“标准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14:16 新民周刊

  撰稿/王 倩

  200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年”,数字电视终端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广电节目 制作及信息服务提供商、相关科研机构等各路人马杀入“名利场”,利益争夺与观点冲突同样火爆。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DVD产业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中国人这次从一开始就提出要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然而,如果 缺乏核心技术,标准这件“防弹衣”能够保护我们的产业吗?

  DVD产业面临崩盘

  6月底从国内各大DVD生产商处传出消息,因为巨额专利费的压榨,国内企业已经普遍停止传统DVD的出口,大 批代工企业纷纷倒闭,上广电、新科等老牌企业也纷纷战略转移。业界开始担心,风光无限的DVD行业是否已经踏上了没落 之途。

  作为电子产品的代表作,传统DVD在中国如新星般升起,旋即似流星般滑落,生命周期之短出乎意料。

  1997年DVD起步开始进入市场。因为当时我国已经有相当的制造业基础,DVD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发展,产销 量快速增加。按照赛迪IT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DVD产销仅5万台,但到2001年已经达到10 00万台,其中78%出口国外。2003年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约占世界产量的70%。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的DVD企业超过200家,产量达到6000万台。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DVD生产基地。

  但是我国DVD行业的致命缺陷就在这个行业迅速扩张之际暴露无遗——长期以来DVD的行业标准和核心技术全都 被国外企业掌握。国产DVD的核心元器件,如解码芯片、机芯、光头等都从国外进口,在国内实际就是进行简单拼装。

  巨大的市场容量、极低的准入门槛吸引了大批“淘金者”,而“淘金者”蜂拥而入加剧了行业竞争。于是,频繁而惨 烈的价格战成为唯一的求生手段。我国生产的DVD播放机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约为80美元,而国外厂商的同类产品价 格则为200美元,产品性价比有着明显优势。

  汤姆逊、飞利浦、松下、先锋等掌控了DVD核心技术的国际巨头无利可图,他们挥起了专利大棒。1999年9月 ,杜比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签订协议,中方每出口一台DVD需交纳不到1美元的专利费。2002年,该费用提高到1 到2美元。2002年4月,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IBM组成的6C联盟开始向中方出口的DVD 征收每台4美元的专利费。2002年10月,这次轮到了索尼、先锋和飞利浦组成的3C联盟,专利费为每台5美元。20 04年4月,汤姆逊也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初步达成意向,中国企业每出口一台DVD就要交纳1-1.5美元的专利费 。2004年6月,DTS和MPEG-LA也表示他们的专利费分别要价10美元和4美元,目前与中方的谈判尚未结束… …

  目前国内企业每生产一台DVD机,就需要向这些企业交纳26.2美元的专利费。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外厂商就是 要利用专利技术这个杀手锏,把中国的DVD产品赶出国际市场。

  标准逃不出“专利门”

  为突破外国厂商的专利包围圈,中国DVD行业其实早就有所动作——研发EVD技术。企业希望EVD技术能与6 C联盟的DVD专利进行交叉使用,这样就可以少交甚至不交专利费。

  早在1999年6月,6C联盟向中国企业追讨交纳专利费之时,由国家经贸委及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牵头,包括新科 、创维、长虹、金裕兴、上广电、厦新、金正、步步高、万利达等9家DVD生产骨干企业联手开始进行EVD技术的研发。 EVD作为我国在DVD领域首度进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项目,开始备受重视。2001年7月,中国代表团闯进了国际标准 组织,在经历了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中国的EVD标准提案获得受理。

  2002年7月,中国向世界宣布EVD完成全功能产品样机。去年年底,九大中国碟机企业宣布组成“EVD联盟 ”,并在人民大会堂展示了11款EVD产品,宣告经过4年攻关后,EVD终于跨越了技术体系开发、核心芯片研制生产、 整机产业化规模生产等多道难关,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清晰度高保真影碟机EVD正式出台。

  2004年7月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宣布EVD成为国家电子行业标准。目前EVD技术规范已被提交国际电子组 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申请成为国际标准。

  但是,尽管号称完全拥有知识产权,这些厂家仍需直面技术专利的挑战。

  康佳公司高级工程师、业内著名专家陶显芳说:“按照他们制定的EVD标准,每台EVD还是要交纳2美元给美方 。因为他们是向美国买了VP5、VP6技术。”陶口中的他们是指“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EVD技术标准的研发 单位。

  其实中国企业届时交纳的将不止2美元。根据国内相关媒体的报道,因为EVD只有兼容DVD、VCD和CD才能 解决片源问题,现在DVD需要交纳的费用到时还得交。

  新科新闻发言人樊文建对记者上述提问的回答是:“EVD不兼容DVD是不可能的,专利费一分钱也不可避免。”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EVD技术早两年面世将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或许可成为与掌握DVD核心技术的6C联 盟交换技术专利的筹码。”

  但是这个愿望现在要落空了。

  就在去年年底9家国内碟机巨头展示11款EVD产品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东芝与NEC提出新一代DVD标准—— “HDDVD”,已取得国际“DVD论坛”支持,被确定为新的通用标准。

  新一代DVD的标准一直存在三大阵营之争。势力最强的阵营为索尼、松下、先锋、三星、飞利浦等的蓝光DVD; 原本属于该阵营的东芝,突然在2003年6月与NEC联手推出了HDDVD标准;台湾地区则提出了HD-DVD标准。 这三大阵营的共同之处是所用标准都使用“蓝色激光技术”,然而我国大陆的EVD却为“红色激光技术”。

  “DVD论坛”历来只承认一种新DVD标准。随着东芝和NEC的“HDDVD”标准成为“DVD论坛”的通用 标准,新一代DVD播放机采用“蓝色激光”格式大局已定。

  “EVD不可能成为DVD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红光最终会被蓝光取代。”陶显芳分析说,“EVD主要强调高清 晰度,但是蓝色激光技术在性能上更胜一筹。它将成倍提高数据存储量,其数据存储量为普通DVD的5倍,同时也具备高清 晰度和与数字高清电视配套使用的优点。”

  事实上,国际巨头们为摆脱中国人的挑战使出了杀招——加大专利费收取强度,加快推出替代产品“蓝光DVD”的 速度。

  数字电视的标准迷梦

  就在传统DVD产业走向没落之际,数字电视也踏进了同一条河。

  DVD遭受巨额专利费之苦让业界心有余悸,当初原国家计委为中国数字电视规划蓝图时,就明确了我国应该研发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

  早在2000年国家就成立了数字电视标准工作组。2003年广电总局公布一系列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战略的前后, 不断有相关人士宣称,“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今年年内会出台”。在《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中也赫然写着“2 003年数字电视标准出台。”

  但是如今2004年都过去一半了,HDTV技术标准依然没有出台。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的两套HDTV-T(地 面)广播技术标准也还没较量出个结果。

  “如果这些技术版本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还可以理解为是在做比较试验。但现在,是在做试验吗?我看是在扯皮,在 哗众取宠,是在分散技术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分配。”陶显芳出语直截了当。

  据陶显芳介绍,目前参与我国HDTV标准制定的单位主要是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们只对信源和信道编码技术感兴 趣,而对其他部分的HDTV技术,如PDP、DLP、LCOS、LCD、FED、HCRT等高清显示器技术几乎一无所 知。”陶显芳说。

  高清显示器技术产品是HDTV的关键技术,它的成本占整个HDTV电视机成本一半以上。相比之下,信源编码技 术和信道编码技术转化成技术产品,其价格对于一台HDTV电视来说分量很小。

  “HDTV必须要有高清显示器做支持,但这些产品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没有高清显示器来显示电视 图像,叫什么高清电视?”陶显芳满是疑问。

  很多人认为,“既然标准与别人的不同,我们当然也不需要向外国交专利费了”。实际上这只是痴人说梦。根据专利 法,技术标准并不受专利保护,受专利保护的是实现技术标准的方法。因此,不管使用什么标准,只要标准里使用了别人的专 利技术,就得交专利费。

  HDTV在日本发展得最早,所以美国的很多HDTV技术,如MPEG2,也大量使用了日本的技术专利。但是因 为美国拥有其他核心技术专利,通过互相授权,美国就不需要向日本交专利费,而日本也可以免费使用美国的MPEG2技术 以及其他技术。

  但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专利,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化却很可能是在为人作嫁。

  2003年1月,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田力普披露,我国企业仅有59项数字电视 专利,而且无一项属于核心技术专利,却面临1000多项“洋”专利的围剿,数字电视极有可能重蹈DVD覆辙。

  “从1996年到现在,国家科委现科技部、计委等有关部委先后投入2亿多元仅计国家投入的财政资金部分 ,企业投入部分远超过这个数,且难以统计用于数字电视核心技术研发,但结果让人十分震惊。”田力普说。

  “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清楚地知道,到底我们将来的HDTV技术需要交多少专利费。”陶显芳说。

  “目前世界上的HDTV技术中,MPEG中的上百个专利技术有一半是日本人的,高清摄影设备和数字信号调制解 调器全是日本人的,高清显像管技术很多也是日本人的。他们虽然宣布放弃‘HDTV-T项目’,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HD TV技术。”陶显芳担忧的是:“这些技术在未来几年将远远不断地卖到中国,他们正在等待,等待来自中国的源源不断的专 利费!”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