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灿烂3600年专题 > 正文

巍巍少林系列之九 玄奘曾和少林擦肩而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7:16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张锡磊

  佛经是从国外传来的一种宗教,如果要在中国发展,语言就成为佛教传播和壮大的一道障碍,翻译工作便显得异常地重要。出于佛教传播的需要,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翻译家,绝大部分佛教经文也在这一段时期被翻译成了中国文字。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佛教传入中国要比少林寺建寺的历史早,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曾有几种说法,但大家公认的说法,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传入中国的。在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出现了许多翻译家,有名有姓的就有200多名。

  在这200多名翻译家中,印度僧人跋陀和我国唐朝时的玄奘和尚是杰出的代表。相传少林寺的甘露台就是二人翻译经书的地方。但据史料记载,唐僧玄奘也向往甘露台,向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提出要到少林寺翻译经书的请求,但唐朝皇帝并没有答应,玄奘两次都和少林寺擦肩而过。

  甘露台曾是翻译佛经的圣地

  从少林寺出来,向西走不到30米,就来到一座土台前,土台上生长着两株高近20米的古柏,坚挺着耸入云端,在土台的东南侧也有几棵古树,枝叶郁郁葱葱的,非常茂盛。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土台,相传就是跋陀当年翻译佛经的地方。

  从一听说“甘露台”这个名字,我就开始琢磨这个土台名字的由来,但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在少林寺景区内,一位导游向游客们讲述说,跋陀翻译经书非常辛苦,也非常专心,对于夏天蚊虫的叮咬和冬日刺骨的寒风,他全然不顾,忘记吃饭和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情。跋陀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天,就在土台这个地方连续降下了几次味道非常甘甜的露水,自此以后,这个土台就有了甘露台这个名字。

  在甘露台上,跋陀也作出了很大的成就,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等著名经书。

  当我站在甘露台之上,还有一种担心,甘露台上没有房屋,虽然翻译经书时光线充足,但下雨之后怎么办,即使跋陀不怕淋雨,经书可是受不了。经过仔细查找资料才发现,在跋陀那个年代,甘露台不是这个样子。据旧《少林寺志》记载,台上有三间殿式建筑,后被火焚毁。

  玄奘出生地距少林寺不远

  无论是五六的孩童,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看起电视剧《西游记》来都是津津有味,人们也从《西游记》中,了解了一些关于“唐僧”的故事。

  但历史上的唐僧要比《西游记》中描述的伟大的多,他其实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翻译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的、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唐僧法名玄奘,俗姓陈,祖父是上党太守。对于玄奘的出生地,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很多学者认为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但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温玉成等学者却在最新一期的《中原文物》杂志上说,玄奘故里其实在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虽然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这两种意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玄奘出生的地方与少林寺相距不远。

  人们感兴趣的还有玄奘的相貌,在《西游记》中,唐僧的相貌是相当出众的,许多妖精都被他迷的颠三倒四。据历史典籍中描述,玄奘长的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差距不大,眉目疏朗、相貌端正,按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美男子。

  玄奘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他在家里排行老四,他从小就很聪明,领悟能力特别强,深得父亲的宠爱。在八九岁时,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据考证,玄奘的出生年代是公元600年,当时佛教盛行,出家当和尚的人特别多,他出家作和尚也是受到了二哥的影响。他的二哥名叫陈素,法名长捷,在洛阳的净土寺出家。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经常有佛学名家光顾。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唐僧”在此译经只是传说

  关于玄奘为何到天竺国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取经,有一种解释说,在玄奘之前,中国盛行的都是大乘佛教,而小乘佛教的教义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他去天竺国的目的就是把小乘佛教经书取回来,然后在中国推广和传播。

  但这种解释仿佛并不正确,因为达摩到少林极力宣扬的就是小乘佛教,而达摩比玄奘要早的多。

  有一种更合理的解释说,隋朝末年战事不断,洛阳作为军事重镇,当然避免不了战火的扰乱,让研究佛经的人无法再精心修佛。许多精通佛教经典的人纷纷逃离洛阳,赶往四川,玄奘和二哥陈素也不例外。在四川,玄奘依靠着绝顶的聪明,和极强的领悟能力,用两三年的时间,就精通了佛教的重要经典。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就又到现在的汤阴等地寻找高僧,学习佛经。但由于玄奘在四处游学中接触的既有大乘佛教,又有小乘佛教,而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佛经的解释又各不相同。玄奘认为出现这些差别主要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就想,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如果想取得正确理解,不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研究,就很难达到目的。

  于是,玄奘就经历了千辛万苦,从印度取回来大量佛经,并对这些佛经进行翻译。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玄奘翻译的佛经比前代人翻译佛经的总和还要多。

  在少林寺附近居住的群众中,流传着玄奘也曾在甘露台翻译佛经的传说,但记者翻查了许多典籍,都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

  玄奘与少林寺擦肩而过

  虽然说玄奘曾在甘露台翻译佛经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个传说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根据的。 想必跋陀在甘露台翻译佛经并取得很大成就的事迹,玄奘也是知道的。他很羡慕嵩山少林幽静的环境,认为甘露台是一个非常适合翻译工作的地方,就向唐太宗和唐高宗先后两次提出到少林寺翻译佛经的要求,但都被拒绝了。

  玄奘想到少林寺翻译佛经,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玄奘的老家就在少林寺西北不远处,他对嵩山的环境非常熟悉,也许这样会更容易进入状态,另外还可忙里偷闲,到老家看看。

  第一次提出请求是在玄奘从印度回国后不久,当时的皇帝还是李世民,李世民一听就拒绝了,因为他害怕玄奘去少林寺太受苦,并特意安排他担任长安慈恩寺的主持。

  第二次提出去少林寺翻译佛经的请求是在公元657年9月20日,玄奘向唐高宗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玄奘先陈述了一番佛理如何高深难以理解,修佛如何艰难。接着又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说自己从幼年时就开始学佛求法,到处寻访高僧,还历经千辛万苦从印度取来佛经,并进行了多年的翻译工作,现在已是近60岁的老人,身体和精神都感到异常地疲惫,特别是这最近几年,身体更加虚弱,情绪也不太好。最后他恳求唐高宗说,如果要把佛经翻译的非常成功,必须隐居进嵩山少林中,因为少林附近有高高的少室山,有山峰间清澈的涧水,有丰茂的果树和药材,有少林、闲居等佛家名寺,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佛经的翻译工作。唐高宗在接到玄奘信后的第二天,就回了一封亲笔信,大意是说,看了你的来信,知道你想专心致志的翻译佛经,宏扬佛法,这让我非常钦佩,但你又何必非要到少室山中去修炼呢?并在信的结尾处着重写到:请玄奘法师以后不要再提到少林寺修炼的事。

  相关专题:郑州灿烂3600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