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新儒法互用”是中国未来之道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9:48 外滩画报 |
著名学者李泽厚前不久与《原道》主编陈明进行了一场由“原道”展开的涉及颇广的访谈。在访谈中,李泽厚称中华 文明之“道”就是巫史之道。而中国当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巫史之道解构后再重构,也就是他一贯所主张的“西体中用”怎么 个“中用”法。 李泽厚称,中国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证明了他“西体中用”说的正确性:引进了西方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了社会存在的本体存在——“西体”,同时又有乡镇企业 、宏观调控等一些西方没有的“中用”,结果把经济搞得很不错。李 并称中国在政治、道德上也可以搞“西体中用”。李认为,政治哲学是当今的第一哲学,在中国会走红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他 就是要考虑中国如何能出现一个新道德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以及怎么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李泽厚同时强调,这绝非新儒 家如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开出民主自由或蒋庆的公羊学,而是如何可能实现新一轮“儒法互用”,即把西方的一些政治原理、 体制,结合中国传统(包括大传统和革命传统)转换性地创造出一系列新形式。也即是政治上的“西体中用”、“新儒法互用 ”的问题。关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学者对待中国传统态度问题,李泽厚称,新左派重视传统,自由主义反传统。他认为,自由主 义是个大概念,而一般的自由主义在中国都是反传统的(李对陈明“古典自由主义是重视传统的”的看法未置可否),从胡适 开始,由顾准到李慎之。但他们只是提出了一些自由主义的口号,还未真正对中国的出路提出自己的理论,只是自由主义的宣 传家。新左派也是如此,没有真正自己的理论。 李对中国思想界现在开始重视本土资源的立场表示肯定,同时惋惜这个趋势来得太晚,并称该变化证实了他本人早就 提出过的,但一直被思想界内如刘小枫等朋友批评为“庸俗”的“吃饭哲学”。他说,所谓吃饱了饭就有了底气:因为近十几 年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国力开始强大,终于使知识分子对本土资源有了信心,感到自己不必俯仰于人。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