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毒素去皱商机大 我国肉毒毒素流通藏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11:52 新民周刊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毒素去皱商机大我国肉毒毒素流通藏漏洞

这些来源不明的肉毒毒素产品包装可疑,悄然 流通于国内一些美容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毒素去皱商机大我国肉毒毒素流通藏漏洞

新疆、内蒙、青海等北方地区是肉毒中毒的常 发地,肉毒抗毒素是唯一解药


  撰稿/杨 江(记者)

  2004年9月19日,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强在西安参加一个医疗美容的会议。他不经意间翻开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台上的产品经营目录,发现了“生物素(加拿大产),55单位,单价120元”的内容。

  吴强问:你这个“生物素”是什么?对方直言不讳:就是肉毒毒素。吴强一听大为惊愕。由梭状肉毒芽孢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地球上迄今最毒的致死毒素之一,只需一亿分之七克就能致人死地,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英国3个国家实现了商业化生产,怎么又冒出了加拿大产品?!

  吴强终于意识到,一些专家指出的目前中国肉毒毒素流通中的巨大安全漏洞,决不是危言耸听。

  毒出美貌来

  中国人对肉毒并不陌生。

  产生肉毒毒素的梭状肉毒芽孢杆菌在自然界有极强生命力,即使在干燥空气和土壤中也能长期存活。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小孢子,一旦进入密封的容器内,遇到如牛奶、豆豉、肉汤食品等,就会“毒性大发”。其中,A型肉毒毒素毒性最强。据推算,一个成人的致死量只需一亿分之七克。

  去年4月,《新民周刊》曾经报道了陕西肉毒惨祸。陕西省岐山县安乐乡唐家岭村王录社一家11人食用了自制臭豆腐,不幸身中A型肉毒,3人先后死亡,其余中毒者也危在旦夕。当时寻遍全国找不到一剂A型抗毒素,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历经周折从德国一家企业找到了救命药。

  相比于曾经引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毒鼠强”,肉毒毒素显得更为诡谲阴毒。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肉毒毒素和抗毒素的唯一生产单位,实验室中的梭状肉毒芽孢杆菌被严格监控。那么,国内一些城市中正在以“生物素”等各种名目悄悄流通的肉毒究竟来自何处?

  实际上,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目前也在推广肉毒毒素,其产品100单位包装的市场价为760元人民币。这一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是期望消除脸部皱纹、抹平岁月痕迹的女性。而大量来路不明的肉毒毒素,看重的也正是这一新兴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

  用于除皱治疗的正是毒性最强的A型肉毒毒素。由于能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这种毒素常被用来治疗眼肌痉挛等多种病症。1986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琼·卡拉瑟斯在给病人注射这种毒素时,意外发现病人脸部的皱纹消失了。琼·卡拉瑟斯的丈夫是一位皮肤科教授,夫妇俩开始合作研究,将A型肉毒毒素引入皮肤除皱领域。

  面部皱纹的出现,除了自然老化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表情肌过度收缩。而对付由表情肌收缩引起的各种皱纹,正是A型肉毒毒素的拿手好戏。由于肉毒毒素可使肌肉长期无力收缩,产生萎缩现象,运用这种原理,已经有整形医师利用肉毒杆菌素来瘦脸、缩小“萝卜腿”,甚至消脂。

  肉毒美容浪潮在全球掀起,市场越来越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除了许多医疗美容机构外,连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院也纷纷搞起了注射除皱业务。据悉,目前我国美容除皱的肉毒毒素用量已超过治疗疾病的用量,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每年要接待1000多位要求“打皱纹”的女性。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对一些非医疗机构或缺乏资质的医生滥用这种“神经毒素”表示了相当的担忧。

    多重隐患

  起初,国内许多专家并不主张将肉毒毒素用于美容。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医疗行为,美国FDA虽然正式批准了肉毒毒素的美容用途,但仍强调它是处方药,只有医生才有资格使用,注射肉毒毒素并非一般美容院里的美容师能够胜任的医学操作技术。

  然而,他们渐渐发现,很多美容机构不仅有办法弄到毒素,而且把注射除皱搞得非常神秘。面对这种局面,一些专家认为与其放任自流,不如加以引导。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王荫椿说:“我们是被推到了美容这个舞台。”

  于是,专家们开始了引导市场的努力。他们多次在一些美容学术会议和美容培训班上向美容师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肉毒毒素。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也制定了《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这份规程对肉毒毒素用于除皱治疗也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美容除皱市场肉毒毒素失控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与手术“拉皮”除皱法相比,肉毒除皱的确方便许多,在面部皱纹处点状注射药物,使皱纹肌麻痹变平,一天后皱纹便能消失。但是,一些美容院的“美容师”根本不熟悉面部神经和肌肉,注射部位不精确,或使用浓度、剂量过大,常常出现眼睑下垂、眉下垂、局部肿胀等现象,有的人在接受注射后甚至会出现复视(看东西重影)。而如果注射的肉毒不是无菌条件下的产品,还常常会造成针眼溃烂。肉毒毒素的疗效持续时间一般只有3至6个月,一些广告中所谓“生物除皱素,一针管3年”的说法其实是骗人。实际上,一些美容院由于使用不正规产品,注射后两三天皱纹就会重新浮现。

  比技术操作不规范更为可怕的是,用过的注射器、空药瓶随意丢弃可能造成极大隐患。按规定,肉毒注射用过的器具应迅速加热消毒,彻底破坏残留的肉毒毒素,避免造成污染。但在一些美容院,一次性注射器和空药瓶常常被美容师随手扔到了垃圾桶里。

  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强告诉记者,很多美容机构都在使用肉毒毒素,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从不向美容机构发货。而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教授李青峰强调,“我国药监部门不允许将此列为美容院项目。”

    “恶毒”利润

  “将一种生物活性物直接注射在皱纹的周围,从而使面部看上去光泽、润滑”,“一种可以让你从70岁回到30岁的神奇美容法”……很多美容广告都竭力回避“肉毒毒素”这个词,代之以“生物除皱”。

  回避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美容院使用的肉毒毒素来源可疑,无法见光。据吴强介绍,肉毒毒素除皱在国内掀起潮流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许多美容机构从不同渠道获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产品,撕去包装后,贴上“生物除皱素”的标签,或用来冒充美国BOTOX产品,将售价提高数倍,牟取惊人暴利。

  近年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严格监控销售渠道,除了医疗美容门诊,其余的美容院无法拿到肉毒毒素,造假随之出现。吴强发现过多种假冒肉毒毒素产品,有些包装上没有任何厂家名称,更不用提国家的批准文号,甚至还出现过俄文包装。

  假冒产品多是100单位以下,许多都贴着洋标签。而吴强介绍说,英美都没有生产100单位以下的产品,55单位规格的产品只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制造,单价是650元。然而9月19日吴强在西安那个医疗美容会议上发现的肉毒毒素,55单位标价却只有120元,“实际售价更低”。

  市场上还曾出现过30单位的肉毒毒素产品,但中、美、英3个国家都没有生产过这种规格的产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毒素室主任张雪平介绍说,起先研究所怀疑一些企业通过非正规渠道弄到研究所的产品,加以稀释后再出售。但进一步的分析排除了这种可能,一则因为假冒产品售价非常低廉,如果是用正规产品稀释生产,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二则肉毒毒素为蛋白质,二次生产会导致一部分蛋白质“失活”。因此,那些剂量的肉毒毒素无疑就是假货。

  一次肉毒毒素除皱的手术费近2000元,用假冒的肉毒毒素,利润更为丰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对市场上一些来源不明的肉毒毒素产品做过检测。专家们发现,标注为55单位的肉毒毒素,有的只有30个单位,有的却有70单位。这些肉毒毒素用于注射除皱,要么效果不佳,要么反应过度。

  毒源之谜

  王荫椿教授毕生研究肉毒。他说,生产A型肉毒毒素首先需要一个菌种,也就是杆菌。杆菌含有几十株不同的毒株。目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使用的这株HALL毒株,是他1984年从美国归国时导师送给他的。现在,美、英两国企业生产用的都是HALL毒株,因为它的产毒率高,毒素比较稳定,便于提纯。

  王荫椿带回的这一毒株一直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内繁殖保存。20世纪80年代,国家菌种保存中心曾要去一株,但王荫椿说,这一株后来没有被列入国家正式菌种目录。所以可以讲,国内只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才有肉毒菌种。

  “现在似乎有国内企业在生产肉毒毒素,可怕的是,大家都搞不清他们的毒株从何而来。”王荫椿说,一种可能是从国外有菌种的国家购进,如果脱离国家监控,在地下顺利成交,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还有一种可能是从土壤里自行分离肉毒毒株,但一般企业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水平。

  “某些学术机构还是有分离能力的,但即便如此,他们分离出的也不是HALL株,而是地方株,比如新疆地方株。从理论上讲,这些毒株生产的肉毒毒素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效果如何,有怎样的副作用,我不敢判断。”

  王荫椿说,任何单位,只有通过卫生部的严格审批才可能取得菌种。“以前一些部门参与肉毒毒素的研究,那些参与研究的人员如今不少退休了。会不会其中一些人出于经济目的,给一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谢贵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肉毒杆菌控制不严,势必形成安全隐患。目前我国亟需出台杆菌管理的强有力措施,要提升到反恐、防恐的高度,不能让肉毒杆菌无控制扩散。我们非常担心的是,一些企业正在生产肉毒毒素,这绝对是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我们获悉北京有两家企业在生产肉毒毒素,沈阳也有一家。据了解,其中一家比较正规,去年还向国家申请新药证书。我不知道他们的毒株从何而来,管理是否过关。这些暂且不论,肉毒毒素这类产品是不能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尤其是首都这样的重地生产的。2003年,我们曾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没有回音。

  谢贵林说,坦率地讲,对于我们研究所生产、推广肉毒毒素,也有人心存担忧。这种担忧不是没有必要的。比如,肉毒毒素产品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制造刑事案件。既然存在潜在危险,销售渠道就必须十分严格,不能给钱就给药,一切向钱看是万万不行的。进货者需要有医师职业资格,也就是有处方权,还必须参加过专门的医学美容培训,对此产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仅仅具备这两个条件还不够,还要出具医院药房的进货要求,这是为了防止个体游医钻空子。基于这样的流通渠道管理,经过我们这个环节流入市场的肉毒毒素产品应该不会产生问题。-

  新民周刊:中国的肉毒抗毒素应急储备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