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新闻会客厅: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1:22 央视《新闻会客厅》
新闻会客厅: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

这张彩色招贴画上是几个人在打高尔夫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闻会客厅: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

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实际上是由中国人组成的部队


新闻会客厅: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

张建国


  近日,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威海——追回三十余年遗忘的记忆》,以下是节目实录:

  沈 冰: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个城市不能够没有历史,但是有这样一个城市它失去了32年的历史记忆,而且是这个城市当年被外国侵略者进行租借统治的这样一段屈辱史,所以今天我们就要跟大家一块来看一看这个城市就
是山东的威海如何在过去几年当中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远赴英国去找回他们的那一段历史记忆。

  记者:“知道这塔是纪念什么的吗?”

  威海市民:“不知道。”

  记者:“知道英国租借威海是什么时候吗?是怎么回事吗?租借了多少年呢?”

  威海市民:不知道,不清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纪念威海百年屈辱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很多人已经说不出来历。发生在1898年到1930年间的历史已经在不少威海人脑海里变得模糊,甚至遥远。当年英国租借威海时留下的遗迹更是一度无从可考。

  威海档案局工作人员张军勇:“这座建筑就是中国军团军官的住所,就是中国军团的指挥部,在以前我们威海人都知道,它是华勇营的一个营房,至于华勇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都做了哪些事情我们不太了解。我们要保护也很为难,凭什么呀。”

  不仅一般档案工作人员少有人知道,已经在档案部门工作15年的威海档案局局长张建国也并不掌握威海被英国租借的32年间的历史档案。因为,在国内所有的档案资料中,当年英国租借威海32年的历史都是空白,没有任何资料。

  威海档案局局长张建国:“基本上现代人没有清楚这段历史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32年)历史的话,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直到张建国历时六年,四次远赴英国查找,带回三万多页复印件和两千多张被翻拍的历史照片,才开始让威海32年间的模糊历史变得清晰,也才填补了人们关于这段记忆的空白。

  那么威海这个滨海之城在10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什么会缺失了32年的历史记忆呢?

  沈 冰:今天我们会客厅就请到了威海市档案局的局长张建国来跟我们说说威海的这一段32年的历史。威海从1898年起,一直到1930年回到祖国的怀抱,这30多年历史怎么缺失的,这些档案到哪儿去了?

  张建国:这是因为1930年英国交还威海卫的时候,他把殖民政府所形成的所有档案都带回英国去了。没留下什么东西。

  沈 冰:一些年轻的威海似乎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在这段档案没有回来之前,您对那段历史了解怎么样?

  张建国:不但他们不了解,我做档案工作的我也不了解,从威海的史料来看,就有一个怎么样租借,再一个就是交还,记录了这两个时期的有资料。在这32年都发生的什么大的事件,英国在这期间都是怎样统治的,没有人知道。这幅照片是当时威海的中国军团的照片。

  沈 冰:中国军团,中国人,但服装怎么有点像印度兵的服装?

  张建国:这是英国占领威海卫之后在威海建立了一支殖民军,殖民雇佣军,他就是用英国人当官,用中国人当兵,设立的样支部队,他就用这支部队维护威海的地方治安。同时他也用这支部队镇压过威海的抗英的斗争,又把这支天津的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的时候,又把这支部队调到天津。

  沈 冰:您的意思是说,八国联军里头其实有咱们自己的士兵?

  张建国:实际上他是这样的,我们可能对八国联军都比较熟悉,但是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实际上是由中国人组成的部队,他就用这支部队去攻天津,打义和团,最终天津的城门就叫这支部队给攻下来的,他们的帽徽上那个标志是一个天津城门。

  沈 冰:敢情是这样。1898年到1930年间世界大战,有没有他们的份?

  张建国:这个他到1906年就解散了,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资料也是我们这次去查的一个重大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联军在欧洲战场上兵员锐减,不但是士兵不足,而且是后方运输也跟不上,他就想了一个点子,在中国招收华工到欧洲参战。当时最开始的时候,美国在天津招,但是在天津招失败了,最后他就利用威海卫这样一个特殊地位,特殊的地方在威海卫开始招收。在威海卫招了54000多人。

  沈 冰:54000多人去欧洲战场?

  张建国:整个这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华工人数达到接近14万,13万多人。

  沈 冰:这些历史您以前了解吗?包括他们的八国联军攻打天津什么的?

  张建国:这个不知道。

  沈 冰:不知道有咱们自己的人?

  张建国:不但是我不知道,包括我们的一些史学家们也未必了解,其实在侵略军的军队里面其实有我们自己的人。我曾经看过出版的一个资料,这个资料刊登了这幅照片,这幅照片就说,当时清军的实力也挺好的,装备也挺好,精神面貌也挺好,实际上这幅照片是从美国,而正好恰恰相反,他想着用这张照片说明,为什么八国联军攻天津攻得那么困难,当时的清军的装备这么好,而事实上,正好相反,他不是在那块帮助义和团守天津的部队,而是代表英军,代表八国联军去攻打天津的部队。

  沈 冰:搞反了。

  张建国:搞反了,所以也就说这段历史,这成了一段历史秘闻。

  沈 冰:这一个是什么?

  张建国:对,这是一首《华工出洋歌》。是这首歌的歌词:“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凋零,人人有父母兄弟,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 这个就是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从威海卫招收华工,当时给这些华工编的一首华工出洋歌。

  沈 冰:这那时候下欧洲的见证。

  张建国:这段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但是到现在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也是逐渐很淡忘的。

  沈 冰:但现在就靠这些照片,这些档案资料把这些谜团解释清楚。这张还是彩色的,上面是英文,是女皇酒店。

  张建国:这是当时英国商人在威海卫开设了一个饭店,这是一个旅游广告,它也反映了当时威海卫的这种旅游的一种兴旺景象。当时不仅英军来了,可能英国的一些商人们也来了。这张彩色招贴画上是几个人在打高尔夫。英国租借威海卫之后,也把西方的文化带到了威海,特别是这些体育活动,可以这么说,威海卫有好多中国人,像高尔夫球运动是开展最早的地方。这个就是刘公岛上的高尔夫球场,1902年就成立了高尔夫球俱乐部。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中国球童,负责捡球的。

  沈 冰:1902年,那算是中国最早的地方。

  张建国:威海的足球运动发展得也挺早的。根据咱们查实的资料,1899年就开始有了足球活动,就有了足球赛事的记录了。1900年就有中国人参加足球赛的记录了。在目前我们国家来看,这是最早的。不但足球、高尔夫球,而且包括帆船、网球、马拉松比赛等等,这些体育项目也都带到了威海。

  沈 冰:都随着他们的租借历史一块进来了,但是还是不能够遗忘的是这是我们的一段被租借的历史,虽然客观上它带来了一些好的东西,客观上带来了一些更为广阔的一些文化或者说其它方面的东西。

  沈 冰:第一次看到这些材料的时候,那种感觉还记得吗?

  张建国:是一种非常兴奋的感觉。特别是我们第一次出国查档案的时候,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档案,这里面有好多,我是威海人,土生土长的威海人,一看到说你非常熟悉的地名、村名或者是还有些历史人物的姓名的时候,心里是一种,哎呀,这个东西终于叫我找到了,同时还有一种自豪感,尘封了近百年的档案,我有幸是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所以看到档案的心情是兴奋的。

  1998年,就在香港收回的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建国确定档案在英国开始第一次四人小组成立。2004年,他们第四次到英国查询档案,32年间的历史档案,共查出三万多页复印件和两千多张被翻拍的历史照片。地方档案馆跨国大规模寻找,这在全国还是首次。

  曾丰麟同期:一方面是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是精神支柱价值。很多人对于一些历史遗迹都不知道背后的内容,即使是威海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屈辱,那是可怕的事情。

  今年68岁的曾丰麟是威海史志的总编审,号称 “老威海的活字典”。作为一个城市32年的历史,在地方史志记载中只有12页的篇幅。在当年编纂威海史志的过程中,他感到了资料的欠缺:

  曾丰麟同期:除了当时档案部门有的资料之外,再有采访了当时健在的一些老人,总体感觉史料很缺,还有问题是,史料上有出入。这次对纠正以前的史料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张建国来说,四次远赴英国寻找档案的过程更并非一帆风顺。他为什么要找寻威海档案,又是如何找的呢?

  沈 冰:是什么样事情触动您有这样一个想法,要去寻找这段历史?

  张建国:实际上查找档案一直也都没放弃这样的努力,但是出国查档案,这个念头那就是应该说最初期的是在1996年的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这个自由论坛就是非洲国家的一个代表,在会上他大声疾呼,某大国把我们国家的档案给占有了,给掠走了,要求这个国家要把档案归还给我们。

  张建国:给我触动很大,我当时就想,我要要求归还不可以,那么我要求去看一看总可以吧。

  张建国:不敢想,你出去查你不相信人家就是给你看,因为什么?咱们刚才看到96年那个时间还很短,对外界的情况了解得很少,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得找到英国国家档案局的局长,我得叫她给一个答复,我去看欢迎不欢迎我去看,允不允许我去看。

  沈 冰:在那次大会上见到她了吗?

  张建国:但是见到她是费了很大的一番周折。当时想法定下来以后,我就到大会秘书处查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房间号码。

  沈 冰:来了吗?

  张建国:来了。晚上就给她打电话,结果打了两个晚上终于联系到了,联系到了,她约定说第二天上午在国际会议中心见面,我们同时去的是四个人,就在这儿等,结果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

  沈 冰:没来?

  张建国:没来,就在这天早晨,我们把行李都搬到面包车上去了,再有一分钟我们就要离开了,房间来电话了,是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来的电话。说是真对不起,我把这个事给忘了。

  张建国:最后把行李又卸下来了,空车跑回去了,我又去见她。

  沈 冰:总算这么给联系上的。我们一个凭想象,因为今天你带来的都是复印件,而且这些看起来也都是你当时去复印来的,如果说只是复印的话,那我感觉你们不用跑那四趟,列个提纲过去让她们帮忙复印过来,寄过来,出点邮寄钱就可以了。

  张建国:这个不行,因为什么?她给提供的那些档案都是一些案卷级目录,我原来以为她是文件级目录,她是案卷级目录。文件级就是一个文一个题目,案卷级就是整个这一大摞文件用这么一个题目进行概括一下,结果她这一提以后,一个题目很厚的一摞。

  沈 冰:所以你这样就不可能通过列个提纲。

  张建国:必须一页一页来翻,你在最后来确定我这个要还是不要。

  沈 冰:所以你必须得自己去看,然后你才能够挑出来那些要的东西。而且我估计那会儿坐在威海那边,闭门造车来列这些提纲估计也列不全,因为本来那段历史就缺失了,你们也不太了解是不是?

  张建国:对,再一个就是她的价格太贵,你不可能说我什么都复印,那你什么都复印的话。

  沈 冰:价格太贵。

  张建国:你拿不起那个钱。

  沈 冰:比如说这样出洋歌。

  张建国:这一页是0.4英镑。

  沈 冰:折折人民币是多少钱?

  张建国:当时是5.36元,现在就是6块钱。而且是一些薄档案,还有一些厚档案,都装订起来了档案盒子,是个大本子,她说这样的掀起来很费劲,损毁也大,她收的还贵,收0.7英镑,到现在是10块多钱一页。所以你必须得掂量掂量你有没有这个钱,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复印。

  沈 冰:所以就花好多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包连你们路费都算上?

  张建国:一百多万。

  沈 冰:我听到有人就说,说你看你们一个市里头档案馆档案局花一百多万去到故纸堆里面去追求一些东西,这是不是有点劳民伤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你觉得呢?

  张建国:我觉得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沈 冰:一百多万能干好多事儿,给威海老百姓。

  张建国:我认为你通过查档案,来找回这段历史,或者用这段历史来进行我们的民族教育,我们的爱国教育,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和激发起来的干劲,它所产生的这个经济效益恐怕不是论百万来统计的。

  沈 冰:就不能用钱来计算。

  张建国:你不能简单地用眼前的花这点钱来计算。因为本身这段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果能够正确地来认识这段历史的话,可以教育我们的人民,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是没有这个,那我们的损失应该说是不是一百万的损失。因为一个民族的进步关键就是看你能够不能够正视历史,如果你连你的历史不能够正视的话,那你这个民族就不行,恩格斯曾经有一句话,她说的大体意思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无论从什么样的方面去进行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失败与失误中学习来得快。所以我们要揭露这个伤疤,肯于揭露这个伤疤,就是为了要正视这段历史。如果就这样的一段屈辱的过去你都不敢去正视,不去面对,那么很可能还要发生历史的悲剧,重演历史的悲剧。

  部分档案从英国带回来后,张建国编纂了《米字旗下的威海卫》一书,对带回的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让张建国始料未及的是,不仅威海人感到振奋,连祖籍是威海的海外华人也对档案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威海教育局一工作人员同期:

  我有好多亲属在海外,这些年他们经常回国,他们对几十年前家乡的印象已经磨灭了不少,但是他非常想找到童年的一些记忆,但是由于英租32年期间,危害这块历史档案资料根本找不到。他象找到尘封地方记忆一样,沿着这本书所提供的老照片找到许多建筑,他在脑海里模糊的记忆更加清晰了。

  而对于张建国来说,如何利用找回的现有历史档案资料,更成为他心里的一个结。而更让他心有不甘的是,取回的档案只是所有流失资料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档案资料仍然在海外。

  档案找回来了,又该如何利用的呢?对于剩余的档案他又有什么打算呢?

  沈 冰:有没有做过这么一个统计,就是这么多你们拿回来的三万多页、两千多张,占总共的你们看得见的威海的32年的历史总共的档案的百分之多少?

  张建国:这个很难估计,但是我大体估计了一下,就是最多也是个十几分之一吧。

  沈 冰:才十几分之一?

  张建国:你算算,我们就是从殖民部的一个来往信函,它的排架长度能达到15、16米,就积起来这么排,排十几米,但是我们收回来才几张?在里面找,也许我们拿回来的摞在一起也就这么厚。

  沈 冰:剩下的这些资料准备怎么办呢?

  张建国:一个是根据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当中,需要哪个我们可以去查哪个,但是更希望通过国家的努力,或者是国际档案界的努力。我们提出说,你有两份的这样(原件)的,能不能提一份(给我们)。最后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说,对不起,这是政府说了算,我说不了算。

  沈 冰:你们有没有跟英国相关的政府部门交涉交涉?

  张建国:这个交涉不是我们一个地区档案馆所能进行了的,这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涉,这个问题包括国际档案组织,国际档案大会这个组织,在这个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档案拥有国以种种理由进行阻挠,很艰难的。比如讲,像一国占有另一国的档案,情况都特别复杂,但是像威海占领这个,满应该说你在我们国家形成的档案,你满应该交回来。我是希望国家档案局,希望我们的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够交涉,能够把这个档案拿回来。

  沈 冰:这些已经拿回来的档案呢?现在是怎么样在利用?

  张建国:我们把档案拿回来之后,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这个历史。比如讲我们第一次拿回档案,拿回来档案以后我们就举办了一个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这个在威海马上就引起一种轰动,说哎呀,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马上我了解了威海原来是这样的。

  沈 冰:你们费这么大的周折到等于是跨洋去寻找档案,寻找历史,其实我们现在国内也有些其它的地方,也有一些档案流失的一个情况。

  张建国:对。我们国家特别是上个世纪的上半叶,20、30年代,上个世纪初,散失国外的档案很多很多,所以她们也都需要出去查档案,我们只不过是先走了一步,在国内闯下了一条先河,淌了一条先河,也为各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沈 冰:您可能有一个感触,如果我们把遗失或流失海外的档案把它弄回来,的话您有什么样的建议觉得是比较有效能够来做这样一件事情的?把我们的历史都能够让它填满,记忆都让它回到原位?

  张建国:这个我想,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通过我出去看的这些,见到的是我们国家的好多的照片、资料,好多好多。

  沈 冰:见到好多。

  张建国:好多好多,你到哪一个档案馆去都是这样。但是我不能够拿着钱来买外地的照片,拿出钱来买外地的档案,政府给钱我只能买威海的,但是同时看到其它的也实在可惜,所以这个最好是国家,我们的国家的档案部门能够统一有一个行动,能够怎样组织协调一下,一个是避免一下重复,另一个能够把这些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

  沈 冰:像你们这样前头已经有了四次到英国去拿档案的经历,还准备去多少次?下一次什么时候去?

  张建国:这个不好说,我觉得原来的想法是可能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去就可能去这次了,赶到第二次去我又是想可能就去这次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沈 冰:去了一次又一次。

  张建国:还有好多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好多的档案它不是说你在查档案的当中,我定下来我就要这个,而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她忽然发现这个问题非常要紧,这份档案非常要紧,另一份档案非常要紧,这样积起来就可能产生一个非去不可。

  沈 冰:怎么就对这么一件工作就能坚持这么多年?这么执着?

  张建国:有一种责任感,首先是查档案,作为我们档案人有一种责任感,我干这个的,我如果现在找不回来这个的话,那别人就没法找,那就是你干的这个,你有这份职责,这是一种历史责任。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