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关头“您先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17:44 外滩画报 | ||||||||
著名文化学者,现居伦敦 二次大战前,德国与英国争夺制海权,争造大吨位巡洋舰。 话说德国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巡洋舰,5万吨的俾斯麦号,1941年5月底带队出战大西洋,英海军派出王牌4万吨 的战略巡洋舰胡德号,率领舰队在冰岛以南洋面迎战。胡德号是英
刚一接战,俾斯麦号第五排炮弹,正好击中胡德号甲板,正好穿透尚未加固的部分,正好这个部分下面是弹药舱。这 三个正好,立即葬送了胡德号——中间炸裂,立即下沉,3分钟内巨舰完全沉没。舱下活着的人员,只有迅速从舱口钻出,快 速游出漩涡。1419名官兵中,只有3名浮出水面获救。 以上是闲文。这篇小文字,不讲这种穷兵黩武的惨事。最近英国电视台重谈与俾斯麦号的海战,胡德号侥幸活命的三 人,如今尚存的只有一位,垂垂老矣。巨舰沉入水中时,这位水手憋着气朝舱口游去。正好对面游来一位军官。洞口很小。这 个军官做了一个姿势,人人都懂,“您先请”。水手钻了出来,升到洋面,幸而被救起。那个军官,不在被救的三人之中。 尝试过潜水的人,都明白憋气时肺几乎要炸裂的难受劲儿。可以想象,晚几秒钟,这口气就不够用:冰凉的海水冲进 咽鼻,此人在痛苦的窒息中淹没。这位至今活着的水手,没有多花言词,赞扬那位军官的绅士风度。我听这位老人讲此事,没 有觉得这位军官道德如何高尚。此军官作出的,恐怕是惯常反应,像上下地铁车厢进门出门:先来后到不明显时,就礼让。 在那个一刻,没有人能作那么多的考虑,一切出于习惯。只是,在急速下沉的半截船体中,能保持如此习惯,必定已 经成为不假思索的本能。我也认为英国绅士派头多虚伪,不过,此人生死关头依然绅士,只能说礼令智昏。不过,真的用脑筋 想一下实际功效:两人在急速冲入的海水中抢夺出舱口,肯定一个人也出不来。反正是一样是淹死。何必不从容谦让,留个面 子给自己? 读到此,各位想必已经知道,我要说的是排队,这个多年来让中国人丢脸的小毛病兼老毛病。老外最不理解的就是中 国人拒绝排队,前拥后抢。现在每个中国城市都金碧辉煌,让老外朝中国人摇头的,依然是排队。 最近新浪网上有激烈的讨论:不排队是不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当然不是:西方人还在茹毛饮血时,中国人已经在探 讨礼仪的天理地律人伦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人提醒排队秩序的地方,队伍再长中国人也安心排着。当售货员不想负起 “改造国民性”的麻烦责任,即使顾客中有人抗议,希望注意先来后到,连售货员都翻白眼,那就是鼓励抢先。 我的记忆中,巴士站必有的抢门大战,饭堂中难得不见的夹塞运动,是从“文革”串联开始,“文革”中开后门泛滥 时变本加厉:十年的乌托邦实践,实现的是反乌托邦。利令智昏闹乱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礼节,斯文扫地,必然文明消失。礼仪 王国的后代,已经不明白胡德号舱口的军官,为什么会做那个姿势?哪怕只是为了在杀戮历史中,留下一个人类自尊的故事。 ?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