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报专题 > 正文

我国突破瓶颈拓展海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0:24 新周报

  中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物质基础是否稳固,以及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国某些资源稀缺程度非常高,能源问题因为自然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更具战略性被更多地关注。必须要找到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而这一点要在和平崛起的前提下实现,这是由中国在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新周报》记者邹景宏

  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透露:胡锦涛主席在出席APEC会议期间将提出一项关于能源合作的倡议。中方希望APEC成员能够通过政策对话、信息交流,课题研究、能力建设、产业合作和项目示范等形式加强各方在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和能源扶贫领域的合作,创造共同受益的能源发展环境。以共同应对当前能源市场的波动、石油价格高涨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倡议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克服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能源制约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思路。由此,梳理一下对于中国今后数十年发展的几个尤其突出的资源瓶颈、图示出大体版图对于中国取信于世界的和平崛起战略甚为关键。从表现出来的情况看,争议海域的悬局、资源通道的制约、能源结构的改善以及远景潜力的开发已经成为能源方面的发展瓶颈。

  海域悬局和困惑

  海洋地质勘探上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乎一夜间改变了环中国海域诸国的地缘格局。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的近陆海域陆续探出了储量惊人的油气资源,从渤海到黄海,再延到东海南海。从此,围绕海域归属与划分而产生的争议绵延至今。

  有关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区域归属方面的争端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其中几个主要的争议区域为:中日关于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尼、菲律宾等国关于南海海域的划分等。

  虽然中国的石油进口目前约60%仍来自于中东和非洲地区,但产油地区的动荡局势和远途运输的高成本与高风险都不能不让人对我国的近海海域能源开发寄予了厚望。而要实现这一点,有关的海域争议悬局必须要以一种妥善、和平并符合各方利益的方法来解决。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访日时提出“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后,中国一直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处理与相关各国海域纷争的指导方针。其实不管是从国际法考虑,还是历史依据,都客观上证明,日本提出的按照海岸中间线来划分专属经济区实属荒谬,也足以证明中国是南海诸多群岛的主人。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不是对现状的承认,而是对僵持的海域争端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口。中国只是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发展经济。本着这一原则,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宣言要求各国履行诺言,采取实质性措施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安全,以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意向,双方将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勘探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这预示着南海问题的解决朝良好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然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有时候实际操作起来的结果是离谁近谁开发。比如说中国南海所谓的“争议”地区,开发的地质条件对越南有利,越南单边坚持钻探,并把一些区域外的大国引进南海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尽管越南让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参与南海石油开发有技术和经济原因,但利用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诱饵,让南海争端国际化,不能不说是个很重要的动机。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在东海“春晓”油气田的开采虽然说与日方没有任何关系,但也受到来自日本方面的无理干扰。

  因此,中国现在即使想要开发自己疆域范围之内的油田,也面临与周边国家的各种利益摩擦。对越南、对日本与中国发生的为争夺油气资源而导致的领土领海问题的冲突已成为现在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焦点,必须通过石油外交来消除中国能源安全之路的各种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障碍,保障尽可能多地为中国获取石油等能源资源。

  资源通道的制约

  既然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其他国家一样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对资源通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运输线其实就是生命线,被称作“马六甲困局”的通道制约是中国面临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北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信道,也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中国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峡最窄处仅为1.5英里,向来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路中断。马六甲海峡已经与中国经济安全息息相关,有人甚至断言: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这就要求中国在世界局部地区不平静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避免出现突发事件后能源命脉的断绝。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缅甸通道指的是从中国云南省的昆明,经过缅甸的瑞丽、曼德勒直至实兑港线路,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可以在到达实兑港后,经过陆路运送到中国。克拉地峡方案是设想在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开通一条运河,这条运河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全长120 公里,宽400米。如果在这里修建运河,那么今后船只就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这两个方案目前都在商洽之中,要付诸实现,尚待时日,其中还有诸如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变数,能否最终落实,还须拭目以待。此外,中国在中亚地区还有一条石油通道,是由巴基斯坦做中介,中国在巴国的瓜达尔港投巨资建立新的石油集中港,可吸纳中东的石油。

  资源通道除海上运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陆上油气管道运输。去年底中俄合作的“安大线”石油管道(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至中国大庆)因日韩两国突然介入而搁浅后,东北亚地区围绕俄远东地区石油的博弈局势愈加复杂化,虽然今年6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莫斯科会见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时表示,俄政府可能在今年开始铺设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即“泰纳线”(“泰纳线”设计能力是每年运输8000万吨石油,其中5000万吨运往纳霍德卡,然后通过太平洋运至日本等地,另外的3000万吨准备运往中国)。但对我国东北亚地区实行多元化能源战略的影响仍然短期内无法明显改善,前景也变得扑朔迷离。

  环保型资源开发和内省性发展

  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改变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提高人均能源占有量,改善和保护环境,均需要优质能源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中国能源资源的现状是人均能源占有量极低,优质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严重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得以煤为主,将给环境和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看,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应是清洁、高效能源,由低热值的固体燃料向高热值气、液燃料过渡,寻求能源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国下一代能源的发展和选择是悬而未决的又一个瓶颈。

  针对这个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吴广义教授对《新周报》记者说,能源结构的改善是大势所趋,国际大石油公司已经纷纷投资新能源,争占能源科技制高点。我国石油公司也应在目前利润回报较好的时期,考虑新能源的长线投资,拥有自己的新能源专利。从趋势上看,天然气将超越石油成为过渡性支柱能源,在未来20年进入生产高峰期,到本世纪后期会进入枯竭期;从远景看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都将是因地制宜性新能源,在我国西部地区大有发展;而氢作为未来可能的长久性支柱能源,可望在本世纪中期获得突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云副教授在接受《新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种外向型的资源获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资源瓶颈,在外向型的资源获取过程中固然可以有合作,但是在外向型能源战略中显然蕴含的冲突更多,因为能源在本质上具有稀缺性,随着稀缺性的加剧,冲突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加剧,这种局面和中国倡导的“和平崛起”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解决中国的能源瓶颈时,至少需要有另一个视角的配合,即我们的社会自身逐渐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一个 “节能型社会”,21世纪将是一个后工业化的世纪。她的“可持续发展性”取决于人类能否从冲动性的、外向性的发展模式转化为一种理性的、内省性的发展模式。

  环境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经济-能源-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科学家应关注和研究“温室效应”对未来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及结果。对排放二氧化碳问题科学客观地做出我们的准确判断。尽力保护好我国的环境,控制污染。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发展水电、核电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将成为中国完成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发展这些技术有些成本还比较高,但是随着中国对石油进口需求的增加,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必然会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发展新能源就有了经济合理性,还有保护环境的要求,也会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以未来的中国,很可能是走在世界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前列的国家,并形成巨大的市场和产业规模,中国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长期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

  南北极的远景潜力

  今年10月25日,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继去年北极科考后又踏上了南极之旅,将在世界上首次长途跋涉1300 公里勇闯南极内陆到冰盖最高点开展科考,为建立南极内陆科考站选址。在南极内陆冰盖建立科学考察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国家在南极事务上的影响力。除了科研上的目的外,作为“南极俱乐部”的一员将对今后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未开垦的大陆上的发言权也有着重要作用。

  考虑到现有的能源资源产地总有枯竭的一天,开发新的产地就是必然的选择。像南极和北极这样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早在几十年前就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眼中的目标,尽管目前这两地的资源从开采利用角度来说都存在很多技术上和成本上的制约,但科技的发展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谁又能保证南北两极地区有朝一日不会成为下一个资源争夺的要冲之地?

  根据探测,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广泛分布于东南极洲的冰盖下,储藏量约达5000 亿吨,此外石油资源也极为丰富,虽然精确的石油储量还未查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潜力惊人。南极大陆的资源现在尚处于科学考察阶段,人们预计到21世纪南极资源就会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迄今为止,我国已多次派考察队前往南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对我国日后分享南极“公土”资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土”资源尚未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我们的目标是要争取到自己应得的权利,不管南极将来是被“瓜分”还是永远作为人类的“公共财产”,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目前,虽然南极领土的主权之争被冻结,南极的资源开发利用被搁置,但世界上的大国、强国无不高举科学的旗帜,开展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科考活动,以便为未来在南极事务中分享权益、巩固权益创造条件。因此在南极问题上,我们应当有自己明确的战略,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我们在21世纪的“公土”开发中不至于丧失应有的主动权。

  除南极外,我们的海洋开发战略的核心就是向“公海”进军。包括北冰洋在内的各大洋公海也应该列入远景潜力开发的日程上。我们不但应该能够开发我们的领海,更应该能够在“公海”的开发上与别国进行竞争,因为只有得到“公海”的资源,才是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超越资源拼争的和平战略

  能源问题引发的发展瓶颈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稀缺,这个制约瓶颈就显得尤其突出,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更有智慧和勇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是后兴大国,但不能像历史上某些后兴大国一样依靠对外侵略、扩张以至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去掠夺资源,而是要通过和平方式取得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最近撰文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够用和平方式取得资源,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是对外开放,也就是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中国既要通过平等、互利的竞争,从世界市场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又不能过于依赖世界市场,更不能“狮子大开口”引起世界的恐慌。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所必然带来的争夺资源大拼杀的旧路,而通过和平方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走向崛起。”

  在和平崛起的前提下突破能源瓶颈还有一个现实的佐证,那就是在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走向和平崛起的并非是中国一家,而是有一批国家正以不同途径、模式和进度走在这条道路上,这正是一个时代的机遇。

  相关专题:新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