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在线节目实录专题 > 正文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法治在线》栏目介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7:03 央视《法治在线》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介绍

央视《法治在线》栏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栏目概况

  栏目类别:社会法治类新闻专题

  栏目宗旨:紧扣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

  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

  创办时间:2003年5月1日

  播出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首播时段:周一至周六 11:30——11:55

  重播时段:周一至周六 17:30——17:55 次日5:10——5:35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 次日10:40——11:05

  节目长度:25分钟

  制作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政法记者栏目组

  收视表现

  尽管《法治在线》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是根据AC尼尔森的收视调查数据,《法治在线》的收视率在新闻频道中一直居于领先位置,而且在每周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前十名排名中,《法治在线》一般会占据六到七个席位,比如最近的2004年4月11日至2004年4月17日的AC尼尔森一周新闻频道节目排名中,前八名全是《法治在线》,其中有两期节目还是重播节目。《法治在线》自栏目开播以来,已经三次刷新了新闻频道的最高收视纪录,是目前新闻频道最高收视率的保持者。

  央视索福瑞的全国收视调查资料显示,《法治在线》的收视率在新闻频道也经常位居前十名,收视份额也居于领先位置,也印证了《法治在线》栏目在收视率上的不俗表现。

  《法治在线》栏目突出的收视表现也受到了台内有关调研部门和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台内有关部门专门就此现象进行了调研,评价“《法治在线》表现极为出色”。

  获奖情况

  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评比中,《法治在线》栏目荣获了优秀栏目二等奖,这也是前10名中唯一一个开播不满一年的新栏目。

  在2003年下半年度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法治在线》栏目在被调查的248个本台栏目中居第十六名(满意度为90.04),也是新闻频道唯一一个进入观众满意度前20名的栏目。

  2004年春节期间《法治在线》栏目制作的春节系列节目《真情英雄》还荣获了《北京电视报》等新闻单位主办的第九届观众最喜欢的春节电视节目中的特别节目奖。

  节目影响力

  《法治在线》栏目的收视表现首先受到了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新华网等全国30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纷纷要求与该栏目展开合作;一些的电视台则通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大量购买《法治在线》的播出带,在自己的电视节目中播出;还有一些电视台则以《法治在线》的节目形态为蓝本开办了类似的法治电视栏目。

  《法治在线》栏目在短时间内的异军突起还引起了新闻与传播学专家的研究兴趣。在北京广播学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一些研究新闻与传播学的教授还将《法治在线》现象列入了课题研究,撰写了专门的研究文章。

  《法治在线》的热播还促进了司法部门全国性活动的展开和公安部门某些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致函中央电视台感谢《法治在线》参与主办“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活动”,从而扩大了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2004年3月份,《法治在线》播发了通缉马加爵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报道有关马加爵案的专题报道,公安部副部长罗峰专门致电中央电视台感谢《法治在线》栏目对此案侦破所作的努力,并高度评价《法治在线》栏目对突发案件、重大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法治在线》在短时间内还赢得了观众的普遍信任和广泛支持。栏目每天收到大量的观众来信、来电和电子邮件,本着对观众负责、真诚为观众服务的精神,栏目创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为成员的志愿团,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回复观众的来信来电;同时栏目还不定期举办大型公益活动,为广大观众现场提供法律帮助,《法治在线》与观众的真诚互动在观众中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法治在线》也拥有了一大批稳定的观众群。

  版块构成及鲜明特色

  《法治在线》栏目分为日常版与周末版。日常版由《第一现场》、《法治聚焦》和《互动地带》三个版块构成,周末版则是一个完整的法制案件深度专题。

  《第一现场》展示极具震撼力的法治事件现场,以极强的可视性紧紧抓住观众。《第一现场》可以说是《法治在线》栏目的主打版块,也是《法治在线》栏目区别于其他众多法治类电视节目的个性所在。2003年8月《法治在线》播出《第一现场:高架桥夜捕飞车贼》,通过隐藏在高架桥边一座居民楼内的摄像机真实记录了广州某高架桥上一段时期内频频发生的飞车团伙抢夺行人财物的现场,其中一个近1分钟左右的长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飞车贼为抢包明目张胆的将一名不肯放手的受害者在桥上拖了20多米,犯罪者的猖狂、受害者的无助就在这个摇摇晃晃的长镜头中一览无余,镜头的客观冷静、观者的拍案而起,现场的张力胜过一切有声有色的描述和评论。因为播出篇福所限,这个节目是分上下集播完的,上集刚播完,新闻中心综合部的电话(当时还没来的及设立栏目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了,观众几乎是愤怒地指责栏目为什么不将该节目在一期中播完,现场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法治在线》作为在新闻频道内播出的新闻专题节目,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符合新闻频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传播理念的。有专家指出:中国法制类节目发展到今天,缺的不是评论,也不是探讨,缺的就是真实的现场。

  紧随《第一现场》的就是《法治聚焦》版块。《法治聚焦》版块锁定最新发生的重大法治新闻事件,邀请法学专家进行背景分析和法律解读, 舒缓《第一现场》带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紧张,在视觉冲击之后让观众进入思考,同时专家深入浅出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无疑会赋予《法治在线》一定的思想深度。

  《互动地带》版块是观众和栏目互动交流的桥梁,在这里,观众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都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以往节目播出后的反馈信息也都可以在这里展现,可以说这个版块实现了栏目与观众真正的互动交流,同时通过这个板块切实服务了观众,巩固了观众群。

  《法治在线》周末版充分展现故事性强、过程性强的重大法治事件现场,而且更着意于情节、悬念的编排组织,可以说是一个加长和精装版的《第一现场》。

  聚焦中国重大法治新闻事件,第一时间进行独家报道

  《法治在线》区别于其他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另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注重新闻性和时效性。 作为一档法制类新闻专题节目,新闻性和时效性应该是《法治在线》的生命。备受瞩目的“潜江大劫案”、“晓庆公司税案”、“刘涌案再审”、“杨新海杀人案”、“王怀忠案”、“马加爵案”等案件,《法治在线》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了独家的专访和报道,关于这些报道的文稿被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引用和转载,这样一来主流媒体的声音就引导了非主流媒体的声音;而对这些案件的成功报导是栏目主创人员在长期关注和精心策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就像《法治在线》的宣传语所说:“触摸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不触摸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大案件,又怎能触摸和记录中国的法治进程呢?

  可以说新闻性和时效性不仅体现在《法治在线》的《第一现场》版块中,也体现在“法治聚焦”板块和“互动地带”版块中,主要表现在这两个版块对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关注上,比如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刚刚出台,“法治聚焦”版块就针对四川一名身患艾滋病的女患者结婚登记的事件邀请了法学专家就艾滋病患者到底能不能结婚,如果能结婚又该注意哪些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互动地带”版块也在条例出台前后就观众关心的有关结婚、离婚登记方面的新变化请民政部的官员与观众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主持人及其主持风格

  主持人崔志刚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理工科出身,却与电视结下不解之缘。1992年崔志刚通过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调入中央电视台,曾长时间担任中国第一个法治深度报道栏目《社会经纬》栏目的主持人和制片人,曾获国家级奖项若干。

  “做一流的法制节目,让大家知道《法治在线》是中国最好的法治栏目”是崔志刚新闻追求。崔志刚的人生理想和传播追求是张扬的,但是他的主持风格却是凝重的、沉稳的,这种凝重沉稳来自于功力。多年制作法制节目的的经历让崔志刚积累了丰富而全面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因此他与专家访谈时能够舒张有致、游刃有余。 所以崔志刚还是权威的,有观众这样评价他的主持风格:“不用说话,也能折射出法律的尊严”。

  主创人员及节目理念

  《法治在线》制片人陈杰、武伟、项飞、刘鑫等主创人员都有着多年的政法类新闻的报道经验,97年他们开创了中央电视台庭审直播节目的先河,从直播“国内十大电影厂诉版权被侵案”、“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到直播“张君系列杀人抢劫案”,都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关注。由于多年来从事政法新闻报道,栏目组的许多创作人员都亲历了“陈希同案”、“厦门远华走私案”、“胡长青案”、“成克杰案”等中国法制进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为后来开办《法治在线》栏目做好了充分的“原始积累”,有了这些“原始积累”,《法治在线》“触摸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的定位就成为必然。

  自开播以来,栏目一直秉承“紧扣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的节目理念,努力打造一流的法制电视节目。制片人陈杰一直身体力行地倡导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从栏目定位的宏观构思到每一步节目的具体实践和执行,注重发挥栏目组集体的力量和每一个人的智慧,为栏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和凝聚着一个坚强而有力的创作团队。

  经验总结:

  《法治在线》能在众多的法制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首先得益于《法治在线》区别于其他法治类电视节目的鲜明个性:充分展现极具震撼力的法治事件现场,这种现场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目前其他法治类电视节目所不具备的。电视是视觉的艺术,视觉依然是电视的根本。

  其次《法治在线》三个版块的合理设置与编排将栏目的可视性、思想性和服务性紧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尽管这样操作起来很辛苦,但是含金量会相当高,节目非常紧凑,节奏感很强,因此在整个节目播出中,不大会出现中途观众流失的情形。

  第三:对大案、要案的报道,《法治在线》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独家报道,这是目前全国其他法制类电视节目很难做到的,当然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出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法治在线》具有先天的优势。

  第四:《法治在线》非常注重打造立体多维的传播空间,充分利用央视国际等强势媒体不同的传播需求,展开与各主流媒体的合作,客观上拓展了节目的传播空间。

  相关专题:法治在线节目实录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