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职业介绍所 为人生计奔波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23:28 城市快报 | ||||||||
记者 黄 卫/城市快报 找工作,除了查阅报纸广告,还能去哪里呢?人才市场。如今,遍布全市的各种人才机构架起了供需双方的桥梁,找工作到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选择。但在旧时的天津,正规职业介绍机构的出现并不是很早。1946年10月1日,天津首家职业介绍机构———“社会部天津职业介绍所”在罗斯福路(今和平路)258号开张营业,正式开始了联络求职招
抗战胜利后不久,为提高社会就业率,减少失业,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社会部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推广职业介绍所,为城市人口就业提供专门服务。经过一番酝酿,天津职业介绍所正式开张了。 求职招工皆免费 介绍所内谈条件 职业介绍所的出现,对于当时的天津人来说可是件新鲜事。原先招工求职,不是靠亲戚朋友推荐,就是看报纸广告招聘,再不然就主动上门自荐。靠职业介绍所来找工作的,除了以前的“老妈店”,还有谁会想到到职业介绍所找工作呢? 但是,职业介绍所的广告实在令人心动,作为调剂人才供需的一种手段,职业介绍所一开始就打出了免费的招牌,求职、招工一律免费。设在罗斯福路(今和平路)258号的职业介绍所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每天上午8点到晚7点,总有招工的单位和求职的个人前来询问。 不过,职业介绍所对于招工、求职虽然给予免费服务,但并不是让双方草草见面了事。为了保证双方信息的准确,介绍所的工作人员还要分别与双方谈话(对求职者来说,等于是口头面试)。求职者在所内登记后,按照介绍所规定的时间,前来介绍自己的详细情况,包括个人工作经验、学历、求职意向、薪金要求;而招工的单位则要说明提供的工作岗位,待遇条件以及对于人才需求的各项条件。 情况摸清后,介绍所将把符合条件的人推荐到招工单位,招工单位满意与否,必须在两天内通知介绍所,否则,以后再不会享受免费推荐的服务。对于求职者来说,成功地找到工作后,并不是与职业介绍所失掉了联系,而是还要尽一些义务,作为对免费推荐的回报。如:就业后必须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向介绍所报告;如果介绍所有调查问卷,必须积极回答;就业后发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介绍所还将积极进行帮助。不过,对于因过失被雇主辞退或者自己主动离开工作单位的,介绍所将不再提供工作介绍。 临时招工有规定 具体问题先说明 除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外,介绍所当时还提供临时招工介绍的服务,只要登记申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互满意的人选和工作。当时,临时工作(当时称零工)包括打字、誊写、撰拟文稿、翻译、裁缝编织、绘图设计、整理账目、零星劳工、装饰、雕刻、副业推销以及机械修理等12项。 对于零工的报酬,介绍所并不会进行干预,只要双方能够谈妥,一切由双方商定。求职和招工双方,也可以提前在登记中明确,供介绍所向他人推荐;手工艺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留在介绍所,以便更快地让招工单位了解。对于加工性质的工作,介绍所规定求职者只自备生产加工工具,原材料必须由厂家免费提供。如果原材料价格昂贵,需要求职者提供担保,须由求职者自行解决,介绍所不负担担保责任。对于有时间限制与质量要求的加工物品,工厂(招工方)必须提前声明逾期责任与损坏赔偿责任,而且必须与加工者签订文字合同。如果工厂没有提前声明或者只声明而未签订合同,出了问题,介绍所不负任何责任。对于生产加工的物品,加工者必须保守商业秘密,不能向雇主的竞争对手私下泄密。 针对手工艺生产者的特点,介绍所还制定了集团战略。同一行业的手工艺人,每十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推举出一个代表,如果有批量加工的产品,介绍所通过工人代表将工作分派下去,既省事又便捷。 早期职介老妈店 农村妇女离不开 作为晚于老妈店出现的职业介绍机构,天津职业介绍所摒弃了老妈店的种种弊端,而且对于任何有工作需要的人,都尽可能提供帮助,而且还是全免费。 天津的“老妈店”(也可以说是农村妇女职业介绍所),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1947年,天津职业介绍所的工作报告中对此有所反映,当时天津成立时间最短的“老妈店”,也已经有4年了,而存在时间长的则有20多年。过去的大户人家,总会雇几个中年妇女在家中服务,这些妇女被称为“老妈子”。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妇女来说,到大户人家当老妈子可是不错的职业,而专门为她们介绍工作的地方,就被称为“老妈店”。 当时的老妈店都是一家人经营,经营场地既是介绍所,又是农村妇女居住的店房。老妈店的东家兼老板,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或者自己当过多年老妈,同时还要有交际手腕,熟知每个大户人家对于老妈的要求。开设老妈店,几乎都以籍贯分出派别。而农村来的妇女,当然是乐意找同乡的介绍所,因为双方都比较放心。 老妈被介绍到公馆去工作,大约都要经过一天至一周不等的试验期。在这期间,荐举者(即老妈店的老板)都会极力帮忙,因为她也要从双方身上得到好处。为促成一宗生意,老板们不嫌琐碎,对候补老妈们谆谆教导,耐心讲解要领。每逢年节,或大公馆的大事,老妈店的老板会从招工的人家得到相当的报酬,在她们收入这项手续费的时候,老妈也得给她们报酬。否则,万一失业以后,就不好意思找人家举荐了。 大户人家,谁都希望找些年纪轻、长得周正、言语流利又很聪明的女佣。但这些人却也不容易找。所以,大户人家为了找个好女佣,也会对老妈店的老板好言好语,另外还要给些好处。尤其是几家公馆看上一个老妈后,谁花的钱多,老板就会让女佣到谁家工作。而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妇女,也要给老板好处,以求尽快找到工作。她们住在店里一天,要花四五角钱不等(包括饭费)。窄小的住房人挤人,床上爬满了虫虱,墙壁上挂满了尘土,并都涂满酱褐色的臭虫血,空气浑浊,卫生根本就谈不到。如果想早日离开这里,必须被人雇佣。 一年工作没少干 求职成果实在低 新出现的职业介绍所经过一年运转,在全市的名气渐渐提高,但与付出的辛苦相比,求职的成功率实在可怜。1946年10月至1947年9月间的职业介绍所统计报告中,职业介绍成功的比例只有9.9%。 在这一统计报告中,男女求职总人数为9631人,招聘单位需要总人数为1631人,供给明显大于需求,而最后得到工作的仅有959人。报告分析说,招聘的用人单位,大多需要专门人才,但待遇却很低;而求职者中许多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介绍工作时感到十分困难,求职成功率当然不高了。 另一方面,求职者多数为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更低,而专科、大学的人只有13.7%。对于高中、初中毕业的人来说,他们的就业难题在于没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学历是专科和大学的人,则因为招工单位待遇比较低而不愿意前去工作。从一年的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当时最好找工作的是高级小学和初中毕业的人,但工作岗位多是收入不高的职业。学历高的人,找工作反倒麻烦。 尽管求职成功率不高,但职业介绍所在一年中却没少进行宣传。当时的劝业场、南市、东站、下瓦房以及官银号等地,分别悬挂职业介绍所的大牌子,上面写着招工和求职信息,每到周六定期更换,一年中共发布信息396次。除了挂牌公布外,介绍所通过《大公报》等7家报纸刊登招工求职消息1342次,通过电台广播212次,通过电影广告104次。 为了尽快获得招工信息,介绍所还随时收集招工信息,通过直接访问、间接访问、通信征集和广告征集4种方式,收集了大量招工信息。所谓直接访问,就是介绍所在报刊或其他方面得知某单位有招工需求,就派所内工作人员上门洽谈,代为联络;间接访问则是经常到工厂、学校、商店询问有没有招工信息;如果在报纸上发现有招工机会,通过发函的形式联络征集即通信征集;同时,介绍所还不定期刊登广告,寻求招工单位。对于高学历的专门人才,介绍所还设立了专门人才登记,向招工单位推荐这些高级人才。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偌大的城市仅靠一个职业介绍所怎能满足全市求职和招工单位的需要,在职业介绍所的推广下,全市的工商团体纷纷组织职业介绍机构,在业内互利互助。 专业培训应运生 升学就业有指导 据职业介绍所统计报告分析,会计是当时企业需求最多的几个工作之一。职业介绍所通过考查发现:虽然会计人才应聘的人多,但真正符合条件,既懂会计原理又能够实际操作的人才却寥寥无几。因此,职业介绍所着手筹备会计补习学校,对准备从事会计的人员定向培训。 当时的市政府会计处,也发现会计专业人才缺乏。经与职业介绍所协商,二者干脆将补习班合二为一,由教育局拨款在天津市立二中(今大沽路上的17中学校址)成立会计补习学校。二中拨出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供补习学校使用。 1946年12月8日,会计补习学校进行了首次招生考试,132名高中以上学历的社会考生参加。最后从中录取50名,加上各单位推荐的现职会计58人,组成了第一届补习学校的学员。从12月16日至1947年3月15日,补习班课程结束,学习中途有19人退学,经考试除两人不及格外,其他人全部毕业。随后,补习学校又进行第二期补习课程。正在补习学校筹备开设第三期课程时,市立二中开始改组,补习学校被移到新学书院后,由于交接不便,第三期招生未能如愿。 除了会计培训班外,职业介绍所还开设了商业英语会话班,从商店的店员中招生,培训日常简单商业用语。经过45天的培训,第一期22人顺利结业。同时,职业介绍所根据中原公司店员的请求,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业余进修班。从每天上午7点至9点,讲授英语、数学和国文课程。 当然,职业介绍所还是以介绍工作为主,在介绍工作之外,还开设了职业指导,对没有工作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只要需要帮助的人填好职业指导表,介绍所将安排专人提供面对面的指导服务。为了解决求职工作上的难题,职业介绍所还通过电台、报刊宣传职业知识以及阐述有关职业问题的论文,给求职者提供解决方法。同时,为了解学生毕业以后的求职意向,介绍所还向各学校毕业班发出调查表征询。根据这些求职意向,职业介绍所开设升学辅导班,讲授就业方面的知识。 在职业介绍所对介绍成功的求职人员回访中,发现半数洽谈成功的人并没有真正工作或已经离职不干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待遇太差,工作条件过于苛刻。而从回访中了解的情况看,仍坚持工作的人,对这种状况同样不满。对此,介绍所的工作人员除了好言安慰鼓励,别的还能说什么呢?在当时的环境下,找工作实在太难了。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