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高端访问》专题 > 正文

央视《高端访问》:专访德国总理施罗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11:45 央视《高端访问》
央视《高端访问》:专访德国总理施罗德(图)

水均益专访德国总理施罗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高端访问》:专访德国总理施罗德(图)

水均益专访德国总理施罗德


  1、解说:

  2004年12月6日,冬季的北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施罗德来到了中国,这已经是

  他第六次的中国之旅。与冬季的寒冷相反,无论从中德两国国家关系的友好现状来说,还是从两国未来广阔的合作前景来看,施罗德的这次访问都是一次“阳光之旅”。

  没有选择春暖花开,也没有选择艳阳高照,施罗德总理的六次访华,有5次都选择了冬天,但是他每一次访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施罗德有这样的话:我每年都要去中国访问。用施罗德总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认为在历史上,我们两国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好。

  2、访谈:

  水均益:这是您就任联邦总理以来,第6次访华,而且您也表示能争取每年来一次中国,这足以显示您对中德关系的重视,首先一个问题想请您简单评价一下中德两国的关系。

  施罗德:我们两国的关系非常好,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而且很重要的是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关系,中德两国非常友好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经贸领域,它也体现在我们在国际政治方面有很多共同的观点,诸如,通过多边的形式解决国际问题,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但同时,我们两个文化大国,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我认为在历史上,我们两国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好。

  水均益:总理先生,中国政府是一贯支持德国统一的,而且德国政府也一直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现在德国统一已经有14年了,我想您也知道我们中国人非常渴望中国能实现祖国的统一,但是目前,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担忧,有关这个问题,我想您能不能给我们中国的电视观众说几句?

  施罗德: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同样关切,我们不会改变我们一个中国的政策,我们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贯穿于我们的行动中,比如,我们坚决反对对台销售武器,我们期望海峡两岸的问题能够和平解决,所有有益于一个中国政策的事情我们都会支持,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也不会改变。

  3、解说:

  30多年前,国际关系笼罩在冷战阴云下,德国处在分裂状态,东德、西德分属两个阵营是东西方对抗的前沿地区。在那时一个西德人曾经发出这样的见解:“在长城上找不到德国统一的钥匙”。言外之意是说对于德国的国家诉求来说,中德之间风马牛不相及。而事实上,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政府从来没有停止与中国建立新型关系的探求。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地位,第二年的10月11日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双方的国家关系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令人们惊讶的是,中德关系与合作发展在稳步扎实的推进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在德国,一提起中国,经济界领袖人物的眼中就会闪烁喜悦的光芒。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这种增长所构成的巨大市场对德国产生了不同一般的影响。为了与最具活力和前景的中国合作共同发展,在二十年间,德国在中国投资近八十亿欧元。汽车、电讯和制造业是德国工业的长项,桑塔纳、捷达、帕萨特、西门子这些来自德国的品牌已经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4、访谈

  水均益:看到德国车在北京大街上您是不是感到很自豪?

  施罗德:我当然感到非常自豪了,之所以自豪,因为德国汽车具有很高品质,我觉得从技术水准上而言,德国汽车是世界上最好的,我知道德国汽车在中国深受欢迎,对于这点我不感到奇怪,因为我知道在中国人们热衷于技术,而且人们熟谙技术的发展。

  水均益:咱们两国之间的贸易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今年是400多亿美元,预计在今年年底还要突破500亿美元,这个可以说是,中国占欧盟整个贸易额的1/3了,您能不能把贸易的问题稍微评价一下。

  施罗德:双边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对德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尤其是对中德两国的人民有利,我们对华出口是在德国进行价值的创造,并以此保证德国的就业岗位,而我们从中国进口,两国的贸易额基本持平,也在中国创造了就业的机会,并且服务于百姓的福祉,我们实际上是创造了双赢的局面。我们应该继续拓展这一趋势,我和中国领导人商定,到2010年将我们两国贸易额再翻一番,达到1000亿美元,我相信,鉴于两国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我们可能会早一点实现这个目标,这充分说明,我们两个国家,对于对方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但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

  5、解说

  中国对德国、德国对中国,双方并不陌生。

  自近代以来,一方面,在德国诞生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爱因斯坦等这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流芳百世的伟人;另一面,也出现了像希特勒、法西斯纳粹这样的任务和组织,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起起落落,给全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在给世界许多国家、民族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同时,也给带来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能够正视和反省自己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

  在人们的记忆里,这一幕永远难忘:1970年11月25日,在凛冽寒风中气温已经降到零下17度的日子里,当时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献完花圈,他双手合握,跪倒在碑前,肃穆地代表政府向在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代表一个国家为纳粹时期的德国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负疚谢罪。勃兰特总理的这一举动表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理性和历史责任感,成为后来德国历任总理坚持的理念。对于战争历史和责任的态度,世界对德国和日本的评价大不相同。

  中国和德国虽然远隔万里,历史文化、语言文字、风土人情等各方面迥异不同,但是,发明二进制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却认为:“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天意使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携起手来,逐步使各个民族都过上更合乎理性的生活。”他还反复阐明中国和德国各有特点,应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央视《高端访问》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