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应加快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5:13 中国江苏网 | ||||||||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外的8.9级大地震引发了印度洋海啸,已造成了十五万以上的人死亡,这是发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大灾难。也是全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几次大灾难之一。地震是引发海啸的元凶! 总结这一惨剧的最重要启示,就是印度洋没有海啸预警系统。大地震引发海啸的例子还很多,如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8.9级大震,那次大震同样引发了太平洋海啸,海啸之烈,
预警是指已经或将要形成某种严重事件时,通过快速传播系统,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预先警告,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灾难的发生与蔓延。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的原理是:①地震、火山、飓风和海底崩塌,是海啸的源。②将地震台网获得的信息迅速通过计算机判定震中,震级,并发出可能形成海啸的预告。③地震波以每秒6公里多的速度传播,而海啸的传播速度是约每秒200米,这个时间差可使陆地上甚至海域的轮船能迅速撤离危险地段。 我省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次生灾害也非常严重,如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地震除造成我省大范围房倒屋塌,死亡几万人之外,高邮湖正值洪汛,地震震垮了高邮湖堤坝,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死亡三万多人。 我省有些已部分建立了预警系统,如连云港核电站,在电站内布置了十几台强震仪、若其中有5台强震仪因地震而同时触发,预警系统就会自动关闭反应堆,防止核泄漏。也有些工业设施针对自身的特点采取了预防措施,如火灾报警,毒气泄漏报警等。但多数还没有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建立预警系统。 省政府批准立项的"江苏省防灾减灾预警信息系统"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实施,此项目依托建立公共网络平台,对水利、环保、地震、气象等减灾部门和消防、卫生防疫各自的专业信息网络进行整合,形成全省的防灾减灾体系。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是省委省政府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举措。但此项目的不足之处是预警部分内容及技术措施不够。 本提案建议: 1.设立专题研究各种灾害的预警系统,特别是生命线工程、资讯系统、易燃易爆设备、水库、堤坝等面对地震、洪水和其它自然灾害的预警技术系统,提出预警技术方案。 2.在"江苏省防灾减灾预警信息系统"二期中,将各灾种及相关的"预警"方案落实在各技术系统中,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实施,早日建成该系统。 作者:李清河 相关专题:2005年江苏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