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小康》杂志:警惕公务员间流行低级趣味短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0:29 《小康》杂志

  近一二年来,短信十分流行,几乎所有的电台、电视台和部分报刊都设有短信参与或竞猜栏目。但另一种怪味内容的短信也呈风生水起之势。

  圣诞节之夜,一位外地的副处级公务员熟人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向你祝贺圣诞的各国友人有:伊朗的他没内衣,日本的松下裤带,韩国的嫖娼妓,越南的软中硬,罗马尼亚的急了就撕裤,沙特的摸了还摸得·摸还摸不得。”见我没反应,这位熟人还专门又
打来电话询问:“收到没有?怎么样?”我说:“你从哪儿搞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熟人却不以为然:“同事发的。这有啥?比这更刺激的海了去了!”

  为此,我专门询问了一些官场中人,也浏览了一下他们手机中的短信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果然,充斥了各类黄色淫秽、低级趣味、庸俗灰黯、颓废无聊以及看似插科打诨、解闷逗乐,实则格调低下、有伤风化的手机短信,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比如调侃农民的:“一教师在农村扫盲,让一农妇认被子的被,农妇想不起来。教师提示:睡觉时你身上是什么,农妇说是老公。教师哭笑不得:老公不在的时候呢?农妇:村长。”此外还有调侃方言的、调侃职员的、调侃领导的、调侃女记者的等等,更有一些特别淫秽粗俗、根本无法入目。

  这类短信在部分公务员队伍中十分时髦与走俏,某些被认为比较“有趣”的内容,传播的速度甚至比上级的文件通知、会议精神以及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还要快。尤为可怕的是,不少公务员不仅不认为这伤大雅、有违社会公德、有损国家公务员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严肃、正直、公道的公众形象,而且还认为这是一种智慧、博学、资本、能力,并将互发这类东西视为同事、同僚以及上下级之间信得过和“铁”的体现。

  然而,我将这称之为“短信堕落”。

  首先,按照美国著名作家凯·艾伦鲍“如果你有很多时间和那些做坏事的人在一起,那你在一定程度上是赞同他们所做的事情”的观点,传播、欣赏这些不良短信的公务员尽管大多数不会去实践,但长期浸淫在这样一种非健康状态的不良语言、文化氛围内,起码在当前是不反对堕落短信的内容和观点的;至于未来会不会亲历亲为,先哲已有定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打个通俗的比喻:若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吸毒者,那么他离染上毒瘾也为期不远了。

  其次,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尽管不像美国与欧洲的公务员那样,除了得严格遵循针对全体公民的各项法律、法规、法令外,还不得逾越专门针对他们而制定的《公务道德法》、《公务员道德法》和《道德法典》,但社会、公众、舆论对公务员也就是我们通称的“国家干部”,心里自有一杆秤,认为他们就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政府甚至代表着执政党,认为他们的形象就等同于国家、政府和党的形象。因此对他们应有什么样的言语、什么样的行为乃至什么样的仪表,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在美国与欧洲,受不了公务员法规之苛刻约束的人,对不起,要么自己卷铺盖走人,要么灰溜溜地被解职、被弹劾。在我国虽然对公务员的轻微违规、失范行为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跟进,但胡乱编发、传播灰色短信的行为,绝对是一种堕落,绝对是有悖公务员行为准则和为社会公认的传统道德所不能容忍的。

  除此之外,如果按照鲁迅先生“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的标准,那些占用上班、开会、调研、下乡等时间,把大量的智慧与精力都用于编撰、发送、接收、欣赏、传播不良短信的公务员,其实也是在谋纳税人的财、害纳税人的命。

  因此,对公务员乃至其它行业的“短信堕落”现象,旗帜鲜明地对其喊“停”,已是迫在眉睫。孙振军/文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