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专题 > 正文

油价还会继续上涨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23:57 中国财经报道
油价还会继续上涨吗(图)

国内汽油油价从23日零时全面上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持人:这个周三,我走进办公室,听到不少人都在谈论一条新闻,更有人拿着车钥匙在比比划划。果然,油价涨了。连日来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随着国际油价的再一轮逐步攀升,国内汽油油价从23日零时全面上涨。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常用的93号汽油从3.66元上涨到3.92元,上涨了2毛6分钱。按照60升大小的油箱标准,每加满一箱油,就要比涨价前多花15、6块钱。对于这轮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记者展开周五财经调查。

  王师傅是一家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开一辆桑塔那2000轿车。这天,他没有象以往一样开着车在街上到处揽活,为了省油,直接把车开进了宾馆的等待区,耐心的等待客人。他说,这都是汽油涨价闹的。

  王师傅:“昨天不是刚涨吗,今天上午我们在一起呆着,现在的想法是,能不跑就不跑,能呆着就呆着,能趴一个活儿就趴一个活儿,他没必要上大马路去狂扫了,你说你多跑一段儿,您这油,也没人坐车也是白跑。”

  王师傅说以前油价是几分钱几分钱地涨,心理还能接受,现在的涨幅让他们有点吃不消。

  王师傅:“原来涨价前是合七、八十块钱,现在合一百块钱,就这一天,差十多块钱。”

  王师傅说,一天油钱一百,一个月就是3000,再家上5000块钱的份钱,8000元是必交的,再算上修理费用,自己的活越来越难干。其实不光是王师傅,很多开车人都对油价的上涨反映强烈。

  司机甲:“再调我们就真接受不了了。”“(记者)您是跑出租的是吗?”“是”“(记者)您一天得用多少油啊?”“反正一天最起码得用个,反正跑得多你就得用得多,一天最少也得加个七八十块钱吧。”“ (记者)上回油价调整您一天得多花多少钱?”“一天得花,多花十多块钱。”

  司机乙:“你看我一天跑二百公里左右吧,那对油价那肯定影响很大。”

  司机丙:“车是越来越便宜了,但油越来越贵了。工薪阶层很难承受了吧。”

  虽说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属于油价比较低的国家,但是对于多数习惯于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中国人来

  说,油价的上涨仍然让他们心跳。不过,也有一些人对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成品油价格未雨绸缪。早在23号以前,面对国际油价的攀升,油票再次热销。

  加油站工作人员:“今天(油票)已经卖完了。”“(记者)今天的卖完了,明天有吗?”“这说不上。”“(记者)现在买油票的人多吗?”“挺多的。”

  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消费者难以接受油价上涨,2成消费者表示能够接受和理解,还有少量消费者认为无所谓。但他们普遍表示,希望油价能从此基本保持稳定或者有所下调,不希望面临再一次的上涨。

  主持人:看来,老百姓对于油价的调整还是很敏感的,而这轮油价上涨无疑和国际油价的攀升有关,2月份以来,纽约商品交易所近期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合约连创新高,并一举冲破57美元大关,使寄望油价回落的人们的希望再度落空。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油价经过2004年后依旧大幅上涨?这次涨价的背景到底在哪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我觉得石油价格主要攀升的原因还是从目前的市场的供需平衡方面维持了一个偏紧的状况。今年呢,尽管很多预测方调低了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还是有百分之四点几,那么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如果高于2.5%对世界经济来讲就算一个不错的年头,现在如果还是四点几的话,全球的能源增长速度就会还是比较强硬的,就是要达到百分之二点几,三左右的这个能源的增长速度,这个情况下来讲就推动了这个石油需求方面的旺盛。

  在分析油价上涨的原因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也与一些短期因素有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这个短期因素应该说北美地区最近的气温骤降,那么人们预期油价石油需求可能会增加,我想这个因素是比较大的一个短期因素,第二个短期因素,美国突然宣布他的成品油和汽油的库存减少,由于这两个因素一下子触发市场就开始上涨我想这个因素很大。”

  陈凤英分析说,从成本因素来看,欧佩克一桶原油的生产成本只有5美元,而现在的油价却高达50多美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期货市场现在的交易额的60%已经被对冲基金占有了,也就是我们消费方或者是我们的公司去买油,为了平抑我们的价格这个成本只有40%,所以这个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它这个炒作有多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也指出,投机力量在这番油价上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2月下旬开始,对冲基金和一些投资机构纷纷入市,大量囤积原油期货,导致油价居高不下。那么油价是否会象目前这样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疯涨下去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这个油价我感觉到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一个我想生产首先是因素,油价的高升生产会上去,所以这样的话未来几个月当中石油生产逐步会增加,这个因素也会平抑油价。可能要回落到正常油价,所谓的合理油价也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持续消费和持续生产的价格,这个价格很有可能是三十到四十美元。”

  主持人:从去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多次调整,那么这种调整会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并不是第一次,从2003年开始油价已经上调了几次。2003年12月6日, 93号汽油每升涨到3.20元,上调0.18元;2004年3月31日,93号汽油上调为3.46元,上调0.26元;2004年8月25日, 93号汽油上调到3.66元,上调0.20元。油价的调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变化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 周大地:“直接的影响就是你家里有汽车的你肯定会有影响,第二部分就是说如果一些公共服务设施,比如说公共汽车,交通运输部门包括出租汽车,那么他们的经营成本会提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呢,在这个燃料这个成本上升的同时应该加强管理,减少其它的成本,尽量使这些价格上涨因素不要传递到普通老百姓的这个日常生活,特别是公共交通这方面。”

  周大地说,油价的上涨更加让我们认识到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我们大家都应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应该非常强有力地来支持高效的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而在采访中有些消费者也表示出了他们的愿望和担心。

  消费者:“小排量汽车对油量对国家排气都有好处,可是小排量的车不让你进三环主路或者是四环主路,不让上长安街这是一矛盾问题,您说对吧,小排量,在世界像欧美国家特别流行,在咱们国家流行不开。”

  专家分析说,类似的建议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油价的持续上涨也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如果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那么会使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有可能导致一些通货性的膨胀,所以我觉得中央采取宏观调控要把整个原材料的消耗水平要适当地限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石油价格上升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去年我算了一下,总体上如果我们算每桶石油比前年上涨了10美元的话,实际上超过10美元,我们就多支出了一百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进口石油用了339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由于油价上升我们多支付的,这仅仅是购油的一方面,我们在运油方面就是国际油还要运回来,运油我们90%是靠外国的油轮公司运的,而运油的费用已经去年前年上涨了二到三倍。在这里面可能我们又支出了相当多,所以150亿到150亿以上的多支付。这个风险非常大。”

  那么,如何来规避油价上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呢?陈凤英建议说,要建立自己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发言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我们亚洲没有一个价格形成机制,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呢,就是说我们必须有期货市场,这个期货市场还应该是我们亚洲合作,亚洲定价机制必须出来,这个我们中国日本包括韩国包括东盟等等国家包括印度,都应该参与,就是要出现一个亚洲定价机制,跟纽约伦敦定价机制对冲。”

  主持人:听了专家的分析这油价的问题还真实挺复杂,长期关注油价走势的财经记者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财经记者调查

  调查问题1:此次油价上涨会持续多长时间?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总编辑刘洲伟认为:油价要下降估计会比较难,重要原因是因为几个大的石油公司在垄断着石油市场,由于竞争机制不存在,不存在价格降低的动机。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水皮认为:从今年开始油价的涨势已经走上了一个上升的轨道。因为美国和中国是一大一小两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他们影响着资源的配置。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认为:油价可能不是一味地上涨,而是大起大落。时间不会短,也许会持续若干年,至少在新的国际供求平衡达成之前,这种大起大落的事态无法结束,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常态。

  《经济日报》记者谢然浩认为:无论从眼前看,还是从石油资源量看,世界油价其实从去年10上旬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时起就已告别了昔日石油的低价时代。从近期看,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将在50到60美元区间徘徊,在用油旺季价格也将继续往上走,突破70、80美元是有可能的。

  调查显示有五成记者认为未来石油价格的走势会呈现大起大落,有五成记者认为我们将会告别过去石油的低价时代而进入一个不断上升的通道。

  调查问题2: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认为:油价可能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因为油价上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同时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税收减少,就业减少,消费减少。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水皮认为:能源供应更加趋紧,以原油为原料的产成品价格都会变化,对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构成推动,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因为支出上去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会有影响。而且这种反应是滞后的,价格一旦上去了就不会那么快下来。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认为:油价上涨和GDP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度,因此油价的上涨一定会加大中国的建设成本,和中国百姓汽车消费的成本,近而抑制汽车等油耗类商品的产能。

  《经济日报》记者谢然浩认为:油价上涨会成为一个参照价格,会使国内煤炭企业产生提高煤价的冲动,并带来对方方面面的成本提高和低成本竞争力的丧失的阵痛。但是从长远看,油价上涨对节能、节油,甚至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都是有利的。

  调查显示,有八成记者认为会使得以原油作为原料的产品出现上涨,有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但是也有两成记者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油价上涨,他们认为是一个积极因素,可以让人们增强节能、节油的意识。

  调查问题3: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能源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认为: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全力开发能源技术,要有鼓励此类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水皮认为:开发新能源是最重要的,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等,在投资上要加强引导,在产业导向上要加强引导。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参与到全球资源开发的行列之中,尽可能保护国内资源;加大替代性商品的研发,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才是正途。

  调查显示,有九成记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有关减少能源消耗的法律、法规,同时也有八成记者当务之急是加大替代能源产品的研发。

  主持人: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有8成的财经记者认为还会延续一定的上涨周期,2成认为油价已经基本上涨到头了,未来会出现回落的迹象;同时专家们认为未来油价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

  即30到40美元之间。好,感谢您收看中国财经报道,请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其它节目。

  记者:殷洪生 胡旭萍 栾 帆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 22:05至22:25(首播)

  周五 23:05至23:25(首播)

  周一至周五 14:35至14:55(重播)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