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流浪儿的郑州模式:类家庭让其回归主流社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0:24 郑州晚报 | ||||||||
“路爸爸”的耐心和温情让孩子们有了家的感觉。 晚报记者 廖谦/图 在这里,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正常的文化教育。 晚报记者 廖谦/图 核心提示: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影响和干预,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怎样能才彻底走出流浪儿童“屡送屡返”的怪圈?……2003年8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国内第一个“类家庭”在郑州建立。到目前为止,共建有4个,被救助的流浪儿童已达62名。进来时在流浪儿童的身上,不少人都存在着极度自私、说谎成性、破坏性强等不良品格,一年半过去了,被救助的流浪儿童品格有了哪些变化?现在生活怎么样?会不会继续流浪?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这种被社会学家命名的“郑州模式”究竟运作情况如何?
类家庭的孩子异常懂礼貌 4月18日下午5时,郑州市花园苗圃社区1号、2号类家庭。 8个孩子正在社区一平房内上课,在课堂上,孩子们看上去学得很认真,“路爸爸”宣布下课休息后,他们仍不依不饶地向他问问题。 下课后,孩子们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向记者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走进1号类家庭,就可看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块长方形、四边镂空雕刻的匾额,正中间一个大大的“家”字,这个家的房屋是两室一厅结构,和一般的市民家庭没什么两样,房子装修朴素大方,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房间里摆着儿童床、书桌,还有卡通玩具和鲜花。 从“救助小学”放学回家的4个孩子,见家里的棉被还在外面晾着,便争着去收。 因为天热,李方明(文中儿童名字均为化名)回家就准备脱掉外衣,年龄大一些的王宇就过来关心地提醒说:“停一会儿再脱衣服吧,这样容易感冒。” 采访结束,孩子们又非常礼貌地和记者告别,并坚持送到楼下。 据介绍,类家庭是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项目,集寄养、看护、疏导、教育于一体,融入社区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之家。类家庭里有两位辅导员,就是这个家的“爸爸”、“妈妈”,流浪儿童每个家庭原则上不超过7人,目的是对于屡送屡返流浪少年儿童行为与思维方式的改变起到影响和干预作用,培养流浪少年儿童独立的生活能力,促使他们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今后重返家庭、融入主流社会作准备。 刚进“家庭”的孩子毛病不少 被孩子们称为“李妈妈”的李女士,是2号家庭的女主人,和这个家庭的男主人“路爸爸”是真正的夫妻。她说:“这些孩子刚来时并不像现在这样懂事,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多种毛病。” “极端自私、排斥别人、冷漠、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是流浪儿童的最大特征。”曾经长期管理过类家庭工作的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工作人员梁新爱说。 13岁女孩刘晶是类家庭接受的第一名成员,2003年8月1日就进入了1号家庭生活,随后不久又调入2号家庭,她对后来的孩子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排斥,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骂人、打架。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她与家里的小明发生了矛盾,最终小明被打得满脸是血,嘴角被撕裂,牙齿也被刘晶抠掉了一颗。 乐乐在2003年进入2号家庭时只有8岁,但她对其他人总有一种仇视,包括对她的姐姐媛媛,总是冲着别人吐唾沫,翻白眼,还动不动就骂人,骂得非常难听。 2003年11月,媛媛被一家公立小学接收,读二年级,“路爸爸”便为她买了一本字典,媛媛对字典非常爱惜,但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心爱的字典每个角都被指甲剪剪坏,就告诉了“李妈妈”。 “李妈妈”说:“说谎成性也是流浪儿童的一个共同特征,乐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李妈妈”问乐乐,乐乐说什么也不承认。又过了两三天,乐乐又把媛媛的书拿来,用小刀在书的内侧把书页切下来,恰好被“李妈妈”看到,“李妈妈”再次询问,她才承认了剪字典的事情。 1号类家庭的“杨妈妈”也说,刚进入类家庭的流浪儿童所说的话可信度很低,明明看到是他没有关灯,或者没有冲厕所,去问,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承认。 脏话连篇也是流浪儿童的一大缺点。 魏阳是一名来自贵州的流浪儿童,他刚来时,几乎每句话都要带脏话,诸如“你老子我”、“老子揍死你”、“你他妈的”是他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 多数流浪儿都有家庭问题 “从类家庭接收情况来看,大多数是流浪儿童家庭存在问题。”梁新爱说,“几乎每个流浪儿童都有着痛苦经历,正是这些经历才造成了这些流浪儿童的品格缺陷。” 刘晶的家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山区内,亲生父母姓邓,但出生不久后的她就被父母遗弃,被一对姓刘的夫妇收养,后来养父母离婚,养父再婚后,由于她无法和继母融洽相处,养父对她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动不动就打她。刘晶说,有时养父打麻将,每当她去喊他吃饭,回来后就会挨一顿毒打,而且养父还会用烟头烫她,用腰带抽她。无法忍受的她多次赌气外出流浪,以捡瓶子、乞讨为生。这次流浪到郑州,是养父把她带到郑州,遗弃到郑州火车站的。 洛阳市的郭辉也是类家庭第一批4名流浪儿童“家庭成员”之一。在郭辉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母亲在他两三岁时又外出打工,至今也没有消息,他便被一直寄养在外婆家,这几年外婆年龄大了,几个舅舅轮流照顾外婆的生活,可没有人愿意来照顾他。于是他便被送到了父亲那里,由于父亲出了车祸,落下了残疾,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再加上他与父亲之间缺乏感情,经常与父亲发生矛盾。2002年的一天,因为一件小事,他与父亲再次发生争吵后,悄悄拿了家里的800元钱,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2003年进入类家庭生活。 孙伟亮是周口人,前几年父亲和母亲离了婚,母亲改嫁到其他地方,他的哥哥和姐姐也是出去打工后再也不回家,家里只剩下父亲和他两人,父亲脾气也非常暴躁,两人经常发生矛盾。在他刚到类家庭时,他就对工作人员说:“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就是我爹。” 针对流浪儿缺陷制订纠正方案 按照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制订的规定,类家庭中的“爸爸”、“妈妈”要像真正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另类”的儿女,要24小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仅要负责这个大家庭的柴米油盐、吃穿住用、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等等,更重要的是针对每个家庭小成员自身存在的各类不良习惯,不断引导和矫正,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孩子们建立善恶美丑是非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刘晶进入类家庭后不久,“李妈妈”就发现刘晶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她就每天晚上和刘晶住到一起,给她讲怎样和别人相处,对别人要宽容,要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谅别人。针对她爱发脾气的缺点,“路爸爸”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教育她,说发脾气就像在自己的心灵上钉钉子,钉子虽然可以拔出来,但与别人之间的隔阂却很难消除。 类家庭的辅导员们在生活中,还总结出这些流浪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有十六条内容的“生活好习惯”,并张贴到墙上,每天早上孩子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生活好习惯”读上一遍。 记者在1号家庭的墙上见到了“生活好习惯”,内容包括不说谎话、不骂人、不打架、爱惜家具、不搞破坏、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及时致谢、学会关心别人、进别人房间要先打招呼等十六项内容。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有部分学生被送到一些公立学校就读,大部分学生在苗圃社区的“救助小学”上课,课程由辅导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课程内容和普通小学基本相同。 返家的儿子为父亲端上洗脚水 4月19日,梁新爱介绍,第一批进入类家庭成员共有刘晶、小明、小刚和郭辉。刘晶已于去年2月份返乡,和家人相处得不错;小明比较喜欢戏曲,正在一个剧团学戏;小刚学会了厨师手艺,在一个饭店中打工。 说起孩子们的变化,“李妈妈”的话题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和记者整整聊了近3个小时。 小雅目前是2号家庭中的一名小成员,原来对别人冷漠的她,现在对别人非常地关心,帮助“妈妈”和“爸爸”矫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对“妈妈”和“爸爸”的感情也特别深,在大街上走,总是和“李妈妈”手牵着手或者用胳膊挎着。 经过半年多的生活,刘晶的性格变化很大,对乐乐和媛媛不再排斥,3个小姐妹还经常坐在一张床上同读一本书,由于乐乐年龄小,刘晶还经常帮乐乐洗衣服。在她返乡后,还多次打电话问“爸爸”、“妈妈”忙不忙、累不累,并嘱咐“爸爸”、“妈妈”注意身体,问家庭里的弟弟妹妹学习情况、生活得怎么样等等。 媛媛目前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也很讨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因为她在学校里年龄稍大,她把同学们都当做弟弟妹妹看待,经常替同学们值日,有时还领低年级的同学过马路。由于她的热心,很快同学们就选她做了劳动委员和学习课代表,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媛媛还积极发展绘画爱好,于去年获得“首届全国大河杯书画大赛”少儿组铜奖。一周前,媛媛被中心送往郑州一市民家里接受家庭寄养,并和新家庭的“爸爸、妈妈”相处得很好,“爸爸、妈妈”对她也非常疼爱。 郭辉被送回家后,中心又对其进行了几次跟踪回访,他的父亲和乡亲们都说,郭辉回去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再和父亲顶撞,并非常勤快地操持家务、做饭、洗衣,农活样样都干得非常精心。让他父亲特别感动的是,小郭辉还经常为他端洗脚水。据了解,曾很恨父亲的孙伟亮目前也被送回了家,对父亲的态度也大大改观。目前郭辉和孙伟亮也在中心的帮助下重返课堂。(郑州晚报记者 张锡磊 /文 廖谦/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