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提升郑州竞争力的七大举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11:06 郑州晚报 | ||||||||
核心提示: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们的话说,缺乏工业支撑、科技转化能力较弱、产业集群程度不高、开放意识不强等因素还在制约着郑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致使郑州的辐射力和对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很有限,郑州作为中部区域中心城市还需要培育。 究竟如何培育郑州的区域中心地位?如何增强郑州的辐射力?又如何提升郑州的城市竞争力?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刘战国、薛金房、张合林等专家为郑州开出七剂“药方
应把郑州辟为内陆经济特区 刘战国认为,改革开放后郑州曾错过两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二次是九十年代中期,直接结果是郑州在城市竞争力排序中停滞不前甚至后退。错过两次发展机遇的根源在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政策环境对郑州不利,同时优越的区域政策小环境又没有营造出来,因此目前应该重新审视郑州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 深圳特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二十多年就把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我国的第四大城市,同时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大发展。上海也曾错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次大发展机遇,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积极借鉴深圳的经验,采取特区政策全面开放开发浦东新区,带动了长三角大发展。漯河内陆特区作为河南省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迅速从一个县级市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大城市,在河南省城市综合实力排序中扶摇直上。由此看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着发展速度,软环境决定兴衰成败;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郑州发展相对滞后就与政策环境塌陷和改革开放力度小有直接关系;我省发展中的一大教训就是过去没有把郑州作为内陆经济特区来发展。 刘战国建议,应该尽快把郑州辟为内陆经济特区,在郑州实行特区政策,为郑州的大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赋予郑州市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中央计划单列。对所辖县区市实行动态管理,发展快的赋予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郑州市的发展还应加速推进市场化取向的内部改革。 刘战国还认为,我国先后实施的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都有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和组织保障,唯有中部崛起战略缺乏政策支持,政策环境的不公平将会人为地延缓中部崛起的进程。因此他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与中部崛起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并倾斜支持郑州、武汉两个龙头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加快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进程。 强化郑州卫星城的发展 “应进一步优化郑州的城市发展布局,完善核心膨胀、组团发展的城市格局,特别是应大力提升六市县卫星城的实力和活力。”刘战国说,为了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应适时推进行政区划改革,例如新郑市与郑州市区的一体化发展已初见雏型,建议将新郑撤市建区,设新郑特区,时机成熟时推广到其他市县区,同时将巩义、登封、新密、荥阳、中牟全部辟为经济特区。另外,区域经济的崛起还决定于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应努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双层城市群,第一层为郑州市所属的六市县区,第二层为郑州周围的八大地级市。建议将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建设发展"列入国家和河南省"十一五"计划,给予重点倾斜、优先发展;建议省政府成立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中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创建决策平台。 提升郑州“制造业中心”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郑州错过两次良好发展机遇的另外一个根源是郑州市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定位"有一定的偏差。"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薛金房说,"郑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应该重新审视。" 刘战国非常赞同薛金房的观点,他说,过去我们从总体上把郑州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非常正确的,这是由郑州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的;同时把郑州的城市功能定位于商贸城也并没有错,因为郑州具有发展商贸的天然区位优势。但是,单纯地追求商贸功能而忽视工业功能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商贸的发展缺乏工业支撑,缺乏物质基础,缺乏实力后盾,缺乏后劲和潜能,而且商贸进一步升级发展的速度、规模、层次都会受到制约。改革开放以后的前二十年,郑州市发展相对滞后就与其功能定位单一有直接关系。 刘战国还对上海和长三角、香港和珠三角、北京和环渤海、沈阳和东北地区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区域性中心城市或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任何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或龙头城市一般都具有三大中心功能: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制造业中心;"三大中心"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交通中心优势是孕育商贸中心优势的最有利条件,商贸中心优势是孕育制造业中心优势的最有利条件,离开制造业中心来谈龙头城市几近乎空中楼阁;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或龙头城市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导向。 因此,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几位专家建议,应把郑州城市的战略功能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制造业中心,"三大中心"应协调并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十五年应非常明确地把"制造业中心"放到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制造业应形成优势集群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调节处处长、经济学博士张合林说,郑州市还缺乏大型工业企业集团的支撑,目前较大的郑州宇通集团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不及漯河双汇集团的三分之一,不及武钢得十分之一。郑州市应该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打造出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工业企业集团,带动郑州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薛金房分析指出,一个名牌产品可成就一个企业、也可成就一个产业,甚至也可成就一个城市,由此可见建立在名牌之上的城市就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郑州除宇通、三全、思念等品牌之外,在全国能够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并不多,郑州应该加强培育和扶持出一批自己的名牌产品来。根据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产业集群化、企业集群化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刘战国也表示,郑州的大学城建设就存在着过于分散的问题,目前郑州的东西南北都建设有大学城,四面开花,难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优势。 薛金房还说,引导相关联的企业或产业适度集中到一起,可产生明显的集聚效益,可以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共享服务业,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分险可以大大降低,区域竞争力可以大大提高,如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江浙的专业小城镇等都是集群化发展的最佳例证,这就是企业、产业、经济和城市为什么要集群化发展的真正原因。所以,经济集群化应纳入郑州未来十五年首选的发展战略。 “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向郑州所属的新郑、新密、中牟、登封、荥阳、巩义布局,强化卫星城的专业化、集群化功能。”薛金房认为,郑州核心城区的地价很高,在这里建厂的机会成本太高,相应的利润就会大大降低。如果制造业在周边县市相对集中布局,还能大大减少对郑州核心城区空气和水流的污染。为什么长三角和珠三角中的一些中心城市竞争力特别强,其中一个原因那里有很发达的星罗棋布的卫星城。 郑州应充当中部经济特快列车的火车头 刘战国向记者介绍说,扩张实力、提升速度是郑州市提升竞争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据预测,"十一五"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8%,河南省约为10%;根据郑州市目前发展的趋势和龙头城市的客观要求,综合考虑可能性与现实性,郑州市"十一五"经济增长速度应为12%左右。 刘战国认为,郑州市应虚心向武汉、长沙、合肥、太原、南昌学习,把他们好的经验借鉴过来,同时还要向国内沿海地区的先进城市学习,全面掌握城市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确立郑州市的赶超战略,近赶武汉,远追广州,东比温州,推进郑州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率先崛起。力争在2020年前后郑州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二十强,与武汉市并驾齐驱,进入我国中心城市的第二集团军,同时力争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进入国家级城市群之列。 积极开展“百年郑州”发展战略研究 刘战国建议,为了认真汲取郑州市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应设立郑州市发展战略研究基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几家机构持续不断地展开跟踪研究,研究中外城市的发展历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政策,对2020、2050、2100年的郑州展开系统研究,不断完善郑州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支撑体系,将郑州市的发展纳入科学的、快速有序的、和谐健康的轨道。 六省会城市应建立内部协调机制 刘战国认为,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太原、南昌六大中心城市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更主要的是互补关系和合作关系。因此,六大中心城市在政策上和行动上需要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共同争取和营造与其他地区公平的政策环境。 他分析说,六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是由经济构造的同质性和部分产业的同构性造成的,竞争的结果是共同提高,绝对不会出现局部塌陷现象。首轮竞争胜出的决定性因素是投资环境,谁的思想解放、战略思路清晰、政策宽松、投资环境优良,谁的竞争主体企业就富有增长和扩张活力,谁就能吸纳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承接更多沿海和国外的产业转移,谁就能领跑中部崛起。政府是营造投资环境的主体,重点是打造高效率政府、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诚信型政府。 “但六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互补关系和合作关系。”刘战国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互利合作关系是由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六大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都很重要,各具特色优势,同时又各有短腿和劣势,相互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壮大是总体趋势。 刘战国认为,六城市之间最终要形成"高速列车"一体化关系,在中部崛起的这辆“高速列车”上,郑州和武汉是高速列车的双引擎,即火车头,相同的政策环境使六大中心城市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应率先发展率先崛起,真正对中部崛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何才能不辱使命,率先垂范,这是摆在郑州人民或中原人民面前的重大命题。 晚报记者 张锡磊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