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爱泼斯坦 外国老兵的中国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7:18 新世纪周刊

  他是宋庆龄的挚友,他掩护过邓颖超,他用镜头和钢笔记录过毛泽东、陈毅、邓小平等领袖的点点滴滴,他是斯诺夫 妇的朋友。他曾是一个外国人,但却是周恩来总理特批的获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专家。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刚刚探望过他。他就是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一个把毕生奉献给中国的传奇老人。

  拜访爱老当天,他刚刚度过了90岁的生日,为了表达《新世纪》周刊对爱老健康长寿
的祝愿,记者为他送上了一束 康乃馨。

  进门时,爱老正在一摞厚厚的名册上专心致志地签字,他戴着眼镜,整个身子倾在写字板上,甚至没注意到我们的到 来。没打扰他,我们悄悄从他身后绕过,径直来到客厅里。

  爱老的夫人黄浣碧看着记者手里的鲜花嗔怪道,“我就忘了在电话里叮嘱你不要买花,你看看,家里都摆不下了!”

  可不是吗,宽敞的客厅几乎被鲜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其中还有4月17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来看望爱老时送上的 硕大花篮。这些鲜艳的花朵承载着人们对于这位世纪老人的喜爱和感谢,寄托着对他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完成了签名,送走了上一位来拜访的客人,保姆小王推着爱老向我们走来,他的脸上带着慈祥又温和的笑容,紧紧握 住了记者的手——那是一种很特别的握法,有点像掰腕的美国式握手,充满了力量。他的手掌宽厚、温暖,一如他的笑容让人 感动。

  童年

  1915年,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出生于波兰华沙,父亲拉沙尔因为参加犹太人劳动联盟反抗沙皇的统治,曾坐过沙 皇的监狱。那期间,作助产士的母亲松亚被流放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

  爱泼斯坦出生后不久,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恰逢父亲被所在的公司派往日本开展太平洋方面的业务。随着德军逼 近华沙,母亲抱着襁褓中的爱泼斯坦,通过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又转乘轮船来到日本与拉沙尔重逢。两年后的1917年, 爱泼斯坦一家移居到中国哈尔滨。

  1920年以前,爱泼斯坦生活在哈尔滨,在那里,他接受了一生当中惟一的一点俄语教育,那时他的整个世界都是 俄国式的。

  不久,沙皇军队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打败,在他们大量逃往哈尔滨的同时,也把“排犹”的恐怖活动带到了那里。哈 尔滨街头,白俄官兵追赶、射杀犹太人的情景时有发生。于是1920年,爱泼斯坦一家被迫举家南下,迁往天津,并在那里 生活了18年。

  在爱泼斯坦7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一所美国人开办的小学读书。尽管生活在欧美文化的圈子里,但父亲仍坚持向他 灌输民族平等的思想。

  父亲同情中国民众,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当地犹太人中进行募捐,并将所得款项援助西北地区饥饿的中国人。他还常告 诫幼小的爱泼斯坦:“我们犹太人遭受着歧视,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再歧视别人。”

  爱老说:“尽管在年轻时没人教我中文,并且不可避免地受到半殖民地环境的影响,但我父母的进步思想对这些影响 起到了抵制的作用,对我的世界观起了引导的作用,使我没有被这些影响所淹没。而日本在1931年侵占中国的东北,也使 我受到极大的震撼。”

  记者

  当一名记者是爱泼斯坦从小的理想,初中毕业后不久,他如愿以偿。1931年,爱泼斯坦在《京津泰晤士报》开始 了记者生涯。

  这家英国人创办的报纸在京津两地发行,每天出版20版,由于报馆人手不够,年轻的爱泼斯坦从采访编辑到打字校 对都是亲自上阵,尽管辛苦,他却从中体味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1933年底,有人将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远东战线》交到了爱泼斯坦的手中,要他写一篇评论 在报纸上发表出来。

  在阅读《远东战线》时,爱泼斯坦被书中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深深地打动了。他打听到埃德加·斯诺在北京的住 址,在一个周末专程去拜访了斯诺夫妇。

  那一年,爱泼斯坦18岁,尽管在年龄上与斯诺夫妇有着10年的差距,但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伙伴。爱 泼斯坦就开始为斯诺夫妇主办的《民主》月刊写稿,接着又成为这家刊物的编委会成员。此后,爱泼斯坦坚定地与斯诺一起投 身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当中。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北京、天津沦陷成为敌占区。一天,斯诺带着一位衣着朴素但谈吐不 凡的女士,突然到天津造访爱泼斯坦,斯诺称那位女士为“李太太”,希望爱泼斯坦协助“李太太”从敌占区返回延安。

  爱泼斯坦利用自己在天津的特殊身份,安排“李太太”住进了犹太人开设的一家饭店,然后又买到了开往烟台的船票 ,护送“李太太”从烟台上岸,直至安全抵达了延安……事后,爱泼斯坦才知道,“李太太”就是邓颖超。

  也是在那一年,爱泼斯坦做出了意义重大的抉择:那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爱泼斯坦的家在天津,他的父母已在那 里平静生活了20多年,但他们不愿意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打算移居美国。爱泼斯坦该何去何从呢?经过一番思量, 爱泼斯坦决定留在中国。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那时决定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是有其根源的,那就是我要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实 上,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将占有独特的地位,支持和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是 对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实际贡献。”

  送走了父母,爱泼斯坦站在塘沽港口的轮船上,看到许多满载着日本兵的登陆舰正在靠岸,心中默默地想:现在你们 翘着尾巴来了,但我要留下来看你们夹着尾巴回去,我要用记者之笔记录下这个过程!

  希望

  早年,爱泼斯坦曾专门撰文写过一篇报道,题目叫做《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文中,他毫不吝惜溢美之情: 这首歌的作曲者聂耳是一个天才,他在中国音乐界的出现,是一个预兆、一道闪光,显示着中国被压迫的底层大众中隐藏着巨 大的天才……《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出自田汉之手,他是中国新戏剧家中最富有活力、最有才华的一个……

  谈到第一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的感受,爱老说那是一种他从未感受到的震撼。

  那是在抗战爆发前四个月,爱泼斯坦去天津青年会的体育馆参加一场大众歌咏运动。“当时,大厅里面有400个人 站着唱歌,他们表情严肃,重复着他们学到的歌词。”

  作为一个旁观者,爱泼斯坦很快便受到了感染,热血沸腾起来。爱老说,当时除了《义勇军进行曲》本身,吸引他的 还有一位叫做刘良模的中国人——他是“大众歌咏运动”的倡导者。

  “当时的天津驻扎着4000人的日本军队和同样多的间谍,我们唱歌的时候,他们(日本侦探)就出现在现场,并 装作很偶然闯入的样子。随后,在他们周围,唱歌的声音开始动摇起来。

  刘就说,‘大厅的门是敞开着的,朋友都是抱着这个目的来的,如果有人不唱歌,他来这里一定另有企图,也许是要 捣乱吧,请大家看看自己附近的人是不是在唱歌。’他说完这句话,每个人都在查身边的人,最后400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 两个日本侦探身上。”

  “那两个日本人满脸通红,想方设法地躲避着人们的眼睛,最后实在躲不过去了,他们也哆嗦着嘴唇勉强吐出中国歌 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边唱,一边小跑着朝大门口走去……”

  在那次活动中,爱泼斯坦结识了很多进步青年,从他们身上,爱泼斯坦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希望。在他离开时,刘 良模紧紧抓着这位外国记者的手。坚定地说道:“你知道,有朝一日,我的歌咏队将变成战斗队。”

  朋友

  1939年,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后,爱泼斯坦受雇的合众社认为中国的抵抗会逐渐消沉下来,同时日本会成为合众 报在亚洲最大的客户。于是,他们以爱泼斯坦过于“亲华”而不适宜在日本占领区工作为由将他解雇了。

  这个变动成为爱泼斯坦一生当中的分水岭,他来到香港,加入了老朋友宋庆龄领导下的“保卫中国同盟”。爱老回忆 说:“宋庆龄那时只有45岁,她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忠诚奉献的革命家,我们大家把她当作慈母一般看待。 ”

  有一次,爱泼斯坦和同住的小伙子艾伦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请宋庆龄来吃,宋庆龄欣然答应。爱泼斯坦和艾伦在高兴 之余开始慌张起来——他们满屋子都找不到一块桌布来让这次午餐看起来更正式一些。最后,他们只好临时用一条干净的床罩 来代替。

  席间,三人边吃边谈论“保盟”和其他的事情。饭后,宋庆龄在表示了感谢之后逗趣地问:“你们中间哪一个是睡在 这条床罩下面的?告诉我,我才走。”那一天,爱泼斯坦和艾伦在欢笑声当中送走了宋庆龄,他也因此与宋庆龄结下了长达4 0年的友谊。

  1951年夏天,爱泼斯坦和夫人邱茉莉(已故)应宋庆龄的邀请,克服重重阻力,由美国绕经波兰返回北京,参加 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的创刊工作。

  这一呆就是十几年,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对外宣传人才。期间爱泼斯坦经周总理批示获得了中国国籍,并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

  1975年的一天,宋庆龄在和爱泼斯坦的闲谈中透露出,希望在自己身后由爱老来为她写传记的愿望。此前,她已 谢绝了许多人为她写传记的请求,由此可见她对爱泼斯坦的信任。

  事实证明,爱泼斯坦的确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开始写作《宋庆龄传》那一年,爱泼斯坦已经70岁了,他经常到 宋庆龄故居写作,寻找宋庆龄生前的痕迹,感受宋庆龄留给他的精神财富。经过十个春秋,爱泼斯坦终于完成了宋庆龄生前的 嘱托,于1992年出版了《宋庆龄传》一书。

  信仰

  在爱老的传奇人生中,战争占去了大半,他本来可以远离中国战场上的硝烟到西方社会去做一个绅士,然而骨子里的 正义感和对中国的热爱,让爱泼斯坦坚定地留在了中国,即使经历困苦,他也从不曾有过退怯。

  文化大革命期间,爱泼斯坦未能逃脱厄运。“文革中很多‘红卫兵’组织请我去参加他们的集会或者在会上讲话,希 望借此显示国际上是同情中国这场革命的。对于这类的邀请我一般是有请必到,只有一次我拒绝了——有一群红卫兵要把刘少 奇‘揪’出中南海,邀我同去……”

  因为爱泼斯坦的这次拒绝,为自己招来了厄运。不久,他和夫人邱茉莉被“四人帮”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北京秦城 监狱,一关就是5年……

  即使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爱泼斯坦仍坚定他的信仰,他在自己的回忆录《见证中国》当中写到:“我从没有想过把 离开中国作为一条出路。到了国境的那一边,在怀有敌意的新闻界面前,捶胸顿足地背弃我长期的信仰,然后在资本家的餐桌 上赴宴享乐,这是我曾说过的抛下红旗、表示‘改悔’的逃兵表现。我对自己起誓:我永远不会那样做。”

  世纪人生

  1915年4月20日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Epstein),生于波兰华沙,又名艾培,犹太 族;

  1917年 随父母来到中国;

  1921年 在天津读书;

  1931年 中学毕业后,进《京津泰晤士报》任记者(后历任《北平时事日报》编辑,美国合众社、重庆美国《 联合劳动新闻》记者);

  1933年 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

  1938年底 应宋庆龄邀请赴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在中央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曾多次深入抗日前线和 根据地,采访中共领导人;

  1944年5月-10月 参加中外记者团,赴延安采访,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接见。其间,经他改写 ,新华社在延安向全世界播发了第一条英文新闻稿;

  1945年 赴美国,任纽约《联合劳动新闻》总编辑,后参加美国争取远东民主政策委员会;

  1951年 应宋庆龄之邀到中国筹办《中国建设》(1990年1月改名为《今日中国》)杂志;

  1957年 加入中国籍;

  1964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

  工作在中国

  历任《中国建设》(《今日中国》)杂志社执行编辑、总编辑,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顾问,3S研究会副会长、顾问 ,中美友协理事,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副主席。2001年3月任第四届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第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常 委(新闻出版界)。

  记录中国

  著有《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中国劳工状况》、《西藏的转变》等记录中国的著作。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