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江苏盐城频发龙卷风 天气预报与保险共解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06:49 新京报
江苏盐城频发龙卷风天气预报与保险共解难题

2005年4月29日,盐城建湖县上冈镇大志村,村民正在修缮被龙卷风破坏的屋顶。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江苏盐城频发龙卷风天气预报与保险共解难题

一位村民走过自己被龙卷风夷为平地的家。


江苏盐城频发龙卷风天气预报与保险共解难题

盐城建湖县上冈镇大志村,一幢被龙卷风夷为平地的居民房。


江苏盐城频发龙卷风天气预报与保险共解难题

灾后,大多数灾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中。


  4天之内,龙卷风、冰雹连袭盐城,因为无法准确预报灾害,人们只能被动接受灾后的现实。灾害预警仍是世界性难题,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也在防灾手段提高上与自然赛跑。

  太阳突然藏进云层,老水牛怎么也不肯进屋。远处传来刺耳的“呜呜”声,百米开外,一排白杨树发出拦腰折断的“噼啪”声。

  “我一回头么,就看到一股黑云直往我这边压过来。我马上抱住旁边的一棵树,感到自己被风直往上抬。也就十几秒钟,我一回头,发现自家三间房子不见了。”对江苏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大志村村民张少云来说,4月20日下午5时的一幕将成为他一生难忘的情景,当时,一股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席卷了盐城市的多个县市,所到之处房倒屋塌。事隔4天后,一场冰雹袭击盐城

  随后,盐城境内全面遭受龙卷风和冰雹侵袭。

  “这次灾害天气现象之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始料不及的。在历史同期也是十分罕见的。”盐城市气象局一位徐姓副局长说。

  从历史上看,因盐闻名的盐城对龙卷风并不陌生。

  史料记载,古代盐城所在盐阜平原上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曾频繁发生。江苏省气象台强对流天气研究专家沈树勤认为,这跟盐阜平原的地理条件有关。

  据统计,江苏平均每年10.2次龙卷风天气,多发在盐城,以致当地农民认识到,龙卷风和冰雹跟农药化肥一样,也是种地的成本。

  从现在来看,对龙卷风这样的灾害天气进行准确预防,对气象部门来说还是难以企及。

  龙卷风来了

  大志村是4月20日那场龙卷风肆虐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当天下午5时左右,42岁的村民姚守力看到天上形成了一个漏斗状云体,并向地面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象鼻子”。

  “看上去很重,似乎要从天上掉下来。”姚守力说,“象鼻子”直径有十几米,顷刻间,栅栏、屋顶、墙壁、电视机、餐具、家禽,全都离开了地面,消失在这团灰色的直径达十多米的旋风柱体中。

  所有的物体在高速行进的龙卷风中旋转,皆成碎片。

  在大志村,废墟在地面构成一个残缺的椭圆,在东南方向露出一个“缺口”。沿圆周一线,是折断的树干、坍塌的墙壁和破碎的家具,而位于圆周以内的建筑和树木基本完好。“这是龙卷风一路刮过去留下的。”大志村教师王为兆说。

  “你可以把龙卷风想象成一杯茶水,用一根细棍在茶杯里搅一下,中间就会形成一个漩涡,此时中心气压非常非常低,周围的茶叶自然往中间跑,然后往上升,这就是龙卷风周围的人和物易被吸入其中的道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余志豪教授说。

  盐城气象部门对此次龙卷风生成的解释是,龙卷风在洪泽湖酝酿,从西北往东南渐行,在建湖登陆,时而直行,时而绕行。

  按气象部门的数据,龙卷风席卷了建湖县庆丰、上冈和冈西部分村庄,前后延伸约15公里后消失,天空飘起了雨。没有人知道这次龙卷风有多大,人们只能从龙卷风一路袭来留下的碎片来感知它的大小与强度。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谈哲敏说,因为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影响范围比较小,以至于现有固定位置的探测仪器很难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

  冰雹也来了

  龙卷风过后4天,一场伴有龙卷风的冰雹雨又向盐城砸来。

  4月24日晚8时开始的大风和屋顶的“噼啪”声,使滨海县莫湾村人很少有人能安然入睡。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开门一看,地上已是满满一层冰雹,屋前的杨树叶满目斑驳,像被虫子啃过。

  “有的只比鸡蛋稍微小点,大多像蚕豆这么大。”村民顾光说。当天下午,村边的麦田里依然可以捧到整把的冰雹。

  麦穗全都耷拉着,而油菜和蚕豆已被打了个稀烂。

  村委会主任陈德华介绍,全村4100多亩地,80%以上绝收。

  “一般来说,龙卷风和冰雹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但在一定天气条件下,龙卷风产生后,会夹杂冰雹的产生。”余志豪教授的理解是,龙卷风和冰雹形成条件有相似之处。余志豪说:“龙卷风和冰雹形成的必然条件之一是上升的热气流,就像在烧一锅水,烧开后必然起泡泡,形成对流气体。

  所以龙卷风一般发生在午后,经过太阳的辐射,这个时候地表热力条件好,上升的气流与高空的冷空气汇合,加剧对流。”5月2日,在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谈哲敏教授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图像演示了冰雹形成过程。

  “在大气零度层以上,冰晶、雪花吸附水汽,相互碰撞,就像来回滚雪球,滚大了就成了冰雹,大气支撑不住就往下掉,掉下来又被上升的气流推上去,来回往复,期间也有蒸发,最后掉了下来。冰雹的形成,就如怀胎,时间越久,冰雹越大。”

  为何是盐城

  盐城市民政局统计,此次龙卷风和冰雹灾害吞噬了104个乡镇12万公顷的耕地,247万人受灾,13人死亡,825人受伤,9094间房屋倒塌,19.82万只(头)家禽家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4.2亿元。

  盐城市气象局一位徐姓副局长认为,这次灾难天气在历史同期十分罕见,“以前龙卷风主要出现在七八月份。今年提前到4月。”但在盐城当地人看来,这样的灾害以前也经常发生,只不过这次更为剧烈,更加密集。

  盐城民政局出具的一份《关于我市连续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的情况汇报》指出,本次灾害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灾害发生时间早。盐城去年首次发生灾害时间是6月26日,今年不仅提前,并在一周内连发三次。二是多种灾害并发。三是受害范围广。四是受灾损失严重。

  徐副局长介绍,灾害发生时,高空吹的是西北风,弱冷空气往盐城地区渗透,地面吹的是西南风,低层属暖气团,这样形成高低层冷暖气流交汇。按照徐的理解,这样一个大的气象形势一直维持在盐城上空,直接造成了一周内3次强灾害天气。

  江苏省气象台强对流天气研究专家沈树勤通过雷达观测,在4月25日那次强对流天气中,安徽境内一个几公里长的对流云团,向江苏发展,与山东一个向江苏境内发展的对流云团遭遇,两块云团在16:30-17:30之间在盐城地区汇合后强度急速增强。于是,龙卷风和冰雹一起袭来。

  据沈介绍,每年初夏,是江苏省龙卷风冰雹天气多发期。就分布来看,全省主要有两个“雹窝”。一个是省东北部,包括连云港、盐城北部一些县市,这是频率最高的地方;第二个是南通半岛地区,比上个地区弱一点。

  沈认为,这跟盐阜平原的地理条件有关。他说,盐城东部,在陆地与海岸线近20公里的区域内,多为盐碱地,对太阳温度吸收较弱;在淮河以北,大运河以西地带多为沙降黑土(射阳、泗阳以西地区),最高温度可达五六十摄氏度;另一部分地为黄潮土。三个不同土壤分布带,造成盐城地区对太阳反射强度不一,地表温度不一,热力分布不均匀,对流增强。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余志豪教授分析说,苏北地区处在南方雨带和北方高温区的过渡地带,天气容易出现不稳定力量。“我们小时候玩竹蜻蜓,双手往相反方向一搓,竹蜻蜓就飞了出去。龙卷风的形成,也需要这么一股初始动力。”他说,“如果能找到促成龙卷风的初始动力,或许对龙卷风的预测和防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天气预报的作用

  5月1日,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修建被龙卷风刮倒的房屋,在他看来,天空从未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平静,“那里总有一些意外发生”。老人摇了摇头,不愿再讲。

  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每次遭遇龙卷风之后,又等着下次龙卷风的突然袭击。农民仍然在原地重新搭建新房,没有多少人愿意搬迁。这次龙卷风灾害,大志村受灾较重,政府建议受灾村民集中改建房屋,但应者寥寥。

  50岁的顾玉加是建湖县上冈镇人,51年前,顾尚未出生,他的哥哥就死于龙卷风。哥哥当时6岁,被龙卷风卷起的砖块砸死。还有一次是20年前,龙卷风经过顾玉加所在村庄,但没有进村。

  这一次,顾玉加躲在家里,在房子瓦片被掀走的瞬间,他从屋里跑了出来,风抬起他150多斤的身体,离地面一尺多高,飞出十米开外,顾玉加重重地摔向地面,他的背被戳了一个洞。

  顾玉加说,每次龙卷风都是突然来袭,让人们猝不及防,他希望天气预报能起到作用,准确预报出龙卷风的来袭。

  但气象部门对此并不乐观。盐城市气象局一位官员就认为,“像预报台风、降水那样,提前数小时甚至提前几天来预报龙卷风几乎不可能。即使是美国这样的龙卷风预警先进国家,龙卷风的预警时间也只有10分钟。”“因为龙卷风雹云团是稍纵即逝的,常规气象雷达一般一小时预报一次,很有可能龙卷风在雷达扫描的间隔里发生、发展、消失了。”一位气象专家说。据了解,我国各地气象台用于预报天气情况的设备是常规气象雷达。

  气象卫星对于龙卷风也无能为力。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多普勒雷达,可以测定风速、风害,为龙卷风的预报及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在美国,已经建立了由100多部多普勒雷达构成的雷达网,密切关注美国各地的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对龙卷风进行预报以防灾。

  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厦门、福州等地已经建成了多普勒雷达观测站,最终将在全国建成由100多部多普勒雷达构成的雷达观测网。江苏共有4台多普勒雷达,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多半时间,雷达并非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龙卷风和冰雹并非国内主要灾害天气。”一位业内人士说。

  “一粒沙子”

  4月30日,建湖县一位老农已经在自己搭建的塑料窝棚睡了10个夜晚,在这次龙卷风雹中,他家去年才装修的房子化为瓦砾。“现在听到风就害怕,一切又得重新开始。”灾后,政府送来了大米和干面,“我们其实缺的不是这个。”老人叹道。

  按这位老人所说,最希望的是信息的畅通,这样就能早点预防,减少损失。

  盐城气象部门曾试图通过更新设备达到准确预测灾害性天气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样还不够。“人与天气斗,必输无疑。”一位气象专家说。这样的尴尬已远非盐城气象部门所独有,以致气象专家不断呼吁,“只有专业化的预警通报系统的建立才能把灾害减小到最小范围。”“突发性和不可抗拒性是这种天气的最大特点,”盐城气象局徐副局长说,“探测手段和预警能力虽然在提高,但依然赶不上千变万化的天气。现在关键是信息能及时向社会辐射,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收到警告。”他感慨说,4月20日因龙卷风身亡的主要是老人,而且主要在农村,他们无法及时获取信息。

  余志豪教授依然记得,年轻时在江苏赣榆县,看到黄黑色的云,似乎要刮龙卷风或者下冰雹时,人们会爬上山头,敲锣打鼓,大声呐喊,这样形成的声波,在云层中促使雨滴碰撞积大,及早下落,以免形成冰雹等灾害。

  目前,已有学界专家呼吁运用人工增雨的方式向高空发射火箭,让水汽及早形成大的雨滴降落,及早把冰雹等灾害“扼杀在摇篮里”,“这在原理上是说得通的,但真正的效果还得看实践情况。”余志豪教授说。

  盐城市委一位官员介绍,当地农村灾民没有一人上农业保险。

  “这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谈哲敏说,国外许多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研究自然灾害,因为国外农村居民都进行了保险,一旦遭遇龙卷风等灾害,保险公司为此付出很多,因此,他们宁可花巨资投入龙卷风研究,寻找应对方法。

  盐城市民政局救灾处彭处长主持过多年盐城地区龙卷风灾后救济工作,他的感慨是,人与自然斗,民政永远是一个善后部门。

  “人们总是忽略大气的存在。人们呼吸空气,却也污染了空气。现在空气似乎在发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感叹道。

  “经济越发展,灾害的成本会越大。”谈哲敏说,“人类必须了解自然,也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决不要老想着改造自然。人是渺小的,一粒沙子。”

  □本报记者吴学军 江苏盐城、南京报道 □本报记者王申 摄影

    江苏发生“水龙卷风” 湖水卷起近千米高(视频)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