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专题 > 正文

中国财经报道:股权分置改革能实现多赢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11:00 中国财经报道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节目《股权分置改革能实现多赢吗》,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计渝:最近一段时间,股市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股权分置改革,随着四家试点方案的出台,我们发现这个股市里股民们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你看沟通、协调、质疑,甚至是争吵接连不断,现在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方案究竟是怎么了,今天现场请到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位是“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向文波先生,第二位是湘财
证券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施光耀先生。第三位是投资者蒋源深先生。说到试点,我们知道在四家试点企业当中,“三一重工”是第一家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改革方案的,可是这个方案公布仅仅两周的时间,他们主动做了修改,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一重工”,三一集团民营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以生产混凝土与路面施工机械为主,公司2003年7月3号挂牌上市,公司总股本 2.4 亿股,其中法人股占75%。流通股6,000 万股,占25%,每股发行价15.56 元。

  2005年5月10日,作为第一批试点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第一个拿出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拟采取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10送3股派8元的方式进行补偿,此方案完成后,原非流通股的股本数将下降为16200万股,原流通股东所持股本数将上升为7800万股,并获得4800万元现金。随后5月12日,三一重工复牌开盘跳空涨停,全天涨幅达10.03%。

  然而对待这个改革的新生儿,试点遭到了重仓持有其流通股的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普遍质疑。以申万巴黎为首的流通股大股东上门“讨价还价”, 5月25日,当记者来到三一重工的时候,正赶上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三一重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修改提案,该公司将对价标准调整为每10股送3.5股派8元,比之前的方案每10股增加了0.5股,现金对价不变。大股东同时承诺,两年内不减持三一重工股票,且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9元不减持。

  主持人: 您看,一波三折,仅仅两周的时间,“三一重工”对自己的第一稿方案做修改,那么对修改完的这个方案,大家的看法究竟怎么样呢,我们邀请嘉宾对这个方案给一个答案,大家对这个方案你们的满意程度怎么样,大家打一个分,好不好?我们先看蒋先生的,20分,这个分可是比较低的,为什么?

  蒋源深:非常的不同意,不公平。

  主持人:不公平在什么地方呢?

  蒋源深:它的股东权益发起人是11.8亿,按一块钱计算是投入1.8亿,因为它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当时国有股不流通,非流通股不流通,才存在溢价发行,如果现在变成流通的话,那就等于你的股东权益不是权益了,而是变成市场流通了,再算一帐,现在净资产是6.85,是6.8亿,如果按市场流通来看,给股东3.5以后,变成1.59亿,1.59亿乘以市场的价格那就是它的总的价值,和它当初的1.8亿比,这是多大悬殊的。

  主持人:再来看施先生。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分?

  施光耀:这个东西应该是次高,应该还有更高的分数,但是因为次高的理由有这么几个:第一个,这个方案的确是比较高的,就是说它直接反映了一种我们股票,它承认了股票流动性是有价值的,它是含权的,所以我要给非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这个精神;第二个,我觉得它也反映了,就是说是非流通股东直接从自己兜里掏出钱来,或者拿出股票来支付给流通股东,纯粹对价是发生在流通股跟非流通股之间,跟上市公司没关系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因为这个发生变化;第三个就是说从这个价格的制定、确定来说,我看公告,它也有了相当的逻辑基础;最后一个,特别是修改以后的方案,我们对方案的修改再次体现了股权分置改革中提出的讨价还价的精神,所以说讨价还价是有效的,协商是可以有结果的,所以总体我给了88分比较高,但不是最高的。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看向先生,向先生第一方案是90分,第二方案是80分,向先生好像不对,为什么第二方案你们做了修改,应该比第一方案自我感觉应该更好才对,为什么自己打的分低了一些?

  向文波:这个很简单,如果当初我们不在中国国内上市,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上市的话,代价不会像今天这么高,这是一个;另外一个,第二方案我们付出了更高的附加的成本,我们减持的条件还做出了附加,某种意义上对我来讲我的代价更高,并且门槛更高,所以我的满意度很显然也是下降了,由90下降到了80。

  主持人:不过我觉得蒋先生刚才也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帐究竟应该怎么算,那么我们现在为二级市场流通股股东付出的对价,是不是可以补偿流通股东认为的缩水也好,这个怎么来回答?

  向文波:我觉得大家都在算,与其说是算,还不如说是考虑问题的形式。股权分置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东西,股权分置改革,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更没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得清楚,假如有一个什么可以说得清楚的话,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把计算的拿出来,通过就很简单了,问题是这个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也是算不清的帐,大家各有各的说法,严格地讲是思考问题的一种角度,或者是方式,这样理解可能更有意义。

  蒋源深:我打断一下他的话,什么东西有一个现象,有一个实质的东西,你的资产增值是一个实质的东西,具体别的东西都是表面现象,资产投了1.8个亿,经过三年以后现在资产是多少,如果按市值流通,假如现在股票不说20块钱,就是18块钱流通,折算以后,你1.5亿乘以市值是多少,经过三年以后资本翻了多少倍,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咱不说二级市场股民的损失,只说股东权益的损失。你通过溢价发行,溢价发行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国有股流通的情况下发行了,现在把股东的权益变成市值流通发生对价,这个对价的合理不合理取决于市场是最好的见证,事实是最好的见证,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案是合理的,就会投赞成票,市场就会给你好的形象,股民也会给你好的现象。

  向文波:我不一定很准确,就是这位先生无法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你的资产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你的权益增加这么多,这个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有放大效应。某种意义上公司的盈利能力跟你的股价是有关系的,跟净资产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大家很在乎净资产。我在说一个比方,比如说有两个煤矿,一个已经废弃了,但是账面上有大量的资产,矿井、厂房设备,这个是有四个亿的净资产,另外一个新煤矿也有四个亿的净资产,也投入了同样的设备、厂房,这个权益假设出售这个资产的话,您认为他们的价格会一样吗?所以关于这个东西的理解,我认为有一个不太准确的观点,就是把资产作为市场的一个依据,这是不对的。在全世界这种市场没有按市场定价的。

  主持人:您觉得定价应该按照什么样的?

  向文波:市场的定价也没有一个公式,如果有一个公式的话投资就变得很简单了,比如说就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它不是这样的。市场定价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买卖关系,是一种供求关系,这种供求关系背后就是价值的泡沫,它到底值多少钱,是价值的泡沫,这个各有各思考的模式,

  主持人:有了争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充分交流和沟通,这里我们也非常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能够参与到我们节目的讨论中间来,大家可以发短信和我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说到争执点,我们也注意到5月26号清华同方在北京开了一个沟通会,叫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沟通会,我们的记者采访完回来跟我们说,沟通会其实某种意义上变成辩论会了,那么会上情况到底怎么样。

  5月26号,清华同方举行了“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沟通会”,会上双方的争论焦点依旧集中在对价方案上,流通股股东和投资者认为,清华同方的10送10方案非常不公平。

  投资者:“股权分置追求的是原来的不合理方案的一种矫正,那么现在这种矫正几乎没有啊!”

  投资者:“你是不是还能够在以后又能到5毛 6毛以上(的 业绩),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这是问题的关键。”

  在会上,投资者普遍要求修改对价方案,甚至有投资者夸张地要求把对价方案调整为10送50.会场上经常出现投资者为了发表观点而争抢话筒的现象。

  清华同方董事长、大股东清华控股董事长荣泳霖:“清华同方大股东并没有采取这种办法,先那个6,再给个8,再给个10,也就是说我们在考虑这个方案的过程里边,已经综合考虑了我们未来的业绩支撑,考虑了对流通股的对价。甚至也包括考虑了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可能性,考虑了一系列的这个因素。我们是就一步到位拿出了这个方案。”

  清华同方董事长荣泳霖表示,公司已尽所能对流通股东做出最大让利,据计算让利额有5亿。此次让利力度已经很大。方案没有更改的余地。10送10就是最终方案。公司大股东的底线是股权比例不能低于三分之一,也就是34%,否则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清华同方董事长、大股东清华控股董事长荣泳霖:“只要是第一大股东你肯定就有你的决策权,更多地考虑来说,就是作为清华大学来讲如果控股权太低的话,不利于调动清华大学把一些资源向同方倾斜的积极性,是这么一个问题。因为我凭什么要把我的这些资源包括品牌的资源包括一些技术、人才、信息等等一些方面的优势的资源向你同方倾斜呢。”

  主持人:蒋先生,我刚才注意到我们的新闻短片中,您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大家争论来争论去的焦点问题究竟是什么?

  蒋源深:我代表的是流通股股民的权益,我觉得上市公司应该是全体股东的公司,而不是非流通股东的公司。我跟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接触,觉得上市公司是他们的公司,低于34%,这个股权是你用钱买来的,不是要多少是多少,是吧。他们老总说改革以后是34%,这个是一个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你的股权可以买到80%、70%,你有钱可以去买,但是你不应该说利用资本的运作达到增值。

  主持人:施先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施光耀:其实这里面国有资产保持增值,怎么要不要控股地位,什么时候控股地位,怎么实行控股地位,这里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答案,这个思路是开放的。如果说有了控股地位,而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那控股低也不能保持增值,反过来,如果并没有控股地位,这个企业很好的发展,这个保值增值就更好。所以说保值增值的路径形式是多样的。

  主持人:有一句话,也是我们大家的初衷,在我们这次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过程中,大家都有这个期待,就是期待什么呢?就是多赢,共赢,究竟怎么样实现共赢呢?请三位嘉宾提个意见,把意见写在题板上,每人提两个意见。

  主持人:蒋先生希望保护小投资者权益和三公原则不是空话。

  蒋源深:就是以三公原则,同股、同权、同利,现在比如说非流通股跟流通股,比如说一个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利润的分配问题上,存在着差异,刚才算了,现在你的股东权益是增长了,股民的股东权益是缩减了,这个怎么办?

  主持人:这是找到一个协商的点。施先生,多一份沟通,多一份支持。为什么?

  施光耀:我第一句话是给改革试点企业的,整个谈判的过程就是一个谈判的过程,沟通的过程,这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如果一个谈判者不会妥协,他也不可能谈判成功。就像刚才打分,打88分,这个是次优方案,我们只能选择次优,不可能最优,如果我最优了,对方就不是最优了,那么这个谈判就达不成结果了,所以多一份沟通,多一分理解。第二句是给我们整个社会,我觉得我们试点企业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它的伟大性不会亚于几十年前小岗村的改革者。

  主持人:向先生,积极参与行使权利,了解资本市场,成为投资专家。给我们解释一下。

  向文波:关于这个方案存在着各种分歧,我认为是正常的,现在保持我们讲的公平也好,合理也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流通股东要积极参与进来,要积极行使你的权力。

  主持人:我们要想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前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地找到一个为社会所有投资者所公认的大家都认为公平完善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究竟怎么找到呢?这里我想起了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的一句话,他说我这一辈子研究的就是讨价还价,我想讨价还价那就是市场机制发挥最大效能作用的一种,通过讨价还价,我们才能够让所有的投资者充分地沟通,充分地协商,通过讨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案。

  本期主编:赵悦

  本期记者:白亮争 殷洪生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2:05——22:25(首播)

  周五: 23:15——23:35 (首播)

  周一至周五:09:38——09:58(重播)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