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江苏徐州力推无差别教育 集中财力改造农村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00:53 新京报
江苏徐州力推无差别教育集中财力改造农村学校
王沟中学是丰县条件最差的学校之一。根据徐州市委书记徐鸣的“无差别教育”构想,今后将加大对这类学校的投入。
  

  本报记者 宫靖 徐州 报道

  核心提示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至徐州调研“无差别教育”。根据徐州市委书记徐鸣的构想,将集中财力改造农村学校等“差校”,7年内,使徐州市每个适龄孩子享受到法定的教育平等权。

  为实现“无差别教育”,徐鸣提出“扶弱抑强”。这一做法与各地政府集中财力办重点学校的做法截然相反。在实践中,“无差别”的目标也面临资金等诸多现实难题。

  教育均衡化是众多教育界人士的理想。尽管专家对其前景有所担忧,徐州仍将继续推进这一实践。

  6月5日上午10点,徐州市泉山区矿山路小学的操场上传出阵阵笑声。三年级二班的30名同学正上体育课。9岁的李继康被同伴摔到了草坪上,他爬起来,咧嘴笑笑:“这草坪干净,不扎人”。

  在泉山区,矿山路小学是一所公认的“差校”。几个月前,李继康对这里的感受是“让人苦恼”:草坪上满是荒草,教学楼内外墙壁黑一块白一块,更要命的是大风来了能把厕所的顶子掀掉。

  李继康很满意现在的校园:草坪整修了,教学楼的里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新建成了水冲厕所。这些改变来自于泉山区最近实施的“差校改造计划”。仅最近两月,泉山区教育局就向矿山路小学拨款30多万元。如此规模的拨款,该校自建校后还是第一次。

  “差校改造计划”来自于徐州市委书记徐鸣提出的“无差别教育”构想。2004年,他提出了“三步走”的明确计划:通过7年左右的努力,在徐州市的6县(市)5区初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无差别教育”,使每个适龄孩子享受到法定的教育平等权。

  这一集中财力改造“差校”的做法,与近20年各地政府集中财力办重点学校的做法截然相反。徐州的实践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今年3月,教育部派员专程调研。

  市委书记和“无差别教育”

  今年3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4人抵达徐州,徐州市教育局官员事后介绍,陈小娅此行是按照国务委员陈至立的批示,专门来调研“无差别教育”的。

  力推“无差别教育”的是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徐鸣。49岁的徐鸣是江南无锡人。徐鸣以前曾做过乡村小学代课教师。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宋农村回忆说,徐鸣有一个特殊的“嗜好”———调研教育工作,经常到学校去查看教育情况。

  徐州现辖6县(市)5区,总人口约917万,在校生高达19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多达146.5万人。徐鸣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徐州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但他认为,“薄弱”的主要体现不在地区之间的差距,而在地区内的差距。具体而言,徐州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非常大。

  2004年2月19日,徐鸣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我们应当如何办教育》。该文写道: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现实却是各地都兴办了一大批所谓的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的存在,使许多青少年学生过早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差别和竞争……以至于放弃了接受更高教育的勇气。”

  他认为,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是各地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分配不公造成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倡行“无差别教育”。要做到三个“无差别”,即学校基础设施“无差别”,学校资金投入“无差别”,学校师资力量“无差别”。

  2004年6月,徐州市教育局经过数月的讨论后,正式启动“无差别教育”工程。泉山区和新沂市,分别作为城区和县市的代表,先期启动。此后不久,其余县市区也被要求启动此工程。

  两个孩子的教育轨迹

  6月2日黄昏,15岁的陈林林翻翻已经卷了边的化学书,皱皱眉头:“化学课我最头疼了,好多东西都理解不了。”

  陈林林是丰县王沟中学的初三学生。半年多前,她学到了“氧气的制法”这一节。由于学校没有实验室,这节实验课,她是在听老师“讲实验”。

  “孩子学习很用功,但化学课不做实验,有些地方是不太好理解。”陈林林的化学老师惠明理说。57岁的他教了25年化学课,只记得曾带学生去外校做过一次实验。

  王沟中学有34个班,只有34间教室,没有地方建必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这在同是15岁的王若晨看来,有些难以想象。王若晨与陈林林生日只差4天,她就读的群益中学位于丰县县城,离王沟中学大约40里地。

  群益中学副校长张立志介绍说,学校6年前由原丰县一中初中部转制而来,是“公助民办”中学。占地150亩,有120间教室,90间供4000余名学生做教室用,30间做实验室和各种兴趣爱好室。

  王若晨还清楚地记得,学到“氧气的制法”这一节时,化学老师带她到了学校三个化学实验室其中之一,由专门的实验老师演示了实验,最终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化学课很轻松,很好懂。”

  “过去徐州政府办教育的方法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建重点校时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用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地,最好的楼。我们把重点学校作成了精致的盆景,而对一般的学校尤其农村的中小学,仅是维持其教学的正常运转,这的确有违教育公平原则。”徐州教育局局长宋农村说。

  在教育界积极推进“无差别教育”的宋农村认为,“徐书记提出的‘无差别教育’,就是要使千万个陈林林和千万个王若晨之间的教育差别逐渐缩小。”

  “扶弱抑强”

  5月29日,为期两天的“中国无差别教育高峰论坛”在徐州举办。徐鸣向200余名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和记者宣布:为推进“无差别教育”,徐州将在教育界继续“扶弱抑强”。

  徐鸣所指的“强”是重点中学和城市学校,尤其是依托重点中学资源建立的“公助民办”学校。徐州市教育部门提供的消息证实,徐州的6县(市)5区中,每处都有由原重点中学(政府出资建设)改制而成的数所“公助民办”初中。仅在徐州市区的民办初中,就有十多所。这些学校利用重点学校品牌优势,往往是各地学生“择校”的热门。

  徐鸣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择校到重点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学生,大致有三种类型: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家境殷实的和父母有一定权势的”。他认为,“择校”之风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在论坛中,徐鸣强调,今后原则上不再审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但对已有的民办学校和重点学校,目前尚无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徐鸣承认,目前不能轻易地动手“抑强”,阻力非常大。与“抑强”相比,对农村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扶弱”力度显然更大。

  泉山区积极推进“差校改造计划”:三年内由财政投入数千万元,使区内24所小学“无差别”,全部达到徐州市实验小学标准。

  资料显示,去年全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6.9亿元,比2003年增长15.7%.据介绍,投至差校的比例上比过去有大幅增加。今年,徐州市将再投入1200万元,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市750所农村村级小学全部建成“网络教室”,实现“校校通”。

  徐州市教育局还出台了一系列意见措施,以实现师资力量的“无差别”。徐州市八中的音乐老师王静,于去年9月被学校派至贾旺区紫庄中学支教,为期半年。去年9月,从徐州市区近20所中小学中派出的支教老师有100名左右。今年3月,第二批支教老师又赶赴各县区的农村中小学。

  王静说,今后徐州市内中学老师要想评上一级职称,必须有支教经历才有资格,新毕业大学生必须先到农村教学一段时间。

  除市区外,县镇每年也要安排共200名教师到农村更薄弱的学校支教。据了解,市财政每年专门拿出150万元用于支教补助。从2005年起,还将拿出1100万元用于培训农村教师等方面。

  理想与现实的角力

  3月29日下午,在新沂市北沟镇小学小会议室,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调研该小学后发表了讲话。她说,自己曾问过徐鸣:“我对‘无差别教育’有疑问,你能做得到吗?”

  徐鸣的回答耐人寻味:“做不到,但我们要矫枉过正。”在我国教育界,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均衡教育的提法。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6月3日,陈小娅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显得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必须引起正视和认真解决。”

  徐鸣规划出的蓝图是7年内分“三步走”———一年(2004年)启动试点,四年(2005至2008年)基本达标,二年(2009至2010年)巩固提高。

  在“三个无差别”中,徐鸣曾对媒体宣称,相对于其他两项,该市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单兵突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记者发现,该市农村中小学教室仍然数量不足,多数学校存在“大班化”现象。以丰县为例,75%的中小学超过了“班额不超过50人”的标准,班额超过70人的学校大量存在。

  徐州近期在“三个无差别”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四个“无差别”的目标,即教学质量“无差别”。由于前“三个无差别”目前也是刚起步,所以这一条更是被业内学者评为“过于理想”。

  去年12月,徐鸣在《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该文解释:“无差别教育”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政府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间的教育差别。“

  在5月的“中国无差别教育高峰论坛”上,徐鸣引用了教育部一位领导的一句话:“教育均衡化可能只是一个永远的理想,正因为如此,才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

  “无差别教育”能走多远?

  在刚过的“中国无差别教育高峰论坛”的记者会上,曾有记者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领导实行的是任期制,一旦主要领导调走,“无差别教育”会不会成为刮过的一阵风?此问题没有得到回答。

  关于“无差别教育”前景的另一疑问来自于资金。在此次论坛上,一位受邀而来的教育学者在称赞了徐州的无差别教育实践后,话锋一转,说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实现“无差别教育”,理论上并不难,现实却是:一个字“钱”,两个字“现金”,三个字“人民币”。

  教育局长宋农村证实,徐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欠债总额超过10亿元,目前还债困难,教育处于一个负债发展的时期。而要实现“无差别教育”,还需要大笔的投入。

  学者担忧的是,各级政府出于政绩观、升学率和上级评比的需要,回到投资办重点学校的隐性冲动仍然存在,一旦“无差别教育”被搁置,极可能又回到老路上去。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玉林曾专题调研过苏北的义务教育状况,他认为,“无差别教育”目前虽然更多地表现为教育界和为政者的一种理想,实施起来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它涉及公民教育公平问题,因此应成为政府不该放弃的追求。他希望此项工程能够坚持下去。

  5月30日,在徐州“论坛”结束的当日,教育部向全国发文,题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