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Deep Throat” 现身 终结一段历史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6:48 外滩画报

  “我就是你们所说的‘深喉’。”

  5月31日清晨,娱乐月刊《名利场》向美国各大媒体发出了这样一则新闻公告。文章披露,在“水门事件”中为《 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提供消息的神秘线人,就是联邦调查局(FBI)原副局长马克·费尔特。

  费尔特的家人随即也发布了类似声明。当天下午5时29分,《华盛顿邮报》网站确认了这一消息。一个被坚守了3 3年的秘密,也是美国政治、新闻历史上最大的悬念,就这样被豁然揭开。

  通讯录边上的一行小字

  “水门事件”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为轰动的政治丑闻,它使尼克松总统成为第一个,也是迄今惟一一个辞职下台的美国 总统。当时《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是踢爆丑闻的主要功臣,而伍德沃德的匿名线人“深喉”正是 他们的秘密武器。

  一切都是从一场小小的窃听活动开始。1972年6月17日,在位于华盛顿西南角的水门公寓,一名保安人员偶然 发现公寓内的民主党总部被人安置了窃听器,5名嫌犯先后被捕。

  事情原本可以就这么结束,但一个很小的细节勾起了报道此案的《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的注意:两名嫌犯的通 讯录中都提到一个名字,霍华德·亨特,边上还注着“白宫”。

  为了弄清楚其中是否另有蹊跷,伍德沃德给自己在政府内部的线人打了电话。这位可靠的线人,也就是之后将不断向 伍德沃德提供帮助的“深喉”告诉他,这绝不仅仅是一起窃听事件。

  伍德沃德随即给白宫总机打了电话,结果发现亨特确有其人,而且还在尼克松竞选顾问科尔森的办公室工作。

  当亨特接起电话,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写在窃听嫌犯的通讯录里时,失态地大叫一声“天哪!”随后挂断了电话。伍德 沃德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还发现,亨特曾在中央情报局工作过。

  与此同时,利用自己的情报,《华盛顿邮报》的另外一名记者伯恩斯坦发现,一名窃听案嫌犯的银行账户里进了一张 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付款者竟然是尼克松连任竞选委员会。

  不起眼的水门窃听案从此就和共和党、尼克松竞选委员会,甚至白宫都挂上了钩。

  窗台上的花盆和报纸内的时钟

  《华盛顿邮报》当时还是一份地方小报,其知名度远远比不上《纽约时报》等大媒体。所以当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 独家报道发表以后,白宫的坚决否认和其他媒体的冷淡反应,使事件被迅速压了下去。

  但《邮报》并没有放弃。在苦苦寻找进一步线索但始终一无所获时,伍德沃德再一次向“深喉”求助,而此时“深喉 ”明显知道了更多的消息,也意识到了和伍德沃德联系的危险。

  他决定继续帮助伍德沃德,并定下一系列碰面的规定:如果伍德沃德想见“深喉”,就要将一盆花放到自己公寓的阳 台上,并在上面插一面小红旗;如果“深喉”提出见面,则在伍德沃德订阅的《纽约时报》第20页注一个钟的标记,时针指 向哪里就表示几点钟会面。

  见面地点是华盛顿市郊的一个地下停车场。伍德沃德必须换乘两辆出租车,然后再步行到那里,绝不能开自己的车去 ,而见面时间往往是凌晨两三点。

  遵照这样的规定,伍德沃德在无路可走时,就会去向“深喉”要情报。而“深喉”的真实身份也只有他和伯恩斯坦两 人才知道,连报社的总编都只知道“深喉”工作的部门,而不知他的名字。

  “Followthemoney”

  “深喉”并不告诉伍德沃德太多东西,他通常只是点醒某些细节,或者对伍德沃德的发现加以确认。但是在他的指引 下,伍德沃德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1976年根据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书《总统班底》(AllthePresident'sMen )拍摄的影片中,有这样一场戏:在地下停车场中,走投无路的伍德沃德向“深喉”要线索。“深喉”抽着烟,用低哑的嗓音 说:“从钱中找线索,钱是关键(Followthemoney)。”

  一个“钱”字帮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大忙。两人发现,司法部部长米切尔控制着一笔共和党秘密资金,专门用来 资助针对民主党的情报收集,尼克松的霍尔德曼也握有支配权。

  尽管1972年底尼克松连任成功,但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无论是FBI还是《华盛顿邮报》都没有停止。19 73年1月,尼克松手下的两名助手和当初被捕的5名嫌犯窃听罪名成立。4月,霍尔德曼辞职,白宫律师迪恩被解雇。

  尼克松的屈服、落泪

  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外面也开始越来越关注。1973年5月,国会参议院终于成立了专门的水门调查委员会, 开始公开听证。

  听证会上涌现出更多的证据。先是被炒的白宫律师迪恩坦白说,自己至少和尼克松就如何掩盖水门事件问题讨论过3 5次;又有白宫人事处秘书透露,自1971年,尼克松就对白宫办公室里的所有对话都进行了录音。

  当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时,尼克松先是严辞拒绝,然后又只交出被删节过的带子。白宫和国会僵持不下,最 后由最高法院出面判决。尼克松被迫交出录音带,其中的谈话内容足以证明他直接参与了多起非法窃听活动。

  1974年8月9日,面临被国会弹劾的局面,尼克松只得含泪辞职。虽然他随后被继任者福特总统赦免,不用蹲监 狱,但“水门事件”却成了在外交上建树颇丰的尼克松政府难以洗刷的一大污点。

  33年的无奖猜疑游戏

  “水门事件”过后,“深喉到底是谁”成了现代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汗牛充栋。

  几乎每一个尼克松政府的官员,从喜欢秘密外交的国务卿基辛格,到曾在政府新闻处工作的现美国广播电视台的知名 主持人戴安·索亚,都曾被怀疑过。被解雇了的白宫律师迪恩出了好几本书,每一本里面都有一个新的怀疑对象。

  不久前,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院还专门就此成立了一个研究课题小组。教授盖斯在带领着一班学生经过一番苦心研究 ,得出了他认为是结论性的答案:“深喉”就是前白宫副律师费尔丁。

  面对各种揣测,知情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一直不肯松口。他们反复表示,当初和“深喉”的约定是,等他去世后才 将事实公布于众。所以再多的新推论,没有两位记者的确认,都没有办法站住脚。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没有想到的是,费尔特这位真正的“深喉”在沉默了30多年之后,却动摇了要将秘密带入坟墓 的决心。

  匿名线索的存在是必要的

  “水门事件”让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这两名初出茅庐的记者一举成名。他们的报道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 华盛顿邮报》也因此成为美国人的必读报纸之一,得以和老大哥《纽约时报》平起平坐。《邮报》的成功使调查性新闻,也称 揭丑性新闻,得到了各大媒体的重视。

  不过,《邮报》对匿名线索的使用却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很多人认为,“深喉”其人根本不存在,完全是伍德沃德编 造出来的虚假人物。有不少年轻记者为仿效伍德沃德,在自己的报道中随意使用匿名线索,造成许多假新闻错消息。

  前几周发生的《新闻周刊》误报美军亵渎可兰经的事件,和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60分钟》节目误报 布什的服役经历等,也都是因为对匿名线人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对新闻媒体并不友好的布什政府就多次提出要媒体减少甚至停 止使用匿名线索。

  而“深喉”身份的公布提醒了新闻从业人员匿名线索存在的必要。普利策奖得主大卫·赫博斯坦说:“匿名线索当然 有可能会被滥用,但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它的存在是必要的。”

  他们猜对了“深喉”的身份

  一、理查德·尼克松 1972年10月19日的一次讲话记录显示,这位因水门事件而身败名裂的总统透露说, 自己觉得“深喉”就是费尔特;

  二、杰克·林佩特 这位华盛顿作家是在1974年推断出正确结论的;

  三、诺拉·埃弗伦 这位电影编剧兼《邮报》记者伯恩斯坦的前妻曾一度猜对过;

  四、詹姆斯·曼 伍德沃德的同事,1992年他曾在《大西洋月刊》中含蓄地指出,费尔特或许就是“深喉”;

  五、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 1969-1973年间尼克松的助理,后来在大导演奥利弗·斯通的影片《尼克松 》中担任顾问。1995年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相信费尔特就是“深喉”;

  六、罗纳德·凯斯勒 他在2002年写的《FBI秘史》一书中,指出费尔特正是“深喉”;

  七、切斯·库尔曼-贝克曼 2002年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此人透露说:自己8岁时就知道了这一秘密——是从 伯恩斯坦的儿子、夏令营营友雅各布那里听来的。

  “深喉”:英雄还是叛徒

  在“水门事件”期间,马克·费尔特是联邦调查局的第二把手。在众多对“深喉”的猜测中,他的名字排在相当前面 ,尼克松最怀疑的就是他。但是他却多次在公众场合坚决否认,几年前他还说过“如果我是深喉的话,我会做得更好”,从而 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否认和他内心的矛盾是分不开的。费尔特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勇于揭丑的英雄,还是违背 了职业守则的叛徒。

  这次可能是在家人的鼓励下,也可能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和记忆的淡薄,91岁的费尔特终于走出了困扰。他家人在一 份声明中说道:“马克最近提到,‘我想人们原来以为‘深喉’是一个罪犯,现在他们都觉得他是个英雄。’”

  1942年就加盟FBI的费尔特和原在海军服役的伍德沃德于1970年在白宫内偶然相遇,两人谈得颇为投机, 成为忘年之交。但后来伍德沃德在《华盛顿邮报》当上记者后,费尔特开始有意识地与之保持距离。伍德沃德曾多次想从他那 里问到一些内部消息,但他都守口如瓶,有时甚至拒绝接听伍德沃德的电话。

  费尔特可能是因为“水门事件”而改变了对尼克松政府的看法。他相当热爱FBI,曾满心希望有朝一日领导该局。 但当老局长胡佛去世后,尼克松并没有提拔任第二把守的费尔特,而是任命了自己的亲信、司法部副部长格雷。

  权力交接六个星期后,窃听案发生了,费尔特直接参与了调查。此时他已发现事有蹊跷,并认识到自己的老板格雷可 能和尼克松是一伙的。费尔特在1979年的回忆录中写到:“从一开始,FBI就很清楚地知道有人企图掩盖水门事件的真 相。”

  费尔特可能觉得尼克松想将FBI用作鹰犬爪牙,而深爱调查局的他有责任维护这一部门的形象和信誉,所以当伍德 沃德再次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决定助其一臂之力;他也可能只是因为未获升迁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不过,以上这些仅仅是人们的推想。伍德沃德曾多次表示,自己从未问过费尔特当初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 答案或许永远都将是一个谜。特约记者卓群/发自华盛顿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